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奠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奠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入门,除了神龙本《兰亭序》之外,有哪些名家名帖可以学习?
谢悟空问答邀请!
你可以练练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此帖气韵自然而绝尘,仅七十八字却是行书珍品。
学书贵弄翰,要识书中真趣,方得笔轻自然而迅天真,否则只似书奴而不得妙法。书画同源,运笔必书画于胸,才浑然天成,笔落之间古雅而不俗。
我个人观点是入门不要从《兰亭序》开始,也不要从《圣教序》开始。
因为《兰亭序》的笔法不是刚入门人所能学的,而《圣教序》对比《兰亭序》要容易一些,但是,其难度也不是入门水平能够接受得了。
初学行书,可惜选择陆柬之的《文赋》,或者是赵孟頫的行楷《胆巴碑》帖,二者走的是王羲之的路子,笔法也较易学,既适合入门,还能为以后学习王羲之的法贴奠定了基础。
除去陆赵的法贴,还可以学习智永禅师的《千字文》,永禅师是王书圣的七世孙,正宗的王氏绝学,《千字文》既有楷书,也有行书,虽说现代人学他书法的人少一点,但是,永禅师的书法绝不是普通书法家所能比拟的!
行书有一定的根基,对行书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后,再转入《圣教序》与《兰亭序》的学习,不会产生那种望而生畏,知难欲退的想法。
行书字帖非常丰富,除了神龙版《兰亭序》外,还有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可以学习。
行书是古代书写最常用的书体。是所有书法家都擅长的一种书体。传世的名作中,除了《兰亭序》外,集王《圣教序》也是广泛学习行书的***教材。
在众多的古代名家中,比较有名的行书字帖有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铭》,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褚遂良《枯树赋》,颜真卿的《祭侄儿文稿》《争坐位帖》,苏轼《寒食帖》,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卷》,《黄庭坚《松风阁》,蔡襄《自书诗卷》,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洛神赋》,文征明《虎丘即事》等等。
列举出来的只是古代优秀行书中的一小部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行书风格进行选择学习的范本。在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墨迹字帖为好。因为墨迹中能够看清楚书写者的运笔痕迹。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用笔的方法。如王羲之《圣教序》是集字刻本。就要对王羲之其它的墨迹进行对比研究。从墨迹之中体会用笔的诀窍。把他的用笔特点摸清楚,再临《圣教序》,就不会有干枯僵硬的呆滞体态了。
学习行书,除了神龙本《兰亭序》以外,还有王羲之《丧乱帖 》、《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沙门怀仁《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最好范本,其 字形妍丽,体势雄强,刚柔相济,方圆兼备,疏密得宜,奇正相错,具有中和之美。表现为“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艺术境界。《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深得后人追崇喜爱。《丧乱帖》为唐摹行草书,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厅宏潇洒之致,是王羲之创造新体势之典范;《快雪时晴帖》,此书短简,笔法圆劲古雅,意态闲逸,多用笔圆钝,点画用挑不露锋,结构平稳匀称,资美中有朴质之感。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䓍稿,此乃动人心魄悲愤之杰作。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其英风烈气,见于笔端,悲愤激昂之情融入字里行间,被鲜于枢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用笔多圆转,笔锋内含,力透纸背,结体上打破了以前的紧凑飘逸之风,宽博开张之势鲜明,通篇气脉相连,凝重却神***飞扬,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波澜壮观。
虽然《兰亭序》、《祭侄文稿》两部作品所表达 的情感不同,前一个是欢快,后一个是悲愤。但都是作者本身思想的流露,均是自然天成,可见作品的生命力不单纯来源于作者的书写功力,更重要的是思想情感的自然表达。
唐代沙门怀仁《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其章法布势已作改动,不是一气呵成,贯气不足是唯一的缺憾,但是由王羲之本人书体,也弥足珍贵。
以上法帖都是学习行书的好范本,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对于行书入门的新手来说,我认为还是先学习褚遂良的《阴符经》。因为王羲之、颜真卿以上书体,行笔内敛,调锋动作不明显,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理解和掌握;褚遂良的《阴符经》在外观上笔画来龙去脉表现的淋漓尽致,点画精致,行笔上引下带,牵丝明显、笔断意连,流畅飞动,极富动感,生动活泼,将飞动潇洒灌输于楷书之中。学习《阴符经》不失为学习王羲之、颜真卿行书的途径。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不要临写碑帖,因碑帖调锋动作呈现不出来,初学者又没有“透过刀锋看笔锋”的能力。比如怀仁的《怀会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之类。
行书书写,只有看自己喜欢那一种风格。
《圣教序》是集字,搜集王羲之散字,而集成此序,刻于西安碑林,能够体现王羲之书写的特点。能够入帖,遒劲而洒脱,飘逸,字字笔笔,大小不一,变化无穷。笔法寓情性而活泼。
《艺舟双楫》云:
右军作草如真,作真如草。为百世学书人立极。
又云:
右军真行草,皆出汉分,深入中郎。
《东洲草堂金石跋》:
右军行草书全是章草笔意,其写兰亭序乃得其笔意。尤当深备八分气度。
《书概》云:
欧阳询以楷书闻名,本人正在学习中,请问他的行书可以学吗?
欧阳询的用笔很有特点,楷、行两体笔法技巧相近,原则一致。你在学欧体,***学一些欧阳询的行书,有助于掌握欧楷。但只是***,如果单学行书,欧的行书个性强烈,笔法谨严到极致,这种不具备行书一般规律的流畅和圆转行书体,学好难度很高,故不适合作为初学行书帖。
欧阳询将北碑用笔特点融于二王书风,但“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宋徽宗评语),不适合初学。
此外,他的行书作品流传下来的也不多,只有4种:《仲尼梦奠帖》(真迹)、《张翰帖》(唐人钩填本)、《卜商读书帖》(唐人钩填本)、《行书千字文》(真迹存疑),且质量最高的是《仲尼梦奠帖》、《卜商读书帖》。
欧体行书中动作多、速度快、兼容杂、学习难度较大,不适合初学者学习。当然,如果在学习欧楷到一定程度,钻研到位,能够看到并看懂欧体行书中的复杂动作,并将这些动作适当的应用,那就也可将欧体行书作为范本来学习了。
不过现在有很多的书法家都在学习欧阳询的行书,主要的原因是欧阳询是王羲之的忠实粉丝,而他肯定是见过王羲之的真迹的,现在王羲之的真迹都没有了,他们希望从欧阳询的行书里面找到一点王羲之的笔法。
练习九成宫两年,感觉进入瓶颈期,下一步该如何进步?
学习书法创作书法,有两大瓶径:一是入帖瓶经,二是出帖创作瓶径。写书法遇瓶径问题,是正常的。题主学习书法遇到的是入帖难瓶经,这个阶段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形要象,第二神韵律美要象。不知道你写《九成宫》两年,在那个阶段遇到了问题。解决临帖字的形态象的问题,一是懂得笔法的运转规律,二是弄懂入、收、拐笔法的细节之奥妙,三是提高对汉字造型的认知度。这三书法写字常见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再临写《九成宫》,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和特大的惊喜。如果解决第二个书法创作瓶经一一神韵神美问题,是一个综合书法能力问题,谈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题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位友临(九成宫)书法已两年,遇上瓶颈,这是很自然的。看了你的书写习作,还觉得不错。只是有一些字的结构上的小问题,时间长了慢慢就体会到了。建议有三,仅供参考。一,放下笔,休息十天半月,四处看看,逛逛。二,如果有其它兴趣的爱好,可以参杂。例如乐曲,唱歌,舞蹈,象棋之类的文艺。三,选择其它的字用欧楷笔触写一写,这也叫脱临练习,你的信心肯定会倍增,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一试。
只学九成宫两年了吗?
这分执着,先给您来32个赞。
很多时候,自己写的水平如何,对比原帖,自己都知道哪里没写好,楷书是没法骗人的,写不好,小朋友都能看得出来,何况您问我们这些键盘书法爱好者呢?
我觉得,你遇到了瓶颈期,可以尝试这样来做:
第一,暂时放下欧体,往上找,这一段时间魏碑,如《元显俊墓志》《董美人墓志》,或者近一点的《等慈寺碑》,毕竟欧阳询是南北书风的集大成者,学学它们有好处。
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再写《九成宫》,会有新的体会。
依本人愚见,你的毛笔字还不够舒展,其问题在于练习的时间还短,没有高人指点,走了些弯路,只要刻苦练习,善于琢磨,请教书法[_a***_],和书法爱好者相互切磋,找出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再逐步提高,我想很快就会立竿见影了,不要着急!
看了题主写的字,笔力上感觉已经很好了,很扎实,但是整体上来看,两年时间写成这样并不算好,很多字的笔画和结构并没有写对,还有很大的进步的空间。
1、题主的字在结构上是有问题的,字形结构写的不稳,整体向左上方倾斜的太过于严重,虽然欧体本身就是左低右高,但是欧阳询楷书的重心是稳定的,而题主写的明显有点倒了。
2、笔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一点从题主“钩画”的写法就可以看的出来,钩画写的并不对,这是对于笔法理解不到位造成的,出钩的时候写的太飘,没有能够把毛笔调成中锋就开始出钩了。
另外一点就是题主把欧阳询的楷书写的太粗了,还有很多田楷的味道,初学书法临帖还是要忠于原帖的好,不要加入太多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3、虽然题主用的是田字格,但是仍然可以感觉的到题主在对于书法章法的控制能力上不够好,短短的一页纸就写的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给人的感觉比较乱,不够整齐,这是写楷书的一大弊病。
1、希望题主再仔细的揣摩笔法,逐个突破,把钩画处理好。
2、还是需要大面积的临写,可以换一些大纸去写,比如四尺整张或者对开的纸,自己去叠格子,不要只用带格子的毛边纸了。
3、可以尝试做一些欧阳询《九成宫》的通临,让自己的写字量上去,整体上感受一下欧阳询楷书的风格特点。
4、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书法创作,对于你书写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5、可以尝试写一写欧阳询的行书,比如他的行书《千字文》、《梦奠帖》,感受一下行书的笔法,这样不至于自己写的太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奠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奠的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