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字帖推荐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字体字帖推荐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练习毛笔行书有什么好的字帖推荐?
行书的字帖有很多,经过历史验证的,大家都在学习的就是好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性格平和的,可以选择王羲之,赵孟頫,李邕一路。
性格大气的,可以选择黄庭坚,王铎等。
有点小怪异的,可以选择米芾,张瑞图等。
谢谢邀请!前一段时间回答过一个类似问题,再***过来您看看,是否有帮助。
我认为自古以来,行草、行楷,包括行书最好的还是王羲之的字,无论古今书法家怎样创新,其实都没有跳出王羲之的规范,建议学习行草、行楷书优先选择“二王”体系的字帖。
一、王羲之的行书是当之无愧的行书之宗、天下第一,初学临摹应当首选。
行书应该是楷书和草书出现之后发展起来的书体,行楷则是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的书体。楷书在在魏晋时期由隶书发生第二次隶变之后诞生的,这个时期正是王羲之书法最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王羲之的楷书、尤其是小楷达到了高峰,其行书也在草书和楷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兰亭序》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唐太宗李世民视国珍宝,死后还要带到墓中,他把《兰亭序》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也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文化史上的书圣地位。
王羲之的书法不仅是唐太宗推崇,他的楷书、行书、草书均被后世所临习,其书风遗韵一直延续到今天。
初学王羲之的行楷、行书和行草,建议从《圣教序》、《十七帖》和《兰亭序》入手学习,尤其是《圣教序》可以作为入门书帖。
二、同时学习“二王”体系的书法名家行书,可以取得相辅相成的功效。
王羲之以后的书法大家,不少是传承了他的书法风格的,在笔法、结构等方面同“王体”书法一脉相承。比如唐朝的欧阳询、元朝的赵孟頫等。
学习行楷书法,在学习王羲之的同时,兼学赵孟頫的书法也是不错的选择。赵体楷书本身就带有行书韵味,很多书家也称他的楷书为行楷。如果要学赵氏行书,他的“秋声赋”、“秋色赋”都很好,其他类似的墨迹书帖也很多,完全可以临摹学习。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今日分享书法学习***——
关于毛笔行书的取法,建议取法二王一路,当然从“取法乎上”的角度考虑,直接取法王羲之为佳,因为后世名家行书,基本上都有王羲之的影子。
今日推荐的是王羲之《兴福寺半截碑》,此碑为集王书十大家之一,其名声仅次于唐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其实古人认为它比《圣教序》更加传神。
据说,唐代怀仁和尚等人花20余年时间集出王羲之《圣教序》以后,受到皇上的嘉奖,一时集王字成风。其中就有唐代兴福寺僧人大雅等人又集了王羲之行书《镇国大将军吴文碑》(简称《吴文碑》),721年(***九年)立于长安,徐思忠等刻字。
后因不明原因沉睡地下几个世纪,明万历年间出土。因出土时仅存下半截,故称“半截碑”。因只有半截,未受重视,长期被弃置西安城南城隍庙中。后来一位叫王尧惠的人看见了,向当时郡守报告,将该碑移至西安泮宫,方才名扬于世,现该碑存西安碑林。
《兴福寺半截碑》行气流畅,摹刻精良,为研习王羲之书法之重要碑刻。后人推《圣教》为集王字第一,《兴福寺半截碑》仅次于《圣教序》。其实,《兴福寺半截碑》在很多地方优越于《圣教序》,简单说就是更加“传神”。
毛笔行书学谁的字帖最好?
学习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碑》赵孟頫的《胆巴碑》等;行书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米芾的《蜀素帖》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字帖千百年来受到书画名家和爱好者的高度评价,是公认的好帖。
硬笔行书一般临哪一位书法家的字呢?
当今有名气的硬笔书法家,大多是由毛笔书法跨行写硬笔,因此不同程度的带有毛笔书法的味道。因基础、审美和爱好不同,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书体风格的书作品来临写,不失为硬笔书法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抱庸很懒,没有系统临习过哪位硬笔书法家的作品,写得也很随意,但平时看过不少,也有一些粗浅的体会。
――――(上图为抱庸硬笔拙鸦)
No.1 卢中南。卢中南的毛笔欧楷在当代堪称一流,他是将毛笔技法直入硬笔的尤其典型的一位***。卢中南硬笔擅用粗笔浓墨,力求在点画结构上以硬笔诠释毛笔。他的字笔风雅正,书气袭人,特别适合先练毛笔而后硬笔的朋友临摩习写。
No.2 田英章。田英章老师的硬笔楷书,与其毛笔欧楷一样,十分严谨工整,但结字上增添了不少其他书体的元素,因此比其毛笔字更显洒脱随性,下示图例可以看到宋体甚至瘦金的味道。建议常写欧楷或对间架结构处理不好的朋友,可以学习参考田英章老师的硬笔作品。
No.3 庞中华。庞中华是硬笔书法的元老,硬笔书法有今天这样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庞老师功不可没。庞中华的硬笔书法以碑为骨,孰厚而又不失灵气,是名副其实的***。如今似乎淡出了公众视野,也有不少朋友将其讽刺得一文不值,在抱庸看来,也许庞体硬笔不在流行,但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是相当有水准的,大气,耐看,有料。特别是对于写不开、紧巴不舒展的朋友,值得加以借鉴学习。
No.4吴玉生。吴玉生的硬笔行书和楷书,写得玲珑剔透,天然去雕饰。如果对个人硬笔书法水平全方位点评鉴赏,我认为吴玉京老师绝对居于第一方阵。不多陈述,大家可以多看看他的作品。
练习硬笔行书可以有两条路去选择:其一,以当代硬笔书法的一些名家出品的硬笔字帖为主,目的以实用性为主;其二,以古代传统书法名家的字帖为主,目的是以书法为方向发展。
硬笔书法各种字帖,名目繁多,对于一般以实用为目的的用途来说,谁的都可以,就看自己喜欢谁家的风格了。而且很多名家也都有传统书法的根底,他们的硬笔字帖也都是非常有法度的。下面列几个我比较欣赏的吧。
吴玉生,吴玉生的硬笔行楷是非常有名气的,而且好像他出的字帖也主要以硬笔行书为主。吴玉生曾从事多年书法教育工作,他的书法是毛笔、硬笔双修,多次获得全国各种硬笔书法大赛的一等奖、特等奖。他的硬笔行楷,代表了当今硬笔书法的最高水平。
田英章,田英章是当今著名书法家,一生几乎都在从事书法教育普及的工作,他的毛笔楷书最为有特点,被当代很多人亲切成为“田楷”,学生众多,各类出版物也可以说是最多的。田英章的行书连带、牵丝比较多,如果喜欢这种风格的话,可以学习他的字帖。
荆霄鹏,荆霄鹏是田英章的徒弟,特别是硬笔书法,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目前市面上荆霄鹏的各类硬笔书法字帖也是非常多的,大家可以选择的范围也比较大。荆霄鹏也是软、硬笔双修,有着传统书法根底,他的硬笔行书相对于田英章来说,减少了一些牵丝萦带,显得简洁明快了很多。
以上这三位是当今书店里卖的比较好的三家,而且好评度也比较高。当然还有别的一些书家,例如:钱沛云、李放鸣、黄若舟、江鸟(沈鸿根)等等,都是名家,不过上述三家是目前各类字帖出版的较多的,也是比较容易买到的,大家可以自己选择。
传统书法流传下来的各种字帖非常多,但综合来说,适合硬笔书法来做字帖的话,我希望是:字帖比较多、字比较多、字迹比较小,最好是墨迹本,按照这种条件筛选的话,我这里着重推荐两个名家的:赵孟頫和文征明的字帖。
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了,他的书法被后世誉为“赵体”,他的楷书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一起被誉为“楷书四大家”,他的小楷也非常著名,如果想练楷书的话,也推荐学习赵孟頫的小楷,成就最高的还有就是他的行书。
因为元代离我们比较近,因此赵孟頫流传下来的各种字帖也很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小行书,有很多都是长篇大论的作品,因此字也比较多,几乎都是墨迹本,因此十分符合我们上述的条件。关键是他的行书婉转流丽,符合大众的一般审美,属于雅俗共赏的这种。
推荐他的行书作品有:《洛神赋》、《秋声赋》、《千字文》、《前后赤壁赋》、《秋兴赋》、《闲居赋》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字帖推荐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字帖推荐行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