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行书毛笔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字体行书毛笔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徵明、赵孟頫和王羲之,你认为哪个人的行书更好?
文徵明、赵孟頫和王羲之,你认为哪个人的行书好?
我很喜欢文徵明,赵孟頫和王羲之三人的行书作品,在工作之余就临写他们的作品。若把他们行书作品比较一下,不难看出,王羲之当居第一,赵孟頫第二,文徵明第三。
先说王羲之,其行书特点,用笔精到,顿挫分明,线条富有节奏感。结构多变,体势欹侧,打破了汉字结构稳定的标准形。其字大开大合,体态多变而无形,就是只能看到它的变化但又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变化,找不到规律性,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超越不了他的原因。他还善造书眼,每篇作品都有靓丽一笔,统领全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点在赵孟頫与文徵明作用中很难找到书眼。在统领全局上他们都要逊色于王羲之。
再说赵孟頫行书特点,笔路清楚,起笔,运笔,收笔都有交代。使学者易懂易学,其字外貌圆润而筋骨内含,其点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笔圆架方,流动带行。这与赵孟頫苦练书法有关,他日书万字,笔法精熟。这与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最后说文徵明,他行书特点是,宽展舒和,结字平整,方正,中规入失巨,同时也不失宽展舒和,它主要表现在撇捺的舒展开。放中有敛,是结字上放纵中紧敛。讲究意连,行书之中笔画之间章丝连接不多,讲究笔画之间的左顾右盼,看起来是断开的,但相互之间气韵是相通。还有疏密有致,向背成势,揖让避就,款侧互倚,长短不一,大小相杂,行而兼草,避免雷同等等。文徵明行书虽然精彩绝伦,但在气势恢宏上要比王羲之与赵孟頫弱点。
感谢邀请,前人书法各有千秋,侧重点各有不同。这也是学习书法一定要博***众长,合力打造个人书体的原因!
我更喜欢王羲之的行书。王羲之的行书清新端妍,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轻盈灵动,敏捷有力,潇散爽快,率真流畅。《兰亭序》是有名的天下第一行书,更是历代书家心摹手追的行书范本。所以我更加喜欢王羲之的行书。
这个问题不像比较当代书家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已经有公论的东西。谁的行书好?王羲之 、赵孟頫、 文征明这顺序没见有人颠倒过。王羲之的真迹已经没有流传了,即使是后人歪曲过的也比赵孟頫和文征明的东西好很多。赵孟頫是临王羲之后人智永千字文的,反复不断临写,然后才自成一家。估计即使赵孟頫重生也不敢自诩比王羲之写得好。赵孟頫得王羲之书法真谛倒是真的。今人若想学王羲之苦无更多素材者,可以临赵孟頫一求其次。
文征明的书法技巧是很好的,力量以及笔法变化多端,工整中有新奇。但是,可能与其个人人生成就和境界偏小有关。总感觉文征明的字有些“局气”,或者说感觉他自我设定的场地太小,动作挺多不够舒展,好像放不开。如果说王羲之和赵孟頫的书法像京城里的宫殿,大气磅礴。文征明的作品就是苏州园林。精细是精细、美是美的。看完了总觉得不过瘾。
个人看法就说这些吧。文无第一,每个人的喜好不同,看法也许有异。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
文征明、赵孟頫和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都是我喜欢的,我最喜欢书圣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书圣王右军的杰作。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力屈万夫,韵高千古!价值连城!赵孟頫终身学临《兰亭序》只有七、八层。文征明临《兰亭序》只有六层功力?
什么毛笔最好写行书?
初学者在书写行书时,可以选择兼毫来使用。兼毫兼具了硬毫和软毫的优点,使用起来较为容易上手,吸墨量适宜,不会导致停顿出现墨水团影响纸面。
此外,兼毫毛笔的笔头是用两种刚柔不同的动物毛制成的,适合初学者。总之,选择兼毫作为行书毛笔的笔头,可以更好地掌握其特点,提高书写效果。
建议选用兼毫
行书主要分为行楷和行草,初学者不论写行楷还是行草都应使用兼毫笔来书写比较好。因兼毫易于上手吸墨适中,不会造成使用不当或出现墨水团;有一定功底的书写者,在书写行草时多使用羊毫笔,写行楷时可用狼毫笔或兼毫笔。
钢笔字行书,有一定基础,推荐一下学什么帖比较合适?
@钢笔字行书,有一定基础,可以直接临古代行书字帖《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这本字帖是小字行书,线条粗细变化不大,瘦硬刚劲。和钢笔字的特点相似。适合作范本临摹。
我们找出其规律特点,用正确的临帖方法,就容易上手,把字帖上的字临像。
一,观察其外形特征。把字的整体***的转折点,用长直连起来,用几何形来概括它,分析其形状。分析大的高宽比例。
二,观察分析局部形特征。把笔画分割出的空间看成无数个相似形,来比较检查局部的相似形是否准确、相像。
三,细节的表现。入笔处往往有精巧的附钩,笔画间有的有细丝连接。使笔势灵动。
四,行书骨子里像楷书,有楷意。运笔不宜过快。要笔笔到位,注意笔力的表现。
五,行距较宽,有平和简静、空灵、萧散之韵。
六,要观察分析帖中字的结构的疏密、大小、欹侧、错落等变化。正是这些变化,才避免了"平直相似,状若算子。″此帖姿态横生,如星罗棋布。
七,主笔伸展拉长。起平衡重心,支撑字形的作用。
八,结合用毛笔临王羲之碑版《圣教序》和王铎墨迹版的《圣教序》。领悟其用笔、结构、章法、行气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行书毛笔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行书毛笔推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