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浪字的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浪字的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哪些诗句能描写出草书的艺术美?
李白写的一首《草书歌行》,是写给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怀素的。”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李白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刻划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怀素的狂放不羁、***奔涌、痛快淋漓,在李白笔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不触动读者的心绪。
这幅草书的水平究竟如何?为什么?
首先,多谢这位朋友的邀请!在此我想说说书法审美的几种表现形式,仅供参考!
一:线条——主要是基本功的训练,不是自己爱怎么写怎么写,我们首先得临古,另外还得多看关于书法理论方面的典籍!线质的具体表现方式可参考卫夫人笔阵图之“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山坠石,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等;另,黄宾虹有云“平、圆、留、重、变”如此种种,说的大概都是一个意思,即线条不可如蝌蚪般忽粗忽细、用力要稳,不可轻飘、要厚重,不可油滑、要有滞涩感、要留得住,不可死板、要有变化……
二:墨色——墨分五色,干、湿、浓、淡、枯,一幅完整的作品(或者说好的作品)这些条件皆需具备!
三:结构——即字形的间架(也就是空间布白),如人一样,处理好了千姿百态,处理不当千篇一律(即单字处理要有变化,如兰亭序里所有的“之”都不一样)。草书虽然看似放纵,实则极其严谨,甚至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变为另外一个字了(“长短分知去”,即写法差不多,最后一笔长一点为“知”、短一点就成“去”了,草书里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所以草书不等于乱书。
四:节奏——节奏关系到整体,是一篇作品成败的关键,可分为时间节奏(书写的快慢)、空间节奏(疏密、大小及墨色的对比)以及情绪节奏(或可归于空间节奏内)。草书尤其重视节奏的把握!
个人以为,达不到以上几点,都不能称为好作品,并非针对哪一个人。不当之处还请海涵,共勉!
能不写草书就不写!有时间多练练楷书,练到了一定程度,回头再看看自己曾经写过的草书,是好是坏也不需要他人评说了!草书只有在掌握了用笔、用墨、用纸、用情的基础上偶尔为之!常写草书者必气躁,气躁又影响发挥,发挥不好又影响水平,到了最后还是一塌糊涂!还是那句话,能不写就不写吧!!!
这幅草书,总体可以看出,作书者具有一定驾驭笔墨的能力,也试图在章法上打破僵局,产生灵动,这些豆很好。我觉得,缺点也有一些,比如,具有驾驭笔墨的能力,却有力无处使,不知改如何驾驭,从作品可以看出,其笔墨的确是在受控状态下,但其墨宝中却看不出要表现什么,反倒觉得有些做作,扭捏,既没有变现出力量感,也没有足够的节奏感,韵律感,,部分字甚至近乎缪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浪字的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浪字的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