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与书法技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与书法技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身为书法爱好者,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草书作品的欣赏水平?
欣賞水平主要來自於自己的親身書寫提升,而不是來自「批評身份」的學識。即是說:自己的書法水平到一定程度,欣賞水平才可能真正提升。光說不練,欣賞水平也是外行,隔行如隔山。
看草书或狂草书法作品首先看章法,眼前的书法作品看上去乱或很乱但有“法”,也就是疏密得当、字的大小呼应、笔画粗细搭配、墨色浓淡协调等等都适度,不“刺眼”就可称之为书法作品;其次看结字,草书或狂草书法作品中的字(写法)要有出处,每一个字要经得起查验。只有在古人从没写过的字上我辈才可按草法规律自创新草字。前者是继承传统,后者是发扬传统。字与字的前后关系处理是否协调、自然。字与字的反正关系是否合理等等。结字能力决定书法作品是不是艺术品;再其次看运笔,以中锋用笔为主、以侧锋用笔为辅!以恰到好处的用笔或运笔能力輕重缓急地写好每一个字。控笔的能力也关系到线条的张力,更关系书法艺术品的生命力。以上三条,只满足前一条,算书法作品,其存在的生命力最多五年(作者有很高的地位再多加五年);满足前两条算书法艺术品,其存在的生命力最少五十年;满足三条算书法艺术神品,得一幅者可保家族常盛不衰!最后回归现实,老老实实练楷书,发几张习作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命题。我拟从辨识、线条和章法这三方面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提高草书作品的欣赏水平问题,当然,内容并不限于此。
首先,我们要有一定的草字的辨识能力。草书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与楷体书写有很大的不同。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连带省略,造成了识别的困难。有些常用字和楷书面目全非。比如:
而有些字形稍作变化即非原字。比如:
这就给我们的书写和辨认造成一定的难度。我们只有系统地解决了识读问题,在欣赏草书作品时才能一气贯通,避免断章取义,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其次,提高线条的质量和个人风格的淬炼。草书艺术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线条造型艺术。它通过线条的粗细穿插、笔画的提按顿挫、墨色的浓淡枯湿来丰富作者情感的表达 ,这方面的典范当数黄庭坚。在他的草书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跳闪腾挪,听到的是雷电轰鸣,感到的是骏马驰骋,给人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畅快淋漓的视觉享受。
当然,这种姿态灵动的变化绝不是肆意妄为的卖弄,它建立在娴熟的技巧和严谨的书法规范。如果变成人们都不识庐山真面目了,何谈欣赏的***和愉悦。
再次,探讨一下草书的章法问题。一篇草书作品的最初印象取决于作品整篇结构。空间的疏密得当、节奏的轻重缓急、层次的起承转合、笔力的举重若轻、墨色的丰富多变,正如孙过庭《书譜》中所讲:“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稿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举怀素《自叙帖》为例:
草书由于其结字和章法没有其它四体规矩严格,书写随意性强,是最能表达作者情怀的书体,是书法里的大写意。
欣赏草书,主要看取法、结字、墨法、章法、节奏和气韵。
要想提高草书的欣赏水平,可从一下几点入手。
1.认识草书。认识草书才能得知书写的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书写情感,好的书法作品,内容和书法相容,不识草书,看书法如看画,只能感觉形态气象如何。识草字,可先习王羲之的《草书百韵歌》,孙过庭的《书谱》等。
2.学习笔墨知识,了解书法用笔和墨色常识,这样可以看出草书的作品用笔特点和墨色的运用水平如何,看出作者的笔墨功力如何。
3.多欣赏研读***的草书作品和评价解析文章。特别是古人大书法家,如王羲之,怀素,张旭,黄庭坚,王铎等,这些***的草书已经是草书的顶峰、标准和尺度,后人都是学习继承这些前贤的。著名的草书作品,如王羲之的《十七帖》,怀素的《自述帖》,黄庭坚的《诸上座》,张旭的《草书心经》,王铎的《草书诗卷》等,都是研读学习的经典作品。
4.多参观书法作品展,特别是全国性大展。见到原作,可以更好地感受书法的气势,闻到墨香,观察到笔墨的细节和功力,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多看高水平的书法,可以提高眼界。
5.学书法是提高欣赏能力最好的途径。学习书法就包括对书法常识的学习,技法的学习,古代***作品的临摹研读。在学习中边练习边研讨,可很快提高书法的欣赏能力。当自己可以创作时,欣赏能力需要上去,否则好坏分不清,不可能写出好作品。
6.我认为草书的欣赏,不但要看作者的技法如何纯熟,笔墨功夫是否老道,更重要的是气象,是作者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附几张自己过去的草书临帖,黄庭坚的《诸上座》。
说到提高草书欣赏水平,谈一点体会,最起码的要看一幅草书里的每一个字是否草得规范,就是说有没有错别字。草书的字符都是定性的,一个字多一点,某一笔或者多拐了一个弯,都会被人误读。例如言字旁就不能多点,写成水字旁。所以只有自己能写笔画规范的草书,才会准确地提高认读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标准统一规范吗?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统一标准吗?可以说有,从最初的《王羲之草书要领》到后面的《草诀百韵歌》以及近代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千字文》等都可以视为草书的标准;也可以说无,盖因草书乃个人性情发挥的最佳字体,其书写不像正体字那样讲究法度严谨,而偏重个人习性的发挥,且个人又因成长环境、教育水平、人生阅历等不同,因此,即使有草诀的基础但每个人的书写还是各异的。
图片:王羲之草书要领图片
草书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其最初为章草是汉隶字体的一种快写字体,此后张芝总结归纳出小草以及唐代发展出狂草,这三者均是属于草书的范畴。
草书字体是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中最能体现个人的性情。但其又不似正体字那样有着严谨的法度,因此在辨识上就造成了困难。
可以说,即使是多年沉浸草书研习的书家,在欣赏一幅草书作品时,其大部分还是需要联系上下文方能予以确定,否则只从单个字进行观看也是不能做到百分之百肯定的。
草书的标准一般从古代的草书要领、要诀以及近代的标准草书等书籍和各种流传的碑帖等进行学习的。因此,此草字的意思为简洁、快速,而非是糊涂乱画。其书写更是讲究在规则内进行变化。
图片:王羲之草书上虞帖
草书无标准是从个人的性情角度进行理解的,而非是草书的书写没有标准。
首先谢谢邀请我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把草书的来源、演变搞清楚,把这一问题搞清楚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草诀百韵歌》一开始说的很清楚:草圣最为难,龙蛇競笔端,毫厘虽欲瓣,体势更须完……草书不是简单的潦草、任意简化、缠绕,随心所欲的乱画乱涂,是经历长时间的实践、总结,逐步规范来的一个个代表符号,写草书的人必须按照一个个约定俗成的符号去书写,一笔一画,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不要看草书家牵丝萦带,上贯下连,左右开合,参差错落,大大小小……其实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符号、一定的法度去书写的。再就是草书最能表现书家的性情,这就造成了草书的不同风格,不同面貌,这就是草书的多样性的形成。但是,在这多样性中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有草知识、理论基础的人,欣赏草书作品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不按草书法度去写,不按照约定俗成的草书符号去写,胡涂乱画,那不叫草书,那只能叫涂鸦,看看当今一些急功近利之徒的所谓草书,大家就应该明白了。以上是本人一己之见,还望方家斧正。
是学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是书法的最高阶段,也是最难写的!草书不是笔画的简单缠绕和潦草,而是每个字都有草书符号的。学草书必须要掌握孙过庭《书谱》,张旭的大草,《草字诀》,于佑任《标准草书》等几种草书的写法。在创作应用中,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情和书写习惯不同,会用不同帖上的草字,这是正常的。因此不好统一,这就造成了草书作品不好辩认?要达到草书标准也很难!尽管这样,草书还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律的,因为笔画的减少,很多部首很相似,少一笔多一笔都会是一个不同的字。对于没学过书法和没有熟练掌握草书符号的人,难以辨认是正常的!但对于从篆,隶,楷,行一直写到草书的书家,应该是很容易辩认和创作的!
章草是规范的,今草就缺乏规范性,学书者都想发挥自己的个性,所以变识度就很难识别,当今受利益的影响,急功近利的人太急躁了,不去审视自我,无心思做下来潜心学习古祖的模帖,心中只有利益,真是可悲……
草书在书法领域,是有严谨的法度的。怀素的狂草天马行空但不失法度。具体的表现被称为草书符号,意思是这个字在草书中就用这个符号[_a***_]。草诀百韵歌说的清清楚楚。
小编提供的图片,任意拉伸撇捺,随意弯曲钩弋,看似潇洒,实则做作。而且部分笔画胡乱穿插,违背了草书的法度。实难归入书法范畴。
怀素自述帖
怀素食鱼帖
怎样才能练好草书?
习好草书,首要问题是要识草书,后方可写草书,包括简草、章草、今草、二王草、狂草。
因为草书是书法中,最见性、见功、见情的书体,也是书法艺术性最高的书体,故,对草书的技巧性也要求很高。
书者可根据自己的性情特点,选择一种草为主攻书体。不管哪类草书,必须要熟记、熟写才行,每一个字不同时代,不同书家,有不同草法,都应烂熟于胸,在创作时方可有刃有余。
如果书写,是初学草书,建议写读历代书家关于草书的理论,提升对草书的审美高度,因为一切理论都来自书家的实践,都是精华之谈,反过来指导实践。古人讲,先器识,而后文艺,都是精辟之言。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草书进行训练。
如果书者有一定的书法基础,也识读写很多草字,对书法理论有一定理解,建议书者,先从历史经典草书临写,如:简草、章草、二王草,书谱,怀素小草,都是不错的草书入门之帖;然后再进行大草训练。
不管哪种草,先工临,后意临,再背临。临时要分段,分组,几个字一组,段和段,组和组的呼应关系,对比关系,如,疏密,大小,虚实等,清人笪重光言:“光之通明在分布。……框廓之白,手布均齐;散乱之白,眼布匀称……”这对草书的整体聚气很重要。
草书的随机性很大(不能草率随意),具体要根据自己创作时的环境、心情、笔墨可否相发等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因势生情,因情生势,势来不可遏……草书难,难在开笔后无法预料其结果,一切都在变化中行成。这也正是草书的魅力所在。
庚子立夏,新野人随笔于【归一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与书法技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与书法技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