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法字体草书永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书法字体草书永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人说练毛笔字要把“永”练好,你怎么看?为什么?
永字包涵了点,横,竖,撇,捺,等基本八种笔划,而不是练好写好永字,其它两三千汉字都能写好,这是个误区。点有三种写法,横有三种,竖有两种,撇有四种,捺有三种等等,不一一例举了。总之,写好毛笔字先把八种笔划当中每个笔划都包括好几种写法写规范了,水到渠成,掌握字的结构和比例,主笔的重心,自然功到熟能生巧。多看汉字偏旁部首上下结构,永字可没有偏旁上下结抅,不要被人鼓吹写好永字天下字什么都能写。
我是书法爱好者。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如下:
一是“永”代表着“永字八法”,被称为学习楷书的准则,所以代表着楷书笔画的写法,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字。估计我们初学书法时,几乎都练习过“永”字。书法老师也让学习书写永字。由于“永”字形态和写法颇为明晰,包含了楷书笔画的八个笔画:
2.“一”次笔的横,名为“勒”。
3.“丨”第三笔的竖,名为“弩”。
4.“刂”第四笔的钩,名为“剔”。
5.“丿”第五笔的仰横,名为“策”。
6.“/”第六笔斜撇,名为“掠”。
7.“/”第七笔右边自上向下斜劈,名为“啄”。
8.“\”第八笔即末笔,名为“磔”。
永字八法,是借“永”字的八个笔画来说明这些笔画的名称及书写要领。不写“永”字一样可以练习好书法。
永字的八个笔画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侧即点。侧下笔故名为侧。勒即横。其劲涩如勒马之缰,故名勒。弩即竖。头左起右发,笔微努稍驻,不可直,中间挺胸 ,故名弩。趯即钩 。下蹲跳跃,故名趯。策即斜仰画,圆锋左出,势尽仰收,如鞭策马,故名策。掠即长撇。如梳掠长发,故名掠。啄即短撇。势如鸡禽之啄食,故名啄。磔即捺。右下入笔微仰,徐行慢下,暗收存势,势足而磔之。故名为磔 。上面是永字八法的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
学习书法的朋友都有这样一个体会:练习过的字就能写,而没有练习过的字就写不好。这是因为每个字都有它特定的形态。每个字中的向背,揖让,收纵,点画位置的安排比例,长短,方向,承应关系不同,对陌生的字就不能准确的进行点画组织安排。
“永”字对基本笔画的练习会有帮助。但要想把它的笔画拆解应用于其他字上,结构规则就会行不通。永字是独体字,它的笔画也并不包含汉字中的所有笔画。最难写的几个笔画:戈钩、匕钩、心钩、对应点、三点水、厶、阝、卩、宀、囗、灬、又、竹头等等,它都没有。而左右结构的中心位置,与独体字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能把一个永字写好就能解决书法中的问题,书法何须几十年修炼尚不能成正果?
练习毛笔书法要把“永”字练好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练字方法,因为“永”字包含了书法里最最基本的八个笔画,所以相传王羲之就以永字的笔顺为顺顺序阐述了书法的最基本的笔法,被称为“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
也正是因为永字包含了书法的八个基本的笔画“横竖撇捺点折钩提”所以初学书法练习永字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通过练习永字来训练楷书的笔画的写法和用笔,从而完成楷书学习的最基础部分。
王羲之《兰亭序》里的永字
等能够写好这些笔画的时候,一般对于楷书的用笔也就基本能够掌握了,对于成人来说,结构就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了,楷书的学习也就比较顺利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书法入门的方法。
永字八法古时候的称谓
先在很多的书法教程已经不在设置“永”字的学习了,而是把它拆分开来,分解的更加详细了,比如把横画分解成长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把竖画分解成悬针设、垂露竖,把撇画分解成长撇、短撇、竖撇等等,这样学起来更加的细致,也更适合初学者,是一个很好的改进。
柳公权楷书永字
学习书法需要把“永”字练好,但是把“永”字练好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字都能写好,还是要多写一些字为好。
隶书的永字
提问似乎有些模糊,练毛笔字不是要把“永”字练好,而是要把永字的八个基本笔画练好,如果单纯说把“永”字练好,难免有失偏颇。“永”字后面似乎还落一个字。
一般都是说初学书法要练好‘’永字八法”,因为“永字八法”包括汉字的八个最基本的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种笔画。 现代人还认为包含书法的最基本的用笔技法,书法的点画基本的势态意象美。
在现代人对“永字八法”的解读中,台湾学者、美学家蒋勋对其的解读,更加唯美和艺术化,虽然看似有些文学化美学化,但却揭示了“永字八法”中包含的基本技法之外的最深层的书法艺术美学内涵。蒋勋先生在《汉字书法之美》的《感知教育》中将“永字八法”的书法艺术内涵演绎到了更加深邃唯美的高度。蒋勋说“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通的……”。这些认识和理论,从不同侧面给我们阐述了“永字八法”的技法和理论内涵。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待学习,对于我们学习书法技法,理解书法艺术都是大有益处的。
实际上,初学书法,从“永字八法”中包含的八个基本笔画练起,是非常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少年儿童初学书法,符合从简单到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学习方法。对于初学书法者来说,能够初步将这八个基本笔画的形态、技法甚至形质问题掌握了,在大而化之,进入某一家书法的深入学习,就不会捉肘见禁了。
“永”字八法真的是王羲之提出的吗?有什么依据?
谢谢千里马先生邀请!
你的提问大大的好,回答就有收益。
可这个问题我实在无法回答。
历史的问题需要考证,需要足够的资料、证据。
我只知道相传王羲之对永字八法很有研究,到了陈末隋初,他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将王家代代相传的这个秘法广为传播,后来颜真卿的《八法颂》则是对王家这永字八法的注释。
也有人说永字八法东汉就有了,也有人说永字八法是唐代张旭发明的。
我倾向于东汉说,我想永字八法是王羲之从卫夫人那里得来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法字体草书永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法字体草书永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