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作品落款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楷书作品落款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落款的正确格式是什么?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一般要落款、盖章。落款,在章法的处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单是对作品作注,同时还有补救点晴的功用,能表现出作书者的修养水平来。当然正文是作品的主导,但落款的成功与否,会成为作品是锦上添花还是美人缺目的关键所在。
落款可对所书文意的出处作注释,也可写上创作体会,文章理解,或只落名款说明书者,但无论哪一种都是整体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题款位置一般视格式和正的需要而定。由于款字是创作的最后结尾处,文意和作品的正文并无直接关系,所以款字可以在审视正文的各种得失关系后再落笔。同时也因和正文文意不同,字数多少、大小、疏密等都可自由调整,所以在审视正文的轻重关系、黑白分割的得失之后,作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调节性题字,像秤砣一样调节着作品的各部关系。
最后,如跋语较长可加上“识”、“记”、“志”等。书写地点常可不写,若需表示,可写出斋名,或古雅的地名,如“金陵”、“海上”、“榕城”、“武林”等等。如是旅途经过之地,前面可加“次”,如是长期居住地却非故乡,可加“客”字。落字内容多的,甚至可以写一段心得或者引录一段诗文,这都要根据内容章法的需要而安排。
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沒有印章就不是完整的书法作品。印章源于实用,是社会交往中取信于人的凭证。印章如果运用得巧妙,还能起到调整重心,稳定平衡的作用。闲章运用得体,还可以寄托作者的情趣和抱负。
一,姓名章: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章分为朱文和白文两种,形式以正方形为主。一幅书法作品上,如果用两方姓名印,可以一白一朱,两印大小宜相当才好。古人多字号,所以姓名章与字号章往往同时使用,先姓名章后字号章,一白一朱互相映衬。无字号的,通常把姓名章和斋、室名的章同时使用,白、朱相配。
二,闲章:闲章包括引首章、压角章、拦边章。引首章的内容通常为籍贯、斋号、古语、年月时令,以及反映作者情趣志向的词语。压角章多为方形或圆形,内容多为作者的年龄、斋堂号和籍贯等。拦边章可以起到拦边聚气或补充空白的作用。
三,钤印的方法:书法作品上的印章,如果钤盖不当。就会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钤印要十分讲究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钤印的位置要恰当。印章的大小要与书写文字的大小协调。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书体的风格协调一致。印色的浓淡应与墨色相协调。墨色淡雅之作,宜用朱文印,则易得和谐之妙。墨色浓重之作宜用白文印,便鲜艳的红色与浓重的墨色形成强烈的对比,相映成趣。印章的数量以恰到好处为妙,多了不觉多,少了不觉少,就是恰到好处。
一幅完整的书法一定要有落款。
落款书写的内容包括 一 ,交代 正文的出处,如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的诗,宋苏轼的词,以及某某的警句等等。友情提示,你的正文写得够不够艺术不大要紧,千万别出错别字噢,要有对中国文字的敬畏感,否则,你会遗憾终生。二, 交代书写的时间有时也带上地点,如,岁在庚子初春,仲春,兰亭序是癸丑暮春,于什么地点,三,作者的姓名,或名字。这点非常重要,今天的意思就是知识产权,作者要负责的,书法艺术作品的唯一性要求作品必须署名。
落款的起笔,一般在正文的第二个字下面,和今天抬头空二格差不多。
以上说的是长款,它是在作者创作时給落款留足充分余地的情况下适宜长款,但书法是表现情性,兴致至极,一气呵成,正文结束,空白也不多,此时就落短款,或穷款,署上名字即可。
最后还要盖上印章,一般在正文的第一个字下旁盖上引首章,在名字下或侧盖上名章,白纸黑字红章子,才是书法的称谓。
书法落款十分讲究,是书法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落款,更突出书法创作者的艺术水准,锦上添花,美不胜收。
书法落款五要素——位置、大小、字体、时间、称呼
书法落款整体而言,要注意协调又有新意,贯正文之气、补正文不足,通常需注意位置、大小、字体、时间、称呼等方面:
1、位置 落款略低于正文,一般最好一字以上,同时还要注意给印章留出适当位置。
2、大小 字要小于正文,通常不要超过正文长度;
4、时间 时间通常***用农历纪年法,也叫干支纪年法。
5、称呼 包括自己的字、号、宅名有时还包括对对方的称呼、年龄称谓等等。
书法落款年月闰月怎么写?
书法落款,我之前看过书法报专门讲解过。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了正文内容以外的内容,落款有:正文出处或引用,您赠送的对象、此作品时间、您的姓名,字号或斋号等等信息。
落款又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所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的名称受赠人姓名。下款写创作的年月,地点,作者姓名,谦词。有下款没上款的称单款,一般没有赠送对象就落单款。这两种就不着重讲了,会有很多***级的为您讲解,我这里省略。
落款词呢!我知识浅,只说几个我记得住的。上款:雅评、雅存、雅赏、珍存、惠存、斧正、***……等等
下款敬词有:敬书、拜书、谨书、节临、某某书、题、笔、写……等等。
称谓又有一堆,长辈:先生、女士、师长……等等
平辈:仁兄、贤弟、学友……等等
落款时间呢!一般您若用阳历就都写阳历的时间,您用阴历一般都用阴历的日期。
雅称很多,农历一月有:正月、新正、早春、初春、初月、初阳……等等,我知识有限多的一时想不起来了,比如苏东坡的《赤壁赋》里第一句“壬戍之秋七月既望”就是七月十六日,从一月至十二月有太多时节的雅称了,我好多不记得了。[祈祷][祈祷][祈祷]
如果闰月落款呢!您可直接写多少年闰几月几日。这有个例子,苏东坡的《洞庭中山二赋》就有“绍圣元年闰四月廿一日”。
书法作品的落款可分双款和单款两种形式。落款的字应小于正文的字,字体一般以行书为主,原则上落款字体要用后出现于正文的字体,如篆书为正文,落款可用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隶书正文落款可用隶书行书草书,不能用篆书。楷书为正文,落款可用楷行草书,不能用篆书隶书。行草书正文落款只能用行草书,不能用篆书隶书。
书法作品的上款写在作品正文约前面,可写赠于的对象,作品的名称等。下款写在作品的后面,写出作品写作的时间,地点,作者的姓名等。时间一般用甲子记年,以显示中华传统文化,如今年为庚子年,有润月可直接写出润几月,如庚子润四月书。书法落款下款的落法比较灵活,也可以用公元记年,如2020年5月2O日书于京华。
书法落款年月闰月怎么写:如今年5月21日为例,可以署为”庚子年“闰四月廿九日。又如今年的六月一日为例,落款可以署为”时在庚子年闰四月初十。也可简化写年份干支、月份也晚(暮)”加以区分,不写数字,而加上初(孟),这样十二月份分别是:孟春、仲春、暮春、孟夏、暮夏、孟秋、仲秋等。
刚写的,还请各位方家多多批评指正。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的格式——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书法落款的基本常识?
书法落款的基本常识如下:
一、落款的格式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二、上(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作品落款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作品落款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