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颜体楷书字体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颜体楷书字体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学颜体大字楷书?
首先“感谢邀请”参加题主的这个问答!
我是“古今书法”,在《今日头条》专作有关“颜体”的相关视频与教学!欢迎学“颜体”的书友“关注”我的“头条号”:“古今书法”!
如何学颜体大字楷书?这个问题问得好!
如何学大字颜体楷书这个问题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自己是以临习颜体楷书为主,且基本都是以接近原帖大小的方式临写,写得最大的字也就5-6厘米左右!
在我自己看来,8-10厘米的字就算大字了。不知道题主所谓的大字是多大?是像我认为的8-10厘米,还是10几20厘米,还是更大!
单就从临帖学习而言,我个人认为,初学者刚开临帖的时候,不宜一开始就临写10几厘米大的字,最好是在6-8厘米之间!
在颜真卿写的所有碑里,原碑里最大的字也就5-6厘米左右,小的也就2-3厘米,这样的字在现在的人看来,确实不算是大字,充其量算是“中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建议初学书法的朋友不要一开始就将“颜体字”写得太大。
颜体书法小的比较少,大字比较多,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般都是写的比较大,但是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欧颜柳赵四大家的书法中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他们的书法都是偏向于细弱的,因此它们整体的骨骼框架是适中的。
但颜体却不同。颜真卿的楷书,有很多都是写的非常大的。颜真卿的书法整体字形比较宽博,气势雄浑,这也是很多人喜欢颜体书法的原因。
而之所以颜真卿的楷书会呈现这样一种状态,实际上和他的书法学习经历有关。欧阳询,柳公权和赵孟頫,他们的书法是直接承接王羲之的风格,在整体的结构安排上更加细弱。颜真卿的书法有一部分是来源于王羲之,因此他们四大家的书法内在法度是相对一致的。
但是颜真卿比他们多了一层,也就是他学习了除颜真卿之外的其他书法内容。
所以后世在谈到颜真卿的时候,认为他的书法“突破右军铁骑”。而所谓的右军,实际上正式代表了二王一脉帖学的书法传统。与二王书法相对立的第二种书法类型,是碑学书法,而颜真卿正是学习了这一书法类型之后,产生了更为宽博的书法面貌。
谢邀
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得要找一只适合自己的毛笔,总之吧,在学习之前先把自己的装备准备好是最好的。
不管是学习什么字体,大的也好,小的也好,学习书法总归是要一步一步沉稳的来了,一般学习书法之前,不管你是写颜体的大字楷书还是人体的中楷,在正式创作之前,你要把这些笔画,结构,布局都要吃透了。
笔画
这个和学其他字体都是一样的,最简单的就是你要把基本笔画给吃透,我们在学习基本笔画的时候,不是学习基本笔画的形态,而是学习基本笔画的运笔和技法特点,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里面,要有自己的理解。
结构
字体的结构变化没有基本笔画变化这么复杂,但是可是有规律可寻的,虽然大家都说每个字都是一个单独的结构,但也非全部,只要仔细的琢磨,多看一些字帖,或者是字体结构介绍的书记,总归是有收获的。
这也只是个人学习的一些经验。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颜真卿大字楷书,如果有一定的基础,建议学习其中晚期作品。
颜体中晚期特点是“篆籀之气”。
“篆籀之气”显得古朴苍劲,质朴浑厚,用笔上:逆锋取势,笔笔中锋。
《麻姑仙坛记》
学颜体大字,最好有一段时间篆字基础,篆字笔法较少,且纯用中锋,逆锋藏笔,对学颜体中晚期作品大有裨益。
《颜勤礼碑》
临帖主要学习其笔法,结构。
颜体用笔厚重,结构平稳,临写时用笔要有力,重心要稳,逆锋用笔,这样才显有力道。
《麻姑仙坛记》
学习颜体大字楷书的心得是:
1、初学时养成认真的习惯。
也就是描、摹、临三个步骤,不要嫌繁琐,按步骤来。
对于写不好的字,用硫酸纸套上,多描摹几遍,力争在临的时候把字形、结构、用笔搞准确。
2、有一定基础之后,增加从对临到背临的能力。
对于颜体字,越写大越能找到宽博的感觉,所以要从对临完成背临的过程。不一定全帖背临,一定要找百十个字的段落背临下来,力求准确,这样才能在创作的时候才有颜体的样子和精神。
3、读帖和贯通。
每一家字体都不是一层不变的,颜体也是一样。在颜真卿不同生命阶段,他的感悟不同,所留下来的碑帖风格也不一样,这就给专门练习一本字帖造成了难度,为了进一步理解所练习的颜体字,就需要多读练习的字帖,多读跟这本字帖前后相关的故事,多读颜真卿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多读颜真卿借鉴的隶书、魏碑等。这样才能了解颜体成熟时期的“蚕头燕尾”是从哪里来的,才能理解颜真卿的艺术之路,从而为自己的艺术学习指明方向。
4、一定先选一本颜真卿的字帖,按照以上步骤刻意训练1-2年。
下图为颜体常见字帖,作者为方便大家专门合成图片。本文为《太宗讲艺》原创学习心得,转载请注明。
如何才能练好颜体?
先说墨:看你毛毡上的墨痕以及毛边纸上洇的样子,要么是墨汁兑水兑多了,要么就是沾墨以后没有在砚台边勒一勒毛笔。毛笔中含墨量不能太多了,笔锋笔势等等都表现不出来了,你看“兼”字,中宫部分一团漆黑。
再说纸:你看图片中这是我前段时间写的,今年二月底开始写的毛笔字,写的也不好凑活看哈~我是用米子格纸写了四遍《颜勤礼》,四遍《多宝塔》快写完的时候毛边纸没有了就开始用宣纸。米字格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写出字的大框架。之后用宣纸写的时候你会发现进步了很多。
同样作为初学者,我是自己学的,说一下经验吧:先练习基本笔画,长短点、长短横、长短撇、长短捺。把握每本字帖中的个性。像是《多宝塔》是颜鲁公年轻时候写的,比较工整、锋利、很“楷”的感觉。《颜勤礼》呢,是他老年了写的,圆润、成熟、老练,不再锋芒毕露。抓住书法家当时的境遇,可以先去了解一下书法家的生平,我去了几次颜鲁公曾工作过的地方,想再去他的老家看看。
话说回来,如果经济和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到处转转,多看原碑(不是帖)。好的书法离不开高远的眼界和胸怀。其实你可以看一看,历史上伟大的书法家,比如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赵孟頫,欧阳询,柳公权都是***,他们是专业政治***书法家。所以我觉得书法是和他们的胸怀,眼界,阅历息息相关的。
纯手打,希望对你有帮助。
颜体楷书易学难精,要练好颜体,须透过表象看清其内在特性。
中唐时期,社会上崇尚丰腴肥美。颜真卿受时代风气影响,以汉隶为根基,创造出丰腴雄伟、端庄浑厚的书法风格。
学习颜字,不难于结字结密,而难于写出空灵;不难于字体雄浑,而难于体势高古;不难于字形劲挺,而难于沉涩凛然。
要写好颜体楷书,须注意:
1、颜字虽然顶格书写,且字距行距都很密,但其结字外紧内松,且字与字之间大小错落,参差栉比。
2、写好颜字要注意表现出憨厚、古拙之态,所谓高古就是要有篆隶意。颜字以汉隶为根基,所以练颜字,最好先练习一下汉隶。
3、写好颜字要注意出锋处、不用力处、虚处。实处之妙因虚处而生,上述之处要力聚锋尖,将笔锋送到位,方能力透纸背。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如果能够找到书法老师的话,其实颜体还是比较好学习的,它的字体比较平正,结构相对于欧体也没有那么险绝,是比较好入门的一种楷书,但是由于大部分喜欢书法的朋友并没有一个书法老师,很多朋友都是靠自学,所以学习起来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对于自学,我觉得一开始就要系统的去学习,不要去随便乱写,学习新的东西其实不难,难的是改掉以前不好的习惯。
首先要买一本颜体楷书的入门教材,最好不要直接使用原帖练习,原帖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楷书入门字帖不仅有书法的一些基本的常识,它上面的字也都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清晰,容易看懂,比较好理解。
买完楷书字帖以后,先不要着急着去练习,一定要先把整本书通读一遍,这样对于整个楷书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去从最基础的执笔去练习,要一步一步的跟着字帖去学习,不要按照以前固有的想法想当然的去练习。这样练习完整本书才会有进步。
练习完楷书教程以后,有了一定的书写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就可以去练习颜体的原帖了,可以选择他的《多宝塔碑》或者《勤礼碑》入手。
如何学习无外乎临帖,第一读帖,读帖主要是看字的形态、神韵,书写的笔势;第二就是笔法,看字的用笔,就是说怎样写才能和帖上一样。第三,不管怎么说就是要持之以恒用心去临帖最重要。个人浅见!😊
我觉得,这是一个关于如何训练的问题。
首先,请看一下我编制的〈书法训练操作规程〉,如图:
这是我多年从事书法教学课题研究的成果。实验证明,只有按照上述这种正规系统的训练套路进行,才能避免走错路走弯路,优质高效。
事实上,不单单是练颜体,哪种书法字体都需要讲求科学化、合理化、专业化。正规的训练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好比生产加工企业的标准化、[_a***_]化工艺流程。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已经练了很多年的爱好者,都必须遵守规则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否则,一起步就直接临帖,相当于旅行时不慎上错车了。
所以,在书基本功训练初始阶段,单纯照着字帖临写的作法,是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对临法主要用于后期模拟创作时取法。
单就如何学颜体而言,除了依据如前所述训练方法与步骤之外,有两个要点值得注意:
1、必须选对训练用具。比如,①毛笔,锋尖、肚大、弹力好的。②宣纸,写大楷《多宝塔》用半生宣,《礼勤碑》用较化墨性好的生宣。
2、***用科学合理的执笔法。建议***用〈潘氏三指执笔法〉,如图:
3、***取合理的书写姿势。以坐姿为例,比如,写1厘米左右的字,用枕腕法。写5厘米左右的字,用悬腕法。写8厘米以上的字,用悬臂法,将整个胳膊抬起来书写。如图:
3、重点强化笔法动作。颜体笔法比较丰富,动作果断利落,行笔迅速节奏明显,笔断意连一气呵成……如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颜体楷书字体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颜体楷书字体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