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正月十五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正月十五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王義之的字,行书或者楷书,可以写大吗?譬如写到十五厘米?
大字与小字的用笔方法不同。而在结构上,大字宜写的庄重圆润,雍容大度,遒劲刚健。小字则以灵动秀丽,清劲妍媚为佳。
传世的王羲之作品,全部是小字,用现代技术放大印刷出来,字体依然仪态万方。但你若照着放大的字帖去临摹,就是写不出那种神韵。这是为什么?笔法不一样。
大字若以小字的写法去写,点画必然轻浮,单薄。用大字的笔法去写放大的小字,则笨拙重滞,
该写多大的字,就写多大。不必因王羲之的字不能放大写而有所遗憾。他留给后世的财富,已经很丰富了。若能悟得一二,便足以扬名立万于当世。
文中配图为我临写王羲之遊目帖和小楷道德经。欢迎书友们在评论区留言指导。
谢谢邀答,王羲之的行书、楷书的书法是实用性而形成的,洒脱流畅、法度严谨,符合华夏民族之审美。被后人效法学习而传承。首选说这种书体大字的效果,我们可用现代技术把王羲之的兰亭序通篇放大,可以发现同样很美,只是视觉不同而已。但如果实际临、写则是需要真功夫。行、楷书放大是榜书。行书放大,书者首先必须具备掌握执笔的灵活、运笔的速度,用墨的饱满和一气呵成等技能!楷书则要注意使转自然、肩架结构严谨等!浅薄之论谢谢围观共同探讨相互学习!
王羲之的行书或楷书,写成15厘米可以说就是中楷或者大楷了,但算不上榜书,说实话,榜书笔画浑厚苍劲雄实的笔法,写成到王羲之的字,不容易,写出来也不一定能达到咱们想要的那种感觉,可以试写一下,找找感觉,自己感觉舒服就好了,不一定要必须怎么怎么样才行,试试吧!
古代大书法家们如何写“春字”?
古代书家写春字,不是随便写的,那都是用心在写。
王羲之的“春”在兰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一群文人在兰亭搞了一次春游,玩了一次聚会,便留下风流千古的兰亭雅集。王羲之用心在这个春天里写了一篇日记,记录当天的聚会,一不小心成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惜春,感慨时间流逝的太快,而“俯仰之间,已是陈迹”,如今我们在谈论书圣的春,他也早已想到,“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时光荏苒,逝者如斯夫,还是活在当下,好好珍惜这个“春”吧。
杜牧的“春”是春情与春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江南的春天总是烟雨朦胧的,连绵不断的细雨总会无来由的让心中充满愁绪,诗人自恃才高八斗,却一生难有抱负,大好的青春就在青楼中虚度。“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而这个薄名,竟然无法得到心爱的女人“张好好”。
当张好好被迫嫁与他人的时候,为杜牧写下了“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从此一入后门深似海,杜牧也只能落花流水空余恨。后来杜牧对佳人的怀念,天天想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最后抑郁而死,佳人问讯,悲愤不已,瞒着家人去长安祭拜杜牧,想起之前的爱恨离别,竟自尽与坟前。杜牧的“春”有点沉重。
苏轼的“春”孤苦无比,“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寒食节,又逢苦雨缠绵,望着漫山啼血的杜鹃花和空中飞舞的白纸,诗人想家了,于是把这份苍凉多情抒发于笔墨之间,挥毫而就写成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从此死了苏轼,活了东坡,“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苏轼的“春”在苦雨中焕发了人生的第二春,成就了那个为后人称道的苏东坡。
就奉上这三个春吧,再多脑子就不够用了,我还要去看“春”呢。
《说文解字》里说:春,推也。即春阳抚照,万物滋荣。
甲骨文中,这个字很有意思,像颗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可能在古人眼里,这才是春天该有的景象。
《爨宝子》里,这个春字有特色。
书圣果然是书圣,“春”字一个比一个俏皮,从章草直接写到今草。
不过最实用,雅俗共赏的还是《兰亭序》里的这个“春”。
三月莺飞草长,正是满春色关不住的时候。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文人墨客总是对春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春”字也是历代书法家们乐此不疲的创作题材。
明 · 文徵明 · 早朝诗
明 · 董其昌 · 岳阳楼记
明 · 黄道周 · 答诸友诗卷
春字啊,楼主好雅兴,哈哈。那就来看看历代各种春字吧!先来看看甲骨文拓片版的春字吧,风姿各异、希望君能大饱眼福!
北魏《元怀墓志》晋《爨宝子碑》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我是江上人感谢您邀请!其实《春》字最常用的汉字。书法家们要是能把它写美写绝不是易事。楷书还好,因为没什么变化。一幅作品中遇到几个《春》字,还可以写雷同。要是草书作品中《春》字雷同,人家肯定要说话了,每个《春》字要求有变化。才能写出一幅好的草书作品来。楷书作品中出现雷同不显眼,在草书作品中要是出现雷同还是非常显眼的。所以我们平时练习当中要总结,最好能学会写几个不雷同的《春》字。不光是《春》字还有其它的汉字。所以草书学起来,要比楷书复杂一点。
我写的《春华秋实》中的《春》字。字形瘦高与下面的《华》字写的宽,形成对比。注意造型与笔力,才能写出美感来。松紧有度,笔断意连意境十足。《秋》字写的紧凑一点,《实》字写的松一点,宝盖头要写的大一点,就像大房子把下面的东西罩在里面,不被雨淋到。书法看着非常简单,能写好书法绝对不简单。
如我处理《阳春白雪》用了两笔写成。看到没有松紧有度,粗细变化,大小变化。这里的《春》字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与上面用纤丝连接又要与下面用纤丝连接。一气呵成。看上去舒服不舒服。如果你感觉舒服就已经很美了。写草书要注意方方面面,你看人家写的很快,其实人家有这个功力,完全在法度之内,不会出法度之外。出法度之外就是闭着眼睛瞎画了,那是不行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正月十五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正月十五楷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