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和合各种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和合各种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田英章和田蕴章的字真的那么不受待见吗?为什么?
经常出这样的题目有意思吗。二田的字好就是好,如果哪位有比二田更好的楷书,只管亮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就是了。这样才是真正的百家争鸣。如果在当下除了古代名碑帖以外没有人拿出比二田更好的楷书,那接二连三讨论这样的话题,有意义吗?至少人家二田的讲课大家都在学习。再说,二田的楷书对全国学习传统书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田楷实际上并不是说一无是处,在法度严谨方面在现代书法圈确实是独具个性,有非常鲜明的风格,但就气韵或者说内涵上感觉有欠缺,我想,田楷之所以被毁誉参半的,的原因就在于此吧。如果我们以魏晋或者魏碑的楷法,甚至唐楷,包括如赵孟頫一路风格比较,其书法有不小的区别。特别是在字的精神的内在和谐方面,感觉不舒服。特别是前期作品。即便是现代的作品,虽然逐步走向成熟,但那种感觉仍然存在。我们欣赏以二王一路的书法,就没有那种感觉。古雅与新意,神厚的内涵与气韵,似乎就向秘境那样令人忘返,这种独特的魅力,从大唐开始,至今都没有中断,甚至影响着国外的书法家们。
我们欣赏现代书法,同样是二王为主要技法与审美特点的书法作品,无论是楷书或其他书体都是如此。
田楷在外在字形是对点画造型也存在不足,缺少那种中和质感,对于中国的大众审美理想,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层面看,自古至今,含蓄蕴藉的美始终占据主流。
虽然田楷以借欧阳询楷书为名,实际上田楷风格与气韵上,与欧阳询的楷书有非常大的不同特别审美方向上。
欧阳询楷书的点画形质具备,且浑厚中劲挺。用笔方圆兼备。虽然以险劲著称于世。其核心仍然是工稳的。
我们将田楷的点画与钟繇的楷的点画形质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田楷点画的厚度不够。在生动及丰富上也有欠缺。
我们欣赏一些王羲之的《兰亭序》,同样可以发现,其点画的形质感更丰富、更生动。王羲之书法中的技法与这种美,被唐代的大书法家们研究了“透”。所以他的书法,就是说,各种风格的字体与书体在最高境界上无不以二王为目标,所以唐代书法之形与神,无不浸透这二王书法的灵魂。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吧,我们的审美一直都没有完全脱离这个方向。实际上,这种审美理想或方向即是经典的,典范的,不可以无法超越的境界。事实也证明,脱离了这个境界,其书法的造诣、格调始终会落后一等。
客观地讲,“二田”的字有功力深厚确实不错的一面,他们如今在楷书界的位置是前几的,但是今人的“欧楷”都是“简化”版的,不是纯正欧楷。之所以有人说田氏楷书不好,原因很复杂,多少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为什么他们不待见田氏楷书呢?原因如下:
1.他们不会写楷书。
他们根本就不懂楷书,人云亦云地讲田氏楷书是“印刷体”“车床体”,不得不承认田氏楷书确实笔画标准化。
但是你要明白你写到一定程度也会固化,也会成为你自己的“印刷体”,难道不是么?
2.他们别有用心
有那么一部分“意见领袖”,他们就没有书***底,但是为了“装潢门面”也去写其他书体,抨击楷书。因为其他书体可以蒙混过关,而楷书无欺,他们大肆抨击楷书死板,不创新。但却认为“丑书”就是创新!
3.今人的楷书都不纯正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当今的楷书都不是纯正的欧楷,都几乎写的平正无奇,这个原因多方面,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不管是姚孟起,卢中南等,其实都是自我标准化了,没有完完全全继承欧楷之特点。
所以,学习要克观,田氏楷书既不是一些人说的一无是处,也不是当今第一,只能说他有他的风格,值得肯定,但不要去学。蕴章曾经说过:楷法莫学田。
顺便说一下,田英章和田蕴章的字风格迥异,不要同日而语。一般说田氏楷书,大多是说田英章。
田书"不受待见"乃是“偏见”!第一、当下书坛丑风劲吹,仿佛险绝怪诞才是创新、才叫书法。而规正平顺的书风则被斥责,视为低级,更遭“群殴”,可谓“书坛苦丑久矣”!这样的书评逻辑不但失之偏颇,更显武断。第二、篆隶草楷各类书体,书风书貌争奇斗艳,各呈其美,又美美与共,岂可贱踏多体,独尊一书?如何理解一花独放与百花齐放的关系?第三、书画同源,其用墨用笔皆同。国画有工笔,书法有楷书,如此视楷书为初级,甚至不入时流。那么工笔画是什么?西洋油画镜像般的画风又是什么?第四,对称平正乃审美之母、美学之基,包括书画在內的一切艺术皆尊其范。楷书最能表达对称平正之美,而狂草险绝之美,其笔势飞动的最高追求,在于笔画勾连之间的取势平衡,这种平衡正应对称平正之意,否则草书则为乱草!第五、世间万物,有阴有阳,阴阳相生,方可生机盎然。书坛一域,亦可阴阳喻之。如将篆隶楷书视若处子之静,是为阴。那么草行飞动则似驚鸿之动,是为阳。这一静一动如阴阳顾盼,自然相映成趣。各书互映,岂可偏废?总之,为楷书正名,视为初心。我虽喜草书,但绝不贬低各书。限于篇幅,意尤未尽。谨此漏言,就教方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和合各种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和合各种行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