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吴新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吴新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田英章是现代最著名的书法家。请问在行书中有没有人超过或者并肩的书法家?
呵呵,不知道提问者主观为何,客观上这个问题提出来是给田英章先生招黑的。
田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请慎用"最",实在要用就在后面加"之一"。第二句话有歧义,一种是有没有能比肩甚至超过田先生行书水平的书法家,一种是行书领域有没有取得相当于田先生楷书成就的书法家。
第一种可以直接给出回答。田先生的行书,水平不高,实话实说,不得法,还在门外。第二种有点复杂,当今书坛的确楷书凋零,专攻楷书的名家少之又少,原因是楷书(我们说唐楷)最难又最容易。难在越是简单规矩的笔画搭接越需要笨功夫,要想写出神***和个性非常受局限,很多人都在亦步亦趋千人一面,谈风格的开创更是难上加难;容易在于它规律最明显(不明显的才难),最有规律可循,几乎不用动脑,不需悟性和灵感就能写得有模有样,端正好看。这就好比新兵训练走正步,难不难?难。容不容易?容易。可是跟走正步训练比起来,拳击、舞蹈、艺术体操,又是不一样的容易,不一样的难!行草书,就是笔锋在纸面上的舞蹈;是少林拳、太极拳、醉拳;是兵法的布阵;是棋盘上的搏杀;是谁持彩练当空舞...艺术性超过楷书!
这里没有贬低篆隶楷行草五体中任何一体的意思,是说,行草书更符合当代人的艺术审美范式和个性美感追求,从启功开始,就注意到了楷书生动性的重要,即便是楷书,也不能僵硬刻板,也要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书法、国画、诗词文章等传统文化形式的核心共性,所以启功说"楷书要当行书写",这句话是度人金针。
田先生的楷书,点画精美,精工细作,功力深厚,但气韵不到,久看无味。我们看过中小学生楷书写得很好的,与欧虞褚颜柳的原帖一对照,明显味道不足。书法有种东西是少了阅历和体悟就写不出来的,书法家的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书风面貌也因阶段而不同,颜真卿多宝塔(44岁)与麻姑仙坛记(63岁)的风貌就明显不同,一代宗师的笔下,楷书也在变法,从中期《郭家庙碑》开始变法,我个人最喜欢他72岁写的《自书告身》(墨迹),精力弥漫,浑朴古拙,大家可以对照来看。田先生的楷书一直处于青年期,端正、俊秀、均匀,中年期的沉雄、老年期的朴拙都还没出现。
田先生的楷书并未臻一流之境,行书里能达到一流之境的书家实在是太多了。
初学书法是练篆隶好还是练楷书好?
如果有很多的时间,想很好的了解中国书法,当然最好是从篆书开始学习,不一定要把篆书练的特别好,但是要有个了解最好了,然后在隶书,楷书,这个练习步骤是最好的!如果你只想连一手毛笔字,平常可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这项本领就行的话,那你就直接练楷书,这个是最实用的,楷书熟练后练行竖,这就相当实用了。
初学书法,练隶书楷书都可以,如果硬要有一个选择,那就看你自己的情况。可以参考我如下的建议,有不对之处也请批评指正。
隶书入手快,见效快,有助于初学者提振信心,有悟性的话,临帖几个月,有可能就能有模有样了。把字发给朋友,很有可能夸你进步好快,你听到赞美之后,就会受到鼓励,更加努力地坚持练下去。
楷书入手的话,没有五年十年的功力,很难写像样,基本上前几年都是歪七八钮的,自己都看不过去,更不会有人夸,自己受不到鼓励,没有一定的毅力,很容易半途而废。
但是楷书能练上十几年,写得像样了,再写其他字体包括隶书,行书,草书就非常容易掌握,这个基础打的非常牢固。
当然,隶书打基础也是很好的,但隶书虽然入手相对快一些,想写好也不是容易的事,仍要多年临习,还要研习其他的字体。
所以隶书入手还是楷书入手,看你自己的毅力够不够强大,能否真正沉下心,耐得住寂寞,多年如一日练下去。因为半途而废,才是练书法最大的障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吴新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吴新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