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房子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房子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篆、隶、楷、草这几种字体的区别?
篆书: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较少。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收笔“悬针”较多。
隶书的特点:字形扁方左右分展隶字一反隶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起笔蚕头收笔燕尾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
楷书的笔画与笔画之间有内在的呼应关系,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结构上要强调笔画与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大小要匀称、行款整齐。
草书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具有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的特点。 它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类。
书书法字体有哪些?
中国书法的五种书体是:“草隶真行篆”,即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种。
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的结构,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前提条件。书法字体的发展以篆、隶、草、楷、行为顺序。
黄自元楷书非常不错了,为什么远远不如何绍基的有名?难道何绍基的名是虚名吗?
历史上有太多的黄自元,但是何绍基只有一个。
谢谢邀请,黄自元和何绍基都是清代的著名书法家,但是无论在影响力、名气和水平上,黄自元都要远远落后于何绍基。
1、黄自元的主要书法风格,我们很多人都熟悉,就是楷书,一种结构非常标准、优美的楷书,主要取法自唐代的欧阳询,还有一点颜体的味道,这种书法在当今看来肯定是很好了,在当今成名成家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的是他处于一个科举的时代,这样一个考试制度,对于毛笔书法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几乎所有的参加考试的考生都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楷书,写的标准和漂亮应该是当时的最低要求吧,这种书体谈不上太多的艺术性,只能说写的标准。
黄自元楷书《陋室铭》局部
2、而何绍基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个创新者,敢于开天下之先,他擅长楷书、魏碑、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五种书体,更为厉害的是他能够打通五种书体之间的关系,各种字体时间相互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学习书法的方式直接影响影响了后世对于学习书法的认知,是具有开创性的,是***级的,实际上,何绍基也被评为“清代书法第一人”。
3、清朝是一个尚“变”的时代,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无论在文化、政治以及社会风气上都受到西方以及日本的很大影响,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书法上也不例外,首先是“考据学”在民间在逐步兴起,探访名碑石刻的人越来越多,碑学书法开始逐渐的兴盛起来。
以前不被重视的隶书碑版、魏碑石刻、造像题记等等开始被书法家重视,大家开始找到了一种新的题材进行书写,并且从中获得灵感,而何绍基就是早期开始研究学习汉魏碑刻的著名书法家,对于汉代的隶书尤其是《张迁碑》,他下过很大的功夫,一生对《张迁碑》通临无数次。
何绍基隶书作品
他对于魏碑,尤其是《张黑女墓志》爱不释手,《张黑女墓志》存世唯一的拓本也在他的手里,据他自己说,有时候会写的汗流浃背。
4、帖学在清代逐渐开始衰落,以王羲之为主的帖学,受馆阁体的影响,到了清代逐渐式微,有开创性的帖学大家越来越少,整个社会的书法也越写越弱,书坛也需要一股振奋的力量,而何绍基学习颜真卿的行书以及魏碑书法,形成了自己异于常人的书法风格,给书法带来了新的希望,找到了新的方向,但从这一点来看,他被称为***也是理所当然的。
历史上有太多的黄自元,请问,有谁达到了黄自元的书法境界,这样贬低黄自元,请问,你的书法是否有黄自元的功力?在图中例举了黄自无与何绍基的书法作品,黄自元书法笔笔精到,刚劲挺拨,结体自然,横折直勾,点捺撇提,无一不恰到好处,收放自如,犹如鬼斧神工!纵观何绍基的书法作品疲软无力,似蚯蚓爬虫,败笔繁多,岂可与之相提并论
这个问题要客观看待,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看,而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那个时候的问题。
明清时期是“馆阁体”“台阁体”盛行的时期,因为科举制度的客观要求,只要是文人,你想通过科举考试成为***的一个公务员,楷书是必须要写好的,否则你书读的再多,文章写的再好,再有才华也白搭。
楷书是所有读书人的童子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端庄、工整,即使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我们可以看到他早期的小楷也都是非常精巧、端庄的。
郑板桥小楷
在这个基础之上,古人对书法的认识更多地是抒情达意,能写出新意,而不只是跟着古人的脚后跟走。这些书家希望能够在继承前贤的书法基础之上,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书体来。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黄自元的楷书虽然说写的很好,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很工整、很端庄、很有法度,但在当时书法圈里的高手来看,这样的字缺少新意、板滞、无法表现书家的逸趣,不利于书家的性情的表现,看多了之后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其实像黄自元这样能把楷书写的好的,明清时期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在当时还是很知名的,但后来却很少有人提起,你像“台阁体”的顶级高手明代书法家沈度,现在学书法的很少去学他的。明中期的姜立纲,当时的日本人还不远万里来求他的字,把他的字高挂在国门之上,但现在一般学书法的都很少知道他。
明代姜立纲书法
当今的书法圈,因为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以及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思想,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出来了很多的书法乱象。因此,很多普通大众对书法家的要求是“看你能不能写好楷书”,过去书法家的低配,成了现在的高配,不得不说真有点可笑。
现代很多练书法的人,过分强调抒情,而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怎么能吸引人的眼球,怎么玩的潇洒怎么来。这些人倒是真的应该跟着黄自元好好练练楷书,楷书不过关,很多人的行草书点画形态质量不过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房子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房子楷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