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首创行书字体的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首创行书字体的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般认为行书之祖是谁?
应该是刘德升。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今禹州市)人,东汉桓帝、灵帝时著名书法家。因其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字体,又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据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
行书代表人物是谁?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之为“书圣”,代表作中最著名的就是《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很多人只知道他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但是他的《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被评为“天下第二行书”。
苏轼很擅长写行书和楷书,他的《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苏轼存世的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
以上就是行书的代表人物。
行书的代表人物有王羲之、苏轼、李志敏、沙孟海、董其昌等。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
王羲之曾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等职位。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新魏体行书书法创始人是谁?
周华金,字矢萌,号竹山,斋名“百忍堂”。1936年生,浙江诸暨人,高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上海铁道书法家协会主席。自幼酷爱书画,早年师从虞九城,后受沈尹默、马公愚赏识和指点,书艺大进。
1964年,上海的出版社为满足社会对这一字体的喜爱,决定将周华金的字体出版字帖。原定内容为周华金书写的苏东坡词二首:“大江东去”篇与“明月几时有”篇。书稿在大连、广州、北京征订时大受欢迎。但就在申报审批过程中,1966年,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下,原来的书稿内容不能用了,出版陷于停顿。你的字体基础是魏碑,又有颜、欧的笔意,行书的笔法,叫什么字体好呢?”周华金一时拿不出方案。编辑说:“这样好不好,根基是魏碑,又有新的东西,就叫‘新魏体行不行?”周华金立即赞同:“好啊!就叫‘新魏体。”就这样,以“新魏体”命名的首本字帖《***语录新魏体字帖》于1968年5月由上海东方红书画社出版了,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手写字帖,之前出版的都是古代碑帖。
新魏体行书书法创始人是王羲之。
因为在东晋时期,王羲之独立于前人,创新了新魏体,取代了隶书的地位,成为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
此外,他所书写的兰亭集序,成为了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为后人所称颂和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王羲之的书法不仅在中国传承至今,也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除了王義之为行书大家,还有哪几大行书的中华名家?
根据行书作品历史排名,就知道除了王羲之外,还有哪些行书大家了。
第一名是“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羲之;
第二名是“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书写者是颜真卿,我很喜欢颜真卿早期的楷书,行书难度太高,没见过;
第三名是“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作者是苏轼,苏轼诗词写的好,行书作品也好;
第四名是王珣的《伯远帖》;
第五名是《韭花帖》,作者是杨凝式;
第六名是柳公权的《蒙诏帖》;
第七名是《张翰帖》,作者是欧阳询。欧阳询很熟悉,学楷书书法必备字帖;
第八名是米芾的《蜀素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首创行书字体的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首创行书字体的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