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及颜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及颜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颜体行书如何入门?
学颜体行书,不应该说“入门”。应为颜体所书运笔迅疾,奔放,变化多端,而且笔笔中锋,实在不适合初学者学习。
所以想学颜体行书,应该此前已经有相当扎实的行书基础才行。
如何分辨欧、颜、柳、赵四种字体?
颜体和柳体主要是正书流传,端庄大气,外形一个丰满点,一个骨感点,一个有扩张感,另一个内收,其实结构倒是差不多;赵体笔法比较潇洒漂亮,行草正篆皆有作品,传世作品比较多,风格多样;欧体笔划注重提顿,字体很是清秀。
分辨的方法有五种:
1.从形状上分辩。
欧体比较四方, 颜体和柳体长方, 赵体略显扁圆。
图为欧体
2.从笔法上分辨。
欧体、颜体、柳体都以方笔为主; 赵体以圆笔为主。
图为颜体
3.从线条上分辨。
欧体、柳体以直线笔画为主; 颜体、赵体以曲线笔画为主。
图为柳体
很好辨别的啊,一眼就看出来了。
至于勉强要说说理论根据,则愚以为颜体除《多宝塔》这种早期作品,《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很明显笔法无一不是来自篆书。
柳公权亦然,但他与颜的区别是特别注重点画的“骨”,所以有“颜筋柳骨”之说。他的结体,不如颜整齐,有些支离,也不像颜那样内松外紧显胖,而是显瘦,结体紧,骨头在外摆着。总之,柳字在四大家中是比较独特的。
欧体的笔法明显来自隶书,与颜柳相比,用笔侧锋较多,尤其竖弯钩的收笔,很像隶书。
赵字是回归传统,再续二王余脉,与颜柳欧相比,为秀丽一路,与颜真卿的壮美更是不同。
我不是专家,按我的感觉胡乱说了些,希望对题主有一点点启发。
分辨颜柳欧赵四体书法需要掌握他们的主要特征,也需要全面地熟识,理解颜柳欧赵的主要特点!比如颜的圆勁,柳的刚韧,欧的毓秀,险绝,赵的流转,妍美!
这些认知都是需要经常观察,进而在大脑中形成了固化的认知,对于没中书体的形到主要特点都走深刻的认识,同时,也需要自己亲自的尝试,必须亲自的临摹,还需要你的临摹达到一定高的水准之后,你才能真正地理解其中书体,你才能轻松分辨。
这个过程是不轻松的,需要努力,需要悟!
“楷书四大家”的说法不知源于何时,此论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基本上包含了几种主要风格的字体。此四种字体的分辨,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书界有种说法:赵孟頫无真楷。此话是说赵孟頫的楷书连带较多,点画之间多呼应,带有很多行书的写法。而其他三体的笔画干净利落,基本上没有牵丝引带。这是赵字与其他三体最大的区别。
楷书的结构有两大类:平画宽结、斜画紧结。平画宽结就是类似隶书那样的结构,横平竖直;斜画紧结就是呈放射状的结构,中间紧密,笔画向四周舒展。
怎么样,比较一下颜体与其他字体,区别是不是很明显?
我们知道,欧体最大的特点是“险峻”,柳体最大的特点是“骨感”,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什么是险,什么是骨感?不清楚。
但笔画的粗细很容易看出吧。欧体硬瘦,笔画自然纤细;柳体吸收了欧体的结构与颜体的宽博,因而结构属斜画紧结,但笔画粗壮,且一改颜体横细竖粗的特点,横竖同样粗壮。
怎么样,区别这四种字体的办法学会了没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及颜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及颜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