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联用草书字体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对联用草书字体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联落款格式?
1.单款: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
2.双款:
范笑歌的这副草书书法春联真有魏碑笔法吗?
你好,我是今日头条,我们画吧的创作者 回答这个问题
魏碑笔法的特点
第一 、结体矮小平扁,重心低。
第二、 结构紧凑紧密,空白少。
第三、 点画组合性高。
第四、 用笔方峻锐利,突显刀法,有“刀八笔二”之称。
谢谢悟空官方邀请!范笑歌是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书法创新者。他的这幅草书春联写的比较拙朴,有点“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道至简”的味道,既有魏碑书法的影子,又有章草用笔的元素,但更多的还是个性张扬太甚。我认为!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联中的“到”字写错了!启功先生说:“要把楷书当行书写,要把行书和草书当楷书写。” 联中的“到”字显然不符合草书的书写法则,因为该到的动作没送到家,混胡溜及的,这样显得很不严谨。
上图为草书“到”字多种风格的写法。
有人不知道章草怎么写,实际上很简单的,用隶书的笔法加上草书符号即可。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百体书王范笑歌先生的这幅“岁报大喜到,春带鸿福来。祥瑞丰年”的春联,用笔凝厚稳健,刚劲挺力。其中融合了魏碑的笔法,也略带有章草的笔意。“岁”字一长横露锋切入,方正遒劲,“大”字锋芒毕露如刀凿斧砍,有《始平公造像》的挺劲豪放。整幅作品雄峻伟茂,奇险参差,气势开张,笔法方圆兼备,草法传统,章法严谨,气韵天成,是一件难得的书法精品。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魏碑的笔法特点,再从这副对联中看字体有没有这一特点。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极有名的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怀墓志》及《张玄墓志》,已开隋、唐楷书法则的先河。清代中期倡导“尊碑抑帖”,冲破“馆阁体”的束缚,碑学兴起,书风为之一变。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碑笔法的特点:1.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超出边界;2.魏碑是一种具有强烈隶书风格的,笔力、字体强劲的楷书;3.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前的粗顿以及抬峰,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具审美价值。
从上面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大”和“端”两字很符合这一特点,所以说,这副草书还是有魏碑的笔法存在的,很好的一幅作品。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到帮助您,祝您生活愉快。
对联写的字有哪些?
对联写的字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字体与风格。其中,隶书字形刚劲、笔画粗细相宜,常用于对联的篆书字体。
楷书字形端庄优美、线条清晰简洁,常用于对联的楷书字体。行书字形流畅自如,真气洋溢,常用于对联的行书体。
草书字形狂放豪迈、线条复杂,常用于对联的草书字体。不同字体的运用,能够带来不同的视觉美感与艺术表现力,是对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联的字体选择应当综合考虑其意境、情感、主题等因素,注重字形与书法的相互搭配与呼应,打造出具备整体美感与艺术价值的对联作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联用草书字体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联用草书字体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