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经字体行草书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经字体行草书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写经书法应该怎么练?要注意些什么?
书法一开始,便贴了,选贴很重要,如你找对象,先识它,而后知它,喜它,爱它,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然穷其一生也是学不完的,所以要坚持自己的初衷,不浮躁,静下心来临写,读贴,交流,会有收获
书法从现代开始,应当分为毛笔和硬笔类。比较当下使用毛笔的时候不多,却以硬笔为主。书法都是日常使用提升层次和高度的达到的境界。要不然古代使用毛笔的都成了书法家了,它必须是日常应用中的生化,本身不具功利性。它可以渐渐生化成一种修为和境界。硬笔也是如此,能抄写工整,写得也好看,还可以模范书法家,但那未必就是书法家。从艺术层面讲,书法必须是有灵魂的,不只是外形上的工整。
写经书法应该在选帖上注意。写经书法属于早期的书法艺术。由于写经人的各个社会层次不同,所以写经书法中也有写得不好的。
对于学习唐楷的人来说。写经书法也是要学习的。书法在唐以前,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
唐代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这一时期的楷书真正的达到了成熟的阶段。成为后人所不能超越标尺。
作为现代从事书法艺术的人来说,不光要学习前人的经验。还要多研究前人的书法艺术。知古通今。理论学习也必不可少,所以说研习书法无论学习何种字体,都要学习一些经书体,跳出自己所熟悉的艺术范畴。广涉博取。以增加自己的艺术高度。
初学毛笔就先从四大家开始,虽然小楷笔法和大中楷不一样,但是字的结构结体还是一样,写大字容易发现不足,推荐多宝塔,这个字体可以直接缩小了写经。如果是入门者,就随意了,灵飞经、钟繇、二王等等都可以,看自己喜欢谁的字就练他的字。
写字的基本功还是以楷书为基础,每个人的风格不一样,有的喜欢草书,有的喜欢隶书,但是对写经书而言,还是以楷书为常,初学者可以选择一本喜欢的帖进行临帖,不要随意换贴,这样对临帖有很大的进步,对提升自己的书法也有很大的提高。
傅山书法《西村漫吟》,为什么有人说看不见原作?
傅山草书《西村漫吟》是有原作的,我不知道你的据说是从何而来。
草书《西山漫吟》共十二条屏,纸本。180X4800cm。三十六行,共三百七十三字,为傅山74岁时所做,是傅山卸任后回到家乡写的一本诗文集。原作由榆次赵棣生先生家藏,赵棣生原为北京新华分社社长。
1990年刘江、谢启源跟据原作扩大摹写为225X60cm,勒石于傅山碑林公园西廊房内。由于这件作品发现较晚,所以在傅青主《霜红龛集》和《傅山全书》中都未被收录。
这件原作现在在哪里,我不清楚,石刻很容易见到,可以说把傅山草书的特点,弯弯绕,发挥到了极致,放眼望去,线条盘旋缠绕,乱如麻团,俗不堪言。而且起笔的浓重跟线条的油滑软弱,结体的勾连繁琐,封闭性圆圈的遍布,怎么看,都没有多少可取的地方,想来想去,还是怎一个俗字了得。
这幅作品跟他以往的作品包括他的惊世骇俗的书法观都大相径庭。
清代书家为了抵抗二王一派的飘妍流美的大势,也为了能够发展创造出新的风气,在这种环境下,傅山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只到到今天,随着创作目的,审美观念的转变,更是被一大批人奉为圭臬,更有甚者,不惜纸墨,拿着拖把,在十几米长的宣纸上,饱蘸浓墨,上跳下窜,大呼小吼着在重大拙三字上做文章。
纵观傅山书法,小楷金刚经,朴拙,生涩,颇有可取,极连绵缠绕之能事的行草书,不管怎么说,因为缠绕过甚,终显结体局促,线条拘挛,气象狭小。
下面是原碑照相,大家凑和着看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经字体行草书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经字体行草书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