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浮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浮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练习中,画“蚊香”真的有用吗?
画蛟香练习书法的方法,在网上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推广人从清人包世臣所著《艺舟双楫》的一句话,得到了学习灵感,发明了画蚊香盘书法练习法。
这个方法有用吗?有用,但没有宣传的那般神奇。《艺舟双楫》中提到篆书的学习方法,不必练字,只需画⭕️和画囗。能一笔把〇和口均匀的画好,篆书的书写自然通解。所以,蚊香盘画法训练,对篆书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因为篆书的笔法单一,用笔均匀,而又要求书写时较高的造形能力和运笔的稳定性。篆书画的成份多于写,所以有书画同源之说。用画的方法画篆书,效果会很好。很多画家的篆书都不错,就是这个原因。
这种画蚊香法,除了在均匀运笔的篆书中作用较大以外,在其他的书体中,这种方法,不但不取作用,还会是你的字僵硬死板的祸根。书法突出的是写不是画。否则,所有的画家都是书法家了。写的笔画是有提按顿挫,疾涩快慢的变化的。匀速的运笔,笔画的形态便无神彩,缺乏韵逸之气。如同痴呆大汉,四肢五官虽全,而目光呆滞,行动不灵。
画归画,书法归书法。以画入字的顶尖高手宋徽宗赵佶,他的瘦金体以画竹、叶之法用于书法之中。此二法还有写的笔意,而瘦金体之所以没有广泛的被人学习,就是他的用笔单一,缺乏变化。变化越少,雷同度越高。瘦金体尚且如此,画O画囗,如此单调的笔画,万人一面,这对书法的学习,百害而无一利。
用毛笔画一些均匀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图案,是书法初学者进行控笔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即简单又有趣,也是对其线条造型能力的快速提升的渠道。对少年儿童来说,这种方法就更加的实用,因为这种显而易见的线条展现方法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在充满变化与挑战的过程中,孩子会迅速拉近与书法之间的距离。
控笔能力的训练是走进书法大门的必要基础,没有对毛笔的最基本的认识与磨合,书法以后的道路会很曲折,良好的笔性就是要靠手与笔之间的密切配合加以实现,所以书法初期所有可以增加控笔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必要的,一天不写手生,两天不写指硬,三天不写腕得病。美妙的书法线条就是在千百次的来往中得以实现,手指腕的协和互动方能表达心中的架构。因此,控笔的能力太重要,如此处被忽视,则后面的进程就会问题不断,窘境频出,书法初学者当然要多加注意。
笔者甲骨文书法作品:风景这边独好。
控笔能力的提升要遵循自然舒适的原则,这里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在控笔问题上搞神秘玩深奥的游戏是不符合书法学习的基本规律的。
应该按照自身的特点再结合专家的一些忠告,来制定自己的控笔能力及执笔方案,每个人的心理生理情况是不一样的,用统一的一个方法肯定不会适用每一个人,凡是适合自己的练习情况且用之有效的方式,我们都可以拿来使用,有趣的、简单的线条训练方法都可以 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笔者甲骨文书法作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画“蚊香”是学习笔法的一种方法。
实际上,学习书法时,笔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这个环节中又派生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执笔问题。
有了正确的执笔方法,才会产生出正确的用笔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锋用笔。
中锋用笔指的是毛笔的笔尖行走在点画的中间部位,这样书写所产生的点画效果就会有质感,有骨力、有弹性、有张力,否则,点画就会漂浮无力,不能入木三分,这就是为什么学习书法要练好笔法的主要原因了。
画“蚊香”的练习方法是今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目的有二:一是练习正确的执笔方法,包括臂力、腕力、指力、笔力都能得到协调和加强,二是让人在“画”的过程中,学会气息的控制,否则“蚊香”就画不好。
当然,如果不去画“蚊香”,也有另外一个练习用笔的方法,那就是学习小篆书法,它的线条都是同等粗细,而且还有书写感,***以时日,小篆书法也学习了,笔法也有明显的进步,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画蚊香、画直线、画曲线是高校书法专业进行笔法训练的常用方法,甚至,我认为,玩笔也对提高笔法有帮助。
我们知道,中锋行笔是书法的基本要求。如此行笔,笔的主锋在中间,墨色较深,副毫在两侧,墨色稍浅,这样立体感强,写出的笔画更有张力。
在书写横画和竖画等直线时,保持中锋相对容易,但是在书画弧线笔画或带转折的笔画时,就要运用更多技巧了。
为便于后面的说明,我先介绍一下写字时毛笔的三种运动形式,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旋转运动。
写横画和竖画时,笔在纸上以水平方向的运动为主;
而在写横折时,在转折处,先要轻提笔尖,让笔锋聚拢在一起,然后再向转折的方向按笔铺毫而行,这是调整笔锋的最基本方法,称为提按,笔头进行的是垂直方向的运动;
而在书写弧形笔画时,则要通过腕部甚至手指的转动来保持中锋,这一过程称为旋转运动。
练习书法线条的形质***取画蚊香的锻炼方式,到也不失一种全新的训练方式。虽然书法上所谓线条和绘画上的线条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但线条的形质还是具备的。比如篆书,行草书,都需要扎实深厚的曲线线条功夫。我们知道,草书和篆书中都有不规则弧线。
实际上,画蚊香盘线条 还有诸多好处。如锻炼运腕,控笔能力,调锋能力,线条的粗细变化控制,心态的控制,笔锋的把握,线条空间的掌控等等,一根线条就是一个小宇宙。
特别是书法中的中锋线条,需要非常好的腕力以及掌控能力,而蚊香盘可是从四面八方都具备了。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驾驭毛笔360以上均能够流畅的挥运毛笔而且保持中锋运笔。我们知道由于不同人执笔姿势和角度,力度是有细微的区别的,这个细微的区别 造成了书写效果和表达力的千变万化。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用笔偏重方向的 变化,有的
草书创作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评价下面的草书作品?
我感觉,现在爱好书法的人当中写行草书的人很多,远远高于写楷隶书的人的比例。而且,在国展及相关的地方书法展览中也是以行草书,尤其大小草见多。因此,这几年书法界草书的发展就呈现多样化的倾向。当然,这众多的草书写家中也是良莠不齐,好多也只是飞龙舞凤的乱划拉,没有什么讲究。我不会写草书,因此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少发言权,但从鉴赏角度来说,我认为草书创作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更加强调章法。草书较之楷书和行书,因其书写速度和连贯性要求,比起笔法的要求,更注重章法布局。而在笔法上,因为草书的“草率”有些字可能就顾不了个别的失误,而出现偏锋用笔,只要整篇字章法布局好,一样是一幅好作品。很多大家的作品都有过这样的问题。
二,率真但不要荒浮。草书写起来要率真,但不能草率,多数字一定要笔到意达,不能出现太多的败笔。比如,撇笔、悬针竖的末尾一定要收得住,不要一泻千里,出现过多“鼠尾”。
三,草书创作要有节奏。启功先生说过:写行书要像楷书一样,写楷书要像行书一样。他说的主要是行笔速度,这句话应用在草书上也是适用的。就是说,草书创作不是一样的快,要有节奏感。在重要的笔画收尾和关键节点的转折一定要笔锋到位,否则就会软弱无力。
这幅字应该是当代书家的作品,笔法和章法都很讲究,整体流畅、美观,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好作品。这位书家也受现代流行书风的影响,书法作品多少带有展览书法的味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浮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浮的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