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是***字体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是***字体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人对初学草书者推荐的入门法帖是《草诀歌》,《草诀歌》能作为草书入门的经典法帖吗?
可作为学草书参考,但不能作为草书经典法帖。
此帖的特点:对一些点画、部首和具有某些相同规律的字进行归类,以韵歌的形式,五字一句,便于记忆。缺点是版本混乱,良莠不齐,且字数有限,尤其是字的草书笔法不够细腻,不够规范和标准,其中个别字草法不对,198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草诀百韵歌》较好。可作为学草书的***教材,帮助记忆一些字体的草法,特别是对部分相同或类似的草书归类记忆和比较记忆有很大帮助。草书法帖以公认的王羲之《十七帖》、《智永千字文》、《书谱》等为入门教材。
我也有王羲之撰的《草歌决》: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我认为好。但要潜心研究学习。主要还得理解其意。不要像某些***乱书,喷书等。要有章有法用。有规有矩。不要无法无天。学草路长,必须坚持体会。《草歌决》也有他的极限性。要活学活。我想给喜爱草书的朋友推荐学习孙过庭书谱。
对于这个问题,初学草书者,《草诀歌》只能做参考,不能当作草书入门的法帖。对于《草诀歌》,在学习草书的过程中,多读多看,并不断领悟,对于学习草书还是有帮助的。
学习草书的入门法帖还是很多的,而且都是历史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章草《急就章》、《平复帖》、《出师颂》、《月仪章》;今草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的 《中秋帖》、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怀素的小草《千字文》;还是大草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以上都是草书入门的范本,若坚持不懈的认真临之,会有收获的。
还有就是于佑任编著的《标准草书》,里面搜集了古今书法大家的草书范字,还有草书符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也可学之。按照于佑任的说法,草书学一千字足矣!如果每天练一个字,用上三年的功夫就可以“小成”了。
学习草书,一定要先临帖,认真临帖比什么都重要!当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读可临《草诀歌》和《书谱》。
以上为个人观点,经验之谈,仅供参考。
《草诀歌》是非常经典的一本基础草书训练范本,且对草书写法,运笔等内容均有论述,当然可以学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草书的运笔十分关键,字形与结体的把握相对容易一些,但运笔所产生的点线效果更加难得,需要有娴熟的用笔技巧与控制能力,绝非照猫画虎那么简单,徒有字形,仅靠敢写是不够的,草书亦有法,用笔需苦功。
浅见,与同道共商
为什么说隶书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如果要把汉字的形体分为古今两大类的话,那么隶书以前叫做“古”,隶书开始而后就叫做“今”。所以“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现代汉字。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渐规范化、稳定化。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今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和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今文字阶段属隶楷阶段,还出现了***字体——草书和行书。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和字形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由圆变方,笔画由曲变直。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
总之,把隶变以前的字体统称为古文字;将隶变以后的字体统称为今文字。所以隶变就是隶字的变化过程,隶字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是***字体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是***字体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