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硬笔楷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硬笔楷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作品用楷书落款怎么样?书法落款时,要注意什么?
草书作品用楷书落款绝对不行!
因为草书早于楷书而晚于隶书,而行书又晚于楷书。草书作品落款的最佳书体,应该还是草书。
(上图为张继的章草作品,落款的书体也是用的章草)
书法作品落款是有极大的讲究的,这个讲究来自于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而且还要考虑到书法作品的整体协调。书法作品,有静(正书)必有(草书、行书)动。
隶书作品落款,宣用章草。因为章草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来。
(上图为张继隶书作品,作品落款为章草)
草书作品落款,还要用草书。我这里所说的草书,包含古草、章草、今草和大草(狂草)。
楷书作品落款,宜用行书、和行草书。
大家认为写毛笔怎样执笔才是正确的?写行草楷执笔都一样吗?
执笔没有定法,那些讲玄乎其玄的“五指执笔法”的都是自己没搞明白,嚼别人嘴巴子跟着骗人的。“五指执笔法”只有坐着写毛笔字的时候有一定道理,也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执笔方法。
那怎么执笔才正确呢?只要能抓稳毛笔,毛笔杆在自然状态下容易保持与纸面垂直,手腕和手指能灵活运动,符合运动生理科学的执笔方法都是正确的。如果还不明白,那就你怎么执笔最舒服就怎么来。
现实中可能碰见有人看见不用“五指执笔法”会说不会执笔的,千万不要让这些人误导,这些人绝对是书法水平不咋地的半吊子。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
有人说只要能把字写好,至于怎样握笔并不重要。如果您也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执笔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有效的控住笔,二是为了便于书写。因此,握笔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书写的效果。
其实,握笔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不同,书写的对象不同,书写者的姿势不同,其握笔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古代由于没有椅凳,加之书案低矮,甚至得一手执卷一手书写,故常有两指(拇指、食指)执笔法,有三指(类似现在拿钢笔)执笔法,甚至还有用五指象抓握棍棒那样执笔的,这点我们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人物画中就能找到例证。后来,由于有了高桌大椅,握笔的方法渐渐演变成当下的五指执笔法:挴指指肚与食指指肚相对捏住笔管,使笔管竖立,中指第一关节从外向内掩勾,无名指指甲根部和小指一起由内向外格抵,握笔松紧适度,掌心虚空。
五指执笔法不但能更好的控制毛笔,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每个手指以及腕`肘甚至肩的作用。比如,写上下运行的竖画时,我们可以通过食指与中指的内勾,无名指与小指的外抵来完成;而要写左右运动的横画时呢,我们则直接可以翻动手腕;需捻动笔管时,我们可以通过大挴指的推拉来完成;写小字我们可以用坐姿平腕法,写大字时呢,我们又可以用站姿悬腕法。
五指执笔法可以适用于各种书体,所以,无论写行写楷您尽可随意。故,这个才是大家公认的正确的握笔方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在我自己学习书法中养成的习惯是,坐姿书写,***用五指执笔;站姿书写***用五指或三指。
坐姿书写的时候,尽量做到腕平掌竖,指实掌虚。站姿书写的时候,掌与腕平,同样指实掌虚。书法执笔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就是掌心可以放一个鸡蛋。
无论悬腕、悬肘或者枕腕,都应该保持指实掌虚的执笔形态。
而站姿书写的时候,只是将掌放平。榜书书写很少,对榜书的执笔没有太深的理解。
“执笔无定法"。为什么会这么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古人执笔都没有统一标准的说法,有三指、四指、五指等,当代一些书法名家在执笔时也是同样的方法;二是因个人习惯而定。
但是,如果是学习毛笔书法,个人认为,还是应当有所讲究,随从大多数人的说法。
执笔为什么要用五指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笔法的各种需要,笔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叫做捻管,如果五指执笔,非常有利于捻管的实话,但如果是两指、三指,就不太适应人体力学的要求了。而一些名家在创作时,往往是因需而定的。
只所以说是”执笔无定法“,是因为当代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在写字时,还用”兰花指“进行执笔,此法又如何理解呢?其实就是个人的习惯问题。
总之,只要是有利于笔法的、个人习惯的,都是正确的执笔方法。
关注我们,书法知识持续放送。
所谓“执笔无定法”,我认为,如何执笔,没有正确与错误一说,但须注意的是,执笔应以方便书写、更好地表现艺术效果为前提。
西方人用惯了刀叉,拿起中国的筷子,总会闹出许多笑话,滑滑溜溜地夹不起莱。
即便是中国人,小时候用筷子时也不习惯。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我们用筷子,大都手掌心略向上,可有一部人在夹菜时习惯手背向上,老人称之为“反筷子”。不管正反,夹莱、吃饭是没有问题的。
用毛笔,如何执笔是大家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到底应该三指执笔还是五指执笔,一直存在争议。
可是,一定要纠结于拿笔的方式么?清代的何绍基,听信了包世臣臆造出的“回腕法”,勾着手,以一种违背正常生理规律的方式写字,不也创造出了名扬天下的“绍基体”吗?
所以,如何执笔并非关键,“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
要想高效地抓到更多老鼠,必须充分了解黑猫与白猫的习性。
***如,黑猫爱夜间行动,白猫爱白天行动,但你却让黑猫“值白班”,白猫“值夜班”,那效果肯定不好。
写字也是如此。虽然说执笔不定法,但我们一定要了解各种执笔法的优劣,合理使用。
比如,写小字用三指执笔更灵活,字大一点五指执笔更稳固。
练习硬笔草书,选哪本字帖好?
硬笔字,用来学姿态万千的草书?真不建议!
关于硬笔草书,在我不多却也不少的见识中,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硬笔草书写的好的,并不是练的硬笔草书,而是书者本身就有不俗的软笔草书功底,偶尔拿硬笔玩味一把而已!
纯粹意义的草书,是没有实用性的,纯粹是供人欣赏的书法艺术,几乎一定是用毛笔来表达的!
练硬笔字,若写比较草一点的字,能写到行草就可以了,有草书的变异流畅,化繁为简,也兼顾行书的易辨识!若是练的再草,就没多大意义了,而且你也选错了书法工具!
若以日常书写为目标,建议可学沈鸿根的行草!如下:
若是就是想学草书,建议软笔学草书,学好软笔草书,偶尔玩味下硬笔草书,也挺好的!
软笔是有丰富的表现力的,若硬笔来学草书,很难神似的,只能学个七分形似,这样的练字,有何意义?
学草书,就好好学下张旭的草书,自草书盛行以来,后人学草书多以张旭为范本,练草书,是肯定绕不开张旭!
好吧,今天就聊到这里。关注我,为你分享最实用有效的练字方法,和最有温度的视频讲解。
必须清楚一点,硬笔书法绝大部分技法皆源于传统毛笔书法。无疑,选择毛笔草书帖是正宗之路。
王羲之《草书百韵诀》、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帖》、文征明《千字文》都很好。
赵孟頫的帖多数是行草混用的,也可以作为初学范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硬笔楷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硬笔楷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