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经字体行书临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心经字体行书临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张旭草书《心经》与怀素相比如何?
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比较两位大家的书法高低,这实在是难事,个人欣赏角度不一,难以评说。
其实不能把两位书法家同时进行比较,因为各有千秋。人如其字,字如其人。每个人的阅历、年龄、环境、心境的不同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同。这和我们现在的考试没有可比性。现在的考试是统一出题统一答卷统一评判。而张旭和怀素的草书作品不是统一命题统一写作,所以基本没有孰优孰劣的评判。尤其是草书,即兴创作的时候居多,比如高兴、悲伤、酒兴高昂或者孤独消沉,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见到或者见不到什么样的人都会写出千变万化的书法作品来,或好或坏。更何况和其他人比较。所以不用比较,喜欢就好。你喜欢谁就去模仿谁。当然,我个人观点,张旭的草偏狂一点,因为张旭心性旷放,喜欢大醉后挥毫泼墨,所以字迹未免潦草一些,但一气呵成的狂草之气难能可贵。怀素要稍稍收敛一点。如果你也有张旭的气魄可以研习他的作品,如果不能就写怀素的吧
如何评价刺血化墨为母亲抄写《心经》的溥心畲的书法水准?
“沐手抄经如面佛,一行半句成大愿”!很多人喜欢抄《心经》,除了虔心向佛,安顿内心之以外,也是为亲人朋友祈福报的一种方式,祈愿亲人朋友吉祥安康。傅心畬刺血化墨为母抄《心经》,其孝心可谓感人至深。
此卷小楷《心经》,基本取法自唐,有欧柳之风貌。字体骨力劲健,端庄雅正,体势劲拔奇巧,意态高古。虽风神格调不及魏晋小楷的宽绰朴厚,但对于近现代来说不失为一件难得的经典之作。亦有偏颇,也是一孔之见。
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指导启功先生学习书画的艺术大家,溥心畲被称为“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应该说,溥心畲的绘画声名远超其书法。启功曾评价溥心畲的绘画成就说:他的绘画造诣,实在是天资所成,或者说天资远在功力之上。由此可见,溥心畲的艺术天赋实非常人所能及。
溥心畲在书画上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又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其书画成就与影响力可见一斑。谢稚柳认为他是继王维、苏轼等人之后,唯一诗书画三绝的牛人。张大千认为当代画家只有两个半,一个是溥心畲,一个是吴湖帆,半个是谢稚柳。其实,纵观溥心畲一生,才华横溢,但是画名之下,其它才华倒是鲜为人知。对此,溥心畲自己说过:与其称我为画家,不若称我为书法家;与其称我为书法家,不若称我为诗人;与其称我为诗人,不若称我为学者。
就书法而言,溥心畲非常注重骨力的体现。其行草承袭二王、米芾书风,潇洒俊逸,酣畅淋漓;小楷作品意境高古,气韵生动,堪称绝妙。
溥心畲孝心颇为感人,曾刺血化墨为母亲抄写《心经》。这件小楷《心经》作品也很好地体现了溥心畲的书法风格,刚健遒美,俊逸有致,用笔十分精到,老练。溥心畲一直强调书小字必先习大字,心经笔法,意存体势,这些观点在这幅刺***就的《心经》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很少有人知道,溥心畲年轻时便赴法留学,取得了天文学和生物学的双料博士。不仅精通国学和诗文书画,还擅长骑马射箭,外语、天文、地理和数学都有不俗造诣。实在是天纵英才。上世纪五十年代,***拜师学画,首先想到的就是溥心畲,然而溥心畲丝毫不给面子,坚辞不受。
溥心畲作为皇族知识分子,从小接受最严格正统的文化教育,虽天资过人,书画却始终坚守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我个人认为,溥心畲这样的惊世奇才,只可惜生不逢时,否则极有可能取得更为惊人的艺术成就。
书协书法家谁能写这样的书法草书?
现在江湖书法大有一统江山的势头。孙女士跑偏了,一句话可以救书法,千万不要杀死书法,这罪过可就大了。无论所谓艺术书法或者非艺术书法,起码都还在书法的范畴内,现在弄得江湖书法和美术字书写者都借着孙女士非艺术论来借尸还魂,阳春白雪没辩清楚,下里巴人却借书法之名准备攻占庙堂,书法将亡矣。吾道其东乎。
张兴纯的行草《心经》如行云流水、潇洒大方、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书法作品。
然,就书法艺术的技法而言,千篇一律,无跌宕起伏之气势,使人感觉有些华而不实。
此幅作品在四十年前或被推崇为神品,而今……今非昔比了,你懂的。
谢谢邀请。
闲逛,路过,溜进来看看的。
本人什么家都不是,充其量,就是一个喜欢玩的书法爱好者。
有时候闲的无聊,一不注意,就把《心经》给草写了。
就是这个破样子的。
[笑哭][笑哭][笑哭]
《心经》是比较常见的书法创作内容,大家习惯称作抄经。一般来说,用篆书、隶书或楷书等正书书写,但也有一些人习惯用行草书书写。
《心经》是佛教经典,传到中国后被译成各种版本,现在流传下来的有七种:
1、唐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4、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5、唐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6、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7、宋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经字体行书临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经字体行书临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