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喜欢的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喜欢的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者学楷书,选颜真卿还是柳公权?
初学楷书,不一定要从颜体柳体入手。我不推荐从欧、颜、柳三家入手。因为三家字体,初学者都是以他的碑刻本为范本,例如《九成宫》《多宝塔》《神策军碑》,这三个碑帖的书法不是不好,就是作为入门书法,并不是最佳。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这三个帖是碑刻本,看不到笔触,看不到运笔的细微之处,初学者因为没有书法经验,不懂得通过刀锋看笔锋,临摹的时候,很容易一味地求形似,写出来的字就像刀刻一样,书写性不强,行笔不流畅。
我建议从赵体或者智永《千字文》入手,偏向于从赵体入手。很多书论认为,初学者不适宜从赵体入手,因为容易学得软媚。这些论调,大概也是因人废书的观念,认为赵孟頫有皇赵血统,最后在元朝做了官员。赵孟頫一身以二王为宗,刻苦学习,倡导书法复古,学习晋人书法,一改宋人尚意的书风,篆、隶、楷、行、草五体皆精,特别是楷书和行书,取得傲人的书法成就,千百年来甚受大家的喜爱,人称赵体,与欧、颜、柳并称四大楷体。他的墨迹本存世非常多,大楷、中楷、小楷都有,初学者以赵体为范本,能清清楚楚看到古人是如何运笔的,运笔的节奏如何,通过学习他的楷书,还能进一步学习他的行书,直接领会书法创作的奥妙。
智永《千字文》也是墨迹本,是王羲之的后人,书法也是取法晋人,书法风格与赵体比较,更加古朴,也是学习楷书的好范本。但赵孟頫的字帖非常多,风格多样,可参考学习之处也多,学习赵体,更加容易学会创作书法的技巧。
颜体是最佳选择,颜体特征明显且简单,颜楷书字体方正,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初学者易入门。而柳体对笔画要求较高,且在后期转型方面,颜体易融合其它风格,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
柳公体字瘦而硬,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竖画顿挫有力,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字体骨力遒劲,对于初学者不好练。柳体代表作《神策军碑》。书法界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初学者学楷书,欧颜柳赵四大家皆可,究竟学谁的要看个人的喜好而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您所言在颜柳二者之间选择的话就请您拿起颜真卿《颜勤礼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读一下,喜欢谁的,对谁有感觉就选择谁!学习书法,应该选择一门字体,深入下去,长期坚持,不主张同时学习多门字体,颜柳二体被世人推崇倍加,不分高下,难以取舍,别人告诉你学谁的,那也是他自己的爱好取舍,不一定适合你,所以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感觉同自己合拍,有眼缘,那么练习起来自然上手就快,容易入贴!如果跟着老师学,那么老师所教你的那一定是他所擅长的,他所喜欢的,喜好和老师不一致的话,好的老师只能教给你临帖读帖的知识方法,用笔结字的基本要求,关键的实质性的练习内容还得自己去体会,除非你和老师练的是同一家,他才能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告诉你,毕竟他术业有专攻!
学习书法主要的就是学习笔法和字的结构。笔法和结构具体到前辈书家的法帖中因人而异,各有不同,基本的用笔和结字方法掌握了,剩下的就需要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你所临习的法帖中的每一个字的笔画,部首,认真描摹用心揣摩,一笔一画,起笔行笔收笔学到精髓,力求高度还原!形神毕肖!最后将古人的用笔结字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为己所用,这才是目的!其实真正的说起来,颜柳二体学好哪一家都不容易,二者里面有许多共通的地方,仔细看看,颜体如果去除厚重化为修长,又何尝不是柳体?这就是个人用笔的不同之处,由不同寻共通,这才是我们学习书法真正需要掌握的,一理通百理融!
如果真正的喜欢写字,那么就认真练习,长期坚持下去,享受写字带给自己的快乐!岂不美哉?
第一,初学者两者都要去练习。而且还不仅限于这两位大家,其他书法大家都要去尽可能的接触,临摹,练习。
第二,才是了解自己,做出选择。当然没有做出选择之前,还是要不断练习各大家的帖子,不断地选择剔除掉选项。最后你留下的一两位大家,他们的帖子,你会感觉很舒服,轻松,而且也符合自己的审美和意境,那么就可以开始专注练习了。精力也只放在这一两位了。练习也会更有效率。
根据我的体会,颜体和柳体楷书各有特点,颜体胖而柳体瘦:颜体丰腴饱满,而柳体瘦削骨感。对初学者尤其是少年儿童而言,颜体难度较大,所以我认为还是从柳体练起为宜,等到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练颜体也不迟。这样你的楷体毛笔字就会有骨有肉,胖瘦兼容,既饱满悦目又苍劲有力也。
你最喜欢中国古代哪位书法家的书法?为什么喜欢?
古代的书法家,我最喜欢的还是颜真卿的书法,颜真卿的书法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无论是他的楷书还是行书,不同的人总能写出不一样的风格。
比如他的行书《争座位帖》,你可以写的很秀美,用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的笔法去书写,也可以写的很老辣,可以写成小家碧玉似的小字,也可以写成榜书大字,而无论写成哪一种风格,都不会让人觉得有违和感。
他的楷书同样可以写成小楷,也可以写成大字榜书,颜真卿甚至把楷书写入行草书作品,也没有违和感,比如他的《裴将军诗帖》就是这样,把行书、楷书、草书融为一体,还写出了刚猛的气势。
而这些,其它的书体就很难做到,比如欧体、王羲之,我们就很难写出苍茫老辣的感觉,这主要得益于颜体的拓展型的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属于阳刚之美,往小了写可以让字看着疏朗,往大了写让字更有气势。无论写粗或者写细,都会非常有力量。
颜真卿《裴将军诗帖》
而王羲之的字属于阴柔之美,小字淡墨、文人雅玩比较雅致,真要是写成了大字,他的内擫的结构是很难支撑住的。
王羲之的这种美很容易看懂,就是优美,大家一眼就看出来,而颜真卿的这种美属于壮美,美在其气势,如果以貌取人,很多人会选择王羲之。
我喜欢颜真卿,主要是因为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很大的可发挥性。
另外,初学书法选择颜真卿的楷书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对于以后书写格局的打开有很大的帮助。
谢谢邀请!
中国古代哪位书法家的书法我都喜欢。没有为什么!为什么要弄出个“为什么”呢!要真让我说出个为什么,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喜欢!
大篆和小篆,以及隶书都没有落款,只知道是古人所书,但究竟是谁书的,我们不得而知。
草圣张芝的书法我是喜欢的。钟繇的书法,没人不喜欢的。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簪花小楷,写得相当精道,美丽,看后让人“爱不释手”。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无论是楷书,行书,草书,都是传世的经典之作,不但我喜欢,道内的哪个人不喜欢呢。
魏碑拙朴厚重,有气吞山河之势,我喜欢!唐楷三大家和初唐的虞世南的书法,都是法度严谨的,喜欢之!还有就是大草书法家张旭和怀素的狂草,草法之精准,点画[_a***_]之高,高雅,可品!“宋四家”的书法,比起唐之前的书法,就差远了。宋徽宗的瘦金体字,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我是喜欢的。以娇媚著称的赵孟頫的书法,虽然我不看好他的做人,但他的书法我还是喜欢的。清代人的字就不值得一提了,当然,这是与唐之前的书法相比而言。民国至现代人的书法,草书独服毛泽东!隶书独服王福庵!至于当代人的书法,还是算了吧!火候差得太远了。都是为了名利而书,能把字写好吗?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各位网友若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喜欢过好几位古代书法家的字,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王羲之、褚遂良等,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就当前而言,最喜欢褚遂良,从他存世的《阴符经》《倪宽赞》《雁塔圣教序》等书帖中,能够领悟到什么是书法的书写美,清朗秀劲、节奏明快、空灵飞动……看他的字仿佛看到他就在眼前挥笔疾书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喜欢的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喜欢的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