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戊戌硬笔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戊戌硬笔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1月7日立冬,"立冬"这两个字怎样书写比较漂亮?
今日坐在窗前临帖习字,但觉阵阵寒意,不想冬天的脚步已悄然来临,脑海里也立刻冒出“立冬”二字。
这两个字怎么写好看呢?“立”字是一个笔画收敛的字,不妨写小;“冬”字是一个笔画外张的字,不妨写张扬,这样在行草书创作中就构成了大与小、收与放、内敛与张扬的对比。至于字形,只要从古人那里去取经即可:
1、赵孟頫行书写法
分别取自《元 · 赵孟頫 · 洛神赋》、《元 · 赵孟頫 · 秋兴赋》
“北风潜入悄无踪,
未品秋浓已立冬”。
关于题主提出的“立冬”两个字怎样书写比较漂亮?“立冬”两个字,因笔画较少,本人观点:首选隶书,隶书笔画较厚重,写出的字体粗壮雄浑,大气磅礴,且有生命动势的活力。
谢谢:
今日立冬。
冬天真的到了!冬天到,天变冷,可能还有大风大雪,再有两个月,梅花也将绽放,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人们真正体验到冬天的味道。
关于书法立冬两个字怎样书写漂亮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用篆书,隶书,行书写出来都很漂亮。
上图为篆书立字,源于秦代的刻石。据说,这个字是秦朝宰相李斯所书。
上图为篆书“冬”字。源自书法大字典。
上图为隶书“立”字的多种风格的写法,大多源自汉碑。
“行书第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何如此珍贵?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是唐代大书家颜正卿的代表作之一。如此高的历史地位,必然有非常的历史价值。其一,文献价值。作品从不同角度,真实纪录了平叛安禄山谋反的历史***,同时也表现了颜家滿门忠烈,忠贞报国高尚精神。其二,文化价值。汉字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祭侄文稿》做为书法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在艺术表现上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所记录的事情悲壮,所表达的情感悲愤,从文字书写的过程中看出了心情。用笔生涩,反复塗改,字形字距,行列自然变化,跌宕起伏,悲愤之情为之强烈,但颜味特色和用笔的老道,充分发挥出行书的表现力。如果说艺术具有抒情性,那么,用书法抒情,《祭侄文稿》表现地非常突出。
颜真卿《祭侄儿文稿》为什么这么珍贵?
这篇杰作珍贵的因素很多。第一,颜真卿是唐代名臣,有崇高的品行。官至太子太师,鲁郡开国公。不畏权臣刚正不阿。忠肝义胆,死不屈节。唐代人皆呼鲁公,不敢呼其名。
第二,《祭侄儿文稿》记述的是颜真卿一家在安史之乱中,其兄颜杲卿率领所部讨贼,兵尽援绝,全家几十口人被叛军所杀。二年后,颜真卿收复常山,派人寻找到了侄儿季明的尸骨。满含悲愤,写下了这篇祭奠忠烈的祭文。每当临文,不禁流泪感慨!
第三,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具有开创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气势恢宏,磅礴雄健。筋强骨健。开创了刚毅雄厚,体严法备之书风。其书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之豪情。正所谓“书为心画”的典范。
第四,历史悠久。《祭侄儿文稿》写于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迄今一千二百六十年。纸寿千年。这件作品不但有珍贵的史料价值,逾千年而不朽的历史价值,也是《祭侄儿文稿》价值连城的一个重要因素。
天下三大行书,1,《兰亭序》,2,《祭侄文稿》,3,《黄州寒食诗》。
因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随唐太宗李世民的去世而随葬于地下,所以说,存在于世的颜真卿书《祭侄文稿》也就成了在世第一书了。
颜真卿《祭侄文稿》可以说是唐代书法的最高代表。富有真实情感的真迹杰作书法与颜本人平时的书品有很大区别。
《祭侄文稿》同时具备了文物、艺术、鉴定和精气神等很大价值。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带着冲动、宣泄、倾诉和激愤的心态下书写的。并不在意技法运用,全是***奔涌,情兴涌到即笔到。运用疾书喷墨抒发愤懑情绪,书写状态正好切合当时心情,悲愤情绪才得通畅。
正是因为思绪的犹豫,矛盾,复杂和躁动***一起,才造就了凝重,沉重,飘浮和许多杀纸枯笔等丰富笔法。正象文稿内容一样,丰富了书法艺术内涵。
最近, 台北故宫将颜真卿《祭姪文稿》出借日本展览,引起颜真卿热。
《祭姪文稿》只是稿本,是颜真卿无意于书的墨迹,却受到历代的高度重视和评价,视为书法珍宝。那么,从书法艺术角度看,究竟有哪些值得传承和吸取的书法艺术价值呢?
大家都知道,颜真卿的书法成就楷书最高。王羲之之后,初四家的行楷书风格,延续了“二王”书风,但已缺少王字气格,且个性风格都不明显;而颜真卿的楷书,史称为“颜体”,他的楷书丰腴雄浑,宽博恢宏,骨力遒劲,这种风格正如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
颜真卿的行书以“三稿”(祭姪文稿,,争座位帖和告伯父文稿)为代表,艺术风格雷同,其中《祭姪文稿》最为典型。
古人说:“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告为官方行文,字体大多为“官阁体”,书简为应急之需,兴起之笔,颇能自然放纵;而此稿是在无法无心,达到心手两忘之境界,奇巧妙意皆为浑然天成。
故《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书法毕生功力之体现,落笔点画线条圆浑厚实,中锋运笔,是颜真卿楷书笔法的体现;起承转合、转折、提按、正侧锋参合,完全不露痕迹,是为此稿典型笔法,在忘我的悲愤情绪之下,法中无法,法无定法。
明白了上述道理,才能看懂此稿的艺术风格。在似乎看不到点画笔法的书迹中,仿佛能听到颜真卿奋笔疾书笔锋触纸的声音,能看到满纸的笔势飞动。如图一中的“轻、车、都”三字,不见起承转合,抑扬顿挫,一招一式,一个个墨块似的字迹,正如元陈深有评“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结体更为放纵,犹如神来之笔,无拘无束,完全抛开工整、均匀和端正,字的大小、粗细变化强烈,尤其到第十三行开始,笔画突然变粗,节奏加快,笔势振荡剧烈,字迹越加潦草,字体开始倾斜,许多字的结构已突破极限,几乎连作一团,深深的感受到了作者不能控制内心悲痛之情,如图二。纵观全篇,章法上没有任何故作姿态,信马由缰,一泻如注,如图三。
《祭姪文稿》不是简单的颜真卿笔墨打动人心,更重要的是在于其背后的爱国精神、道德人品和文化内涵;在于它记述了惨痛的历史片刻,表现了颜真卿的真情,弥补了正史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谢邀。大家知道,王羲之以志气和平、不激不厉、闲雅遒劲、风规自远的书风,在东晋首创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创新高峰。其代表作品《兰亭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令人扼腕的是其真迹已入昭陵,空留冯承素摹本传世,不能不说是中国书法的一大遗憾!
距王羲之四百多年后,在***盛世,中国书法史上又一位伟大人物出现了,这就是颜真卿!之所以说他伟大,是他有别于二王余绪欧虞褚薛,能“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家,隐括众长,与少陵诗,昌黎文,皆同为起八代之衰者,于是卓然成为唐代之书“(马宗霍语)。创造出代表有唐一代雄强博大、浑厚阳刚的书法新风。
最能代表颜真卿人格精神和艺术光辉的书作,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仁者见水,智者见山。现代有几位书学家经过深度研析后,甚至评论其书法艺术价值超过《兰亭叙》。那么后人为什么对《祭侄稿》评价之高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量。
一是它的人文精神。中国的处世之道,除了老庄和佛教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以儒家勇为进取的用世哲学主导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祭侄稿》以文字为载体,笔墨为形式,既表达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又抒发了为国爱民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骨子里崇尚的精神,所以也就引起了一代又一代国人心灵的共鸣和呼唤。
二是它的艺术价值。颜真卿《祭侄稿》,从学术上说只是生活当中的一篇实用文草稿,并不像现在书法家用什么空间切割等故意没计的书法作品。但它以自身魅力已成为我们书法审美极力追求的境界。为什么?因为他是颜真卿无意于书、直抒胸意的真情流露。由于情绪激动,他书写时写错字都未停笔,于是圈圈涂涂反复修改,反而取得了虚实相生,轻重缓急的笔墨表达,臻美于无意于书而能妙的艺术境界。加之《祭侄稿》是遗世真迹,所以显得尤为珍贵。
三是它的文献价值。做为唐朝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颜真卿在安禄山叛乱后,同其兄颜杲卿父子挺身而出,与叛军进行了生死卓绝的斗争,亲身体验了国仇家恨的艰难困苦。而《祭侄稿》正是记录了侄儿季明因抗击逆贼惨遭砍头***的过程。真实的情感、自然的书写,一同他的《祭伯父文稿》、《争座位稿》,成为后世研究唐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总之,颜真卿和他的《祭侄稿》所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光茫,不仅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个绝唱,而其蕴含的爱国情怀,更会感动和激厉一代又一代人!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戊戌硬笔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戊戌硬笔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