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楷书法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楷书法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教,小楷、中楷、行草都练练大王的,那大楷练什么比较好呢?
练大楷可写颜体。
颜真卿楷字,宽博丰厚大气肃正,其书具肉筋骨,饱满的笔墨,行大字之势,可有庄重厚敦,影响宋代以后书家,至清代馆阁,皆有颜体的厚肥笔意与二王情致相融的气象,而今各处匾阁皆有题之。
偏乎肥劲,则有妍美之柔,亦有遒劲之刚,刚柔兼善者,是谓备全,概貌显雍容华贵。加之以沈密雅润,端庄婉畅,腴则丰满,流丽峻劲,雖肥而实秀也。表外肥厚,质内挺坚。
颜体,肥而秀者,实为丰艳,古云,不丰则不艳也,
故,飞燕与王墙齐美,太真与***苹均丽,可奕神契,颜体是也,
写大楷,真书大字,极大者谓榜书,擘窠书。数寸以下为大楷,古习常练,以大楷用来作为书法的基本练习。
康有为云:学书宜从何始?宜从大字开始。
《笔阵图》云: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
以一寸或二寸为度,不宜过大。
命题所提,行书,草书,小楷,皆与晋二王有缘,若行大楷,宜入颜体。
我的观点是:练大楷,喜欢哪来种风格就练哪种风格,但一定不要先练近代、现代和今人的大楷。
都说唐楷法度严谨,如果题主喜欢,那就先从唐楷练起吧!练唐楷,可从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五位书法家的楷书入手,先选择一个帖子,认真临摹就可以了。
如果题主有兴趣,亦可练魏碑书法。魏碑书法是楷书的另一种风格。练魏碑书法,为题主推荐《张玄墓志》。
还有,晋楷也可练的。晋虽多小楷,但现在出版的字帖都是把字放大了的,完全可以作大楷练习。
如果题主不喜欢练古人的楷书,练今人的也行,反正都是练字,练,比不练强。不练,就永远也进步不了。今人的楷书,可练卢中南的楷书,亦可练田蕴章、田英章(以下简称“二田”)的楷书。卢中南和“二田”都是师法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但已融入有他们的个性。心动不如行动。若喜欢,就抓紧练习吧。
王羲之用笔曲画较多,有十曲五直之说,颜真卿用笔曲画也较多;王羲之用笔温厚,颜体字用笔丰腴。王体、颜体结字皆方圆兼备。鉴于以上特点,练大楷选颜体较为适宜。当然选帖全凭个人爱好,所提意见仅供参考。
欧体楷书可以写大字吗?
欧体楷书可以写大字吗?
以欧体字的外形来写,多大的字都可以,只要你把他的笔画比例做好,是没有问题的。若是以欧阳询的笔法来写,肯定不能写,因为他的字,最大不过三公分左右。
欧阳询楷书,以其精致刚健的用笔而著称于世。他的用笔劲疾,点画劲利。但以这样的笔法写成大字,无可避免的会稀疏。古人常叹“大字难于结密”,就是因为大字的点画要粗壮,而要把粗壮的笔画组合起来,就会比细瘦的笔画难度大。
为什么不可以把大字的笔画写瘦一些以利于结构搭配呢?我们写大字的目的是什么?大字是现在毛笔书法中最具实用的一种。作为高大建筑、匾额、招牌、广告等,观看的距离都比较远。如果把笔画写的太细,远距离的观看不容易分辨。再有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劲廋的大字太稀疏,缺少遒润的体态,没有雍容华贵的大度,反倒给人以刻薄寡恩的形象。所以你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会见到以瘦金体来题写的匾额。
要以欧体字放的很大去写,笔画就要适当的加粗,也不要那么劲利。大字遒劲胜于刚劲。什么是遒劲?有筋有骨,强健雄壮。和刚猛劲劲利的骨感不同。它的力是绵延不绝,深不见底的内力。欧阳询也没大字留存于世。放在后的字也不存在欧体不欧体的问题。一个人的书风,用笔是核心。既然放大后的笔法已经不再是写欧体字的笔法了。写出来的只是像欧阳询楷书的大字。
我们学习书法,学习欧体字,不是为了要写的像他的字。而是借助于他的字体进行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弄懂笔法、结构的规矩。再以所学写自己的字。不是说学欧体字,将来自己也写的一手欧体字,天下学欧体字的人,都写一样的欧体字。这就是当今书法学习最大的误区。
当然可以,欧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规则严明而且丰富,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王羲之的法则,架得住放大很多倍!还有柳体字。
但是要注意一件事,就是放大以后我们应该做哪些调整!!
第一执笔法,者寸以内的字不用悬腕,而写五六寸的字必须悬腕,否则挥舞不开,妨碍书写。而且执笔法,书写环境会随着字的放大不断调整。比如可以用捉管,以大指小指倒垂执管,三指攒之,就地书大幅屏障。
再比如握管。四指中指节握管,沉著有力,书诰敕榜疏。
第二笔法调整,用笔要粗重些而不要太细,否则留白太大,显得虚弱,毕竟欧体容易写的特别细,且不要描头画足,写的太做作,本来字就容易挥舞不开,再做作用笔则会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字的连贯性。
第三就是注意大字以庄重为美,不要过于倾斜,有些欧体字倾斜险绝,所以要注重他的应用场合。
以上回答希望您能满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楷书法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楷书法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