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草飘逸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草飘逸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硬笔行书怎么写得“飘逸”?
提问者先提出硬笔字怎么写才能“飘逸”,然后,又具体提问如“薄”字怎样写才好看,其实,这是两个概念。
个人拙见:能够体现飘逸的是书法的章法,而不是单一字能够表现出来的。独立的字可以写的好看,但无法表现出飘逸的感觉。为什么许多学书法的人总是抱怨临帖很像,但创作的时候却不满意自己的作品?说穿了就是综合素质修炼还不够的原因。当我每每对人说出这样的善意提醒时,大多人是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的。谁愿意否认自己的素养不够呢,是不是?
其实,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扪心自问,读了多少书,修了几本真经,书外功夫有几何,你随口背诵几首古诗词,等等?
愚以为,脚踏实地的练,不可急于求成,到了知识量积累够了那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突飞猛进和厚积薄发终于有了结果。那时候,可以写出飘逸的作品,亦能表现行云流水的作品,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你要表达的很多内涵。
虽然说,术业有专攻。但是,书法是艺术门类,艺术和艺术是相通的,可以帮助自己事半功倍。即使不相通,也有触类旁通一说,就像俗语所说,艺不压身。多一身武艺,多一条思路。
最后一个小提示:真正有艺术造诣的人,往往都不是只会一门手艺的人,仔细了解了,你会发现,他们都是多才多艺的人。
行书顾名思义,就是把字写得像在行走一样。行书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的书体,洒脱俊逸,飘逸本身也是行书的内涵之意。如何把行书写出飘逸的姿势气韵,抱庸以为有三个关键点尤其需要重点把握。
飘逸在于形意。意在形中,点画要活脱起来,变楷书的呆板为活跃,变草书的狂放为内敛。简言之,就是结字要美观,或雄奇峭拔,或秀美端丽,或厚重古朴,方寸之地既要讲规矩、也要求个性,最终达到姿态万千、行云流水的即视感。
飘逸在于呼应。起笔呼,承笔应。楷书可以相对个体独立,而行书必须于众取势。笔断意连,上下连贯,是行株之间共同营造不宜分割的整体美。单字漂亮,连贯起来更漂亮,俯仰之姿,疏密之态,勾连之意,尽在其中。
飘逸在于体势。抱庸所言体势,意即通过形体状态体现出气势韵味。楷书的凛然正气,草书的狂傲之气,行书则是取其中,刚柔并济。太柔则媚,太刚则唳,柔中带刚是为上品。书法之境多由势出,这是需要认真打磨的。
抱庸浅见,仅供参考。
要想让自己的书法有飘逸之气,需要较娴熟的书法技法功夫,因为技法娴熟,落笔不见迟、滞、凝、涩,畅达无碍,点画线条自然活,点画活,字内气息紧,字自然活,字写的程度圆活,自然而然会有飘逸之气韵。无论硬笔或毛笔书法均如此。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做法必须注意书写的节奏,以防止出现象钢丝一般的线条,毫无律动节奏感。
除了上述基本功外还有技巧方面的东西。改变点画线条的角度,就是点画,比如撇捺的角度,在一字之中要有画的角度不低于四十五度,一个字中有一笔画大于这个角度,字形自然有飘逸之势,如鹰之欲飞未飞扬之势传统的做法是既不能角度过小以免不得势,如“高山坠石”,如果鹰已经展翅高飞,则势与力以泄,缺少含蓄蕴藉之气,故取将飞未飞之意,此内数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书法理论中的技法,最为经典精妙。
硬笔行书怎么写得飘逸!这个问题好,直接讲干货:
第一、 你要懂一些最必要的行书理论,你知道得越早,越好!
首先,结构上中宫收紧;什么是中宫收紧,简单来讲,字都有重心的,除了需要外放的主笔,整个构架,笔画,尽量围绕着字的重心,向重心靠,就对了!
其次,笔画适度扛肩(中横、短横向右上方微斜),主笔外放。这样字才看着有力度,不那么松散;
所以这种感觉,也带来了一个坏习惯,光想甩钢笔的感觉,我上高中时代就有!
今天在我发而的小视频上:《行书笔势上的流动》,有朋友问:老师,你写字怎么喜欢抖钢笔!
我回复:确实是我不好的习性,应该改!
但是,把笔画想像成流动的鞭子,有流动感!这是没有什么问题,至于写字前抖钢笔,也确实是多年的陋习!
第三;速度上去,写出自然效果!
要想自己的硬笔行书书法写得飘逸,只有一个字就是“熟”。所谓飘逸就是飞起来一样行云流水。要在练好楷书的基础上,再练习行书。楷书写书了,写快了,不失笔意就是行书。我把我写的一篇《硬笔书法的美》推荐给你。
不练行书,是否可以直接练习狂草?为什么?
谢谢悟空邀请!
不练行书,是否可以直接进行草书练习,犹如不练楷书能否练习行草一样,我以为没有必要太过纠结。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练字究竟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从直接原因来说,练字就是通过反复的实践,达到灵活运用手中的毛笔写出得心应手的漂亮的书法作品来。这个过程,是一个心、手、笔如何做到高度协调的过程。也即,你觉得自已有能力把握协调了,那么从什么书体入手都可以。
其次,从一般习书的规律而言,总是从相对来说“四平八稳”的楷书、篆书、隶书入手,比较容易掌控,行书次之。而草书中章草尚可,今草难度就大些。因此循序渐进,或许更适应初学者。有人把楷书比喻为坐,把行书比作走,把草书比作跑。以为像一个人,连坐走都没有个样,怎么跑?说明练书法,离不开基础。只有基础打扎实了,提高才有可能。
最后要说的是练书法的基础是什么?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得心应手。因此,练了半天,关键在于手。手指、尤其手腕的灵活性至关重要。提按使转诸多笔法,都要通过手来“自主”完成。就如一位好的驾驶员,练到手能下意识灵活操作了,你的车一定开得好。书法练习也如此,心手的高度统一协调是终极目标,而不必纠结于从何种书体开始。
不练行书,可以直接练习狂草,但效果不会好!
一、任何事情都有循序渐进的规律
练习楷书、行书其实就是打基础。很多初学者可能对此理解不透。比如楷书,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起笔、行笔、收笔和结构的基本规律;而练习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让书写者掌握崎正、疏密、对比、揖让等等结构和章法布局。越过这些基本功夫不练直接练习草书,就会有很多毛病。
二、为什么效果不好?
首先,笔法不过关,会出现很多笔病,钉头鼠尾,诸病丛生,想改都难。其次,在结构和布局上,要么呆滞无趣,要么狂怪无理。从线条质量上讲,没有经过长期的楷书、行书训练,草书写起来要么笔画留不住,笔画轻飘飘的,游丝满纸,要么就是一团墨猪。
三、实际案例说明
以当代“草圣”林散之为例,大家都知道他是以草书闻名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毕生花费最多的时间还是学楷书、行书,这是打基础,花了将近50多年的时间!他自己坦言——
“自己十六岁楷书学唐楷、魏碑,三十以后学行书,六十岁以后才写草书的。”
所以说,不练行书,直接练习狂草,效果肯定不好,会走很多弯路!等你醒悟的那一天,可能还要重新回头来学楷书、行书,那岂不是浪费时间了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草飘逸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草飘逸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