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笃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笃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书法创作中,“忠信仁笃”用哪种书体写出来才好看?
“忠信仁笃”意为忠诚信实、仁慈厚道,是传统儒家教导的为人之道。《周易》云:“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汉书》云:“孝友温恭,仁笃柔惠。”为人处事,当立忠信之言,行仁笃之事。
1、第一种,如果想用厚重、坚实又不失灵活的行书来表现,最好的是用唐代书法家李北海的行书来表现,如下图,出自《唐 · 李邕 · 云麾将军碑》,《唐 · 李邕 · 李思训碑》,最后一字借用《晋 · 王羲之 · 官奴帖》写法:
2、第二种,平正、温润,有如忠诚信实、仁慈厚道之风,可以***用初唐书法家褚遂良的楷书来表现,如下图:
“忠信仁笃”只有用颜楷或柳楷书写,其它任何书体都不够份量!原因有二,首先四个字的份量非“大夫”以上级别的贤达而不够资格班配!其字必须端庄、严谨、厚重方能显出内容的威严隆重;其次书写者的品格要够份量,必须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家才有资格!所以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只有颜真卿或柳公权!中国汉字是全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不管是谁能配上“忠信仁笃”四字中的任何一个字,此人非贤即贵。何况集四字于一身者!!故古人题字写碑非常讲究、认真!值得我辈学习!最后发几张图片,仅供参考!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谢谢好友邀请!
对于在书法创作中,“忠信仁笃”四个字用哪种书体写出来才好看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观点,如果各位网友有不同看法,欢迎讨论。
忠信仁笃的释义为 :忠诚信实、仁慈厚道。忠信:忠诚信实。仁笃 :仁慈厚道。
仁笃出自汉 蔡邕《郭有道太原郭林宗碑序 》:孝友温恭,仁笃柔惠。
仁笃,仁慈厚道。出自《汉书.王莽传上》:“忠信仁笃”。
关于忠信仁笃的书法创作形式,可用四尺斗方,亦可用三尺、四尺横幅,还可用三尺、四尺中堂。
在书法创作时,忠信仁笃四个字具体用哪种书体,我认为可根据书法创作者的喜好,用哪种书体都是可以的。
上图为隶书忠字的不同风格的写法,体势开张,正大气象,甚是精彩!
侍中帖原文?
释文:知侍中亲亲,皆佳为慰。知临注广陵并集,得善佳一也。得其书为慰侍中帖
3行,18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此帖亦收刻于《大观帖》、《澄清堂帖》、《玉烟堂帖》。
释文:侍中书白,徐侯遂危笃,恐无复冀,深令人反侧。
大意为:侍中来函告知,徐侯病危,恐怕没有好转的希望了。实在令人转侧不安。
王羲之书。榻本。三行,十八字。草书。
此帖第一行“侍中书”下有一点,历代释此有异议,北宋刘次庄、明顾从义认为是“书”字的重字符号,释为“书”。王澍则释为“白”字。从上下文来看,当从“白”,否则不通。又,“徐侯” 之“徐”字, 王澍释作“涂”者,据材官本而言,从“徐”。
如何理解书法“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书之妙道,神***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语出南朝书家王僧虔《笔意赞》。
书法的奥妙之道是,神***最为重要,形态居于次位,二者都好的人才可以继承古人绝学。
我们不可以断章取义地单把“神***为上,形质次之,”这半句拿来分析!否则就会曲解本意,造成完全错误的理解!
主张“形神兼备”才是言者之本意也!
“形”,是传“神”的载体,是血肉。“形”不佳,“神”何以美?“神”依于“形”。
“神”乃“形”之升华,血肉之“骨”也!柱也!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今之弄墨者,多重“形”而忽“神”,悖也!
得“神”者,难哉!其非短岁之功所能至也!得“神”者,必饱诗书,笃阅历,笔成冢,信坚而德贵者也!
如果我们把一幅字比拟作一个人,形质好比人的身体和容貌,而神***好比人的气质、性格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举止言谈。
毫无疑问,你欣赏一个人,愿意与这个人交朋友,是因为他的气质、它的内涵、他的性格,而绝对不可能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体健康、他的容貌端正,是吧?!当然身体健康,容貌端正,也是一个人的基础优点,但他的气质、修养才是他更为高级的和重要的特质。
回望书法发展史,算盘珠一样规整的楷书在唐代,就已经发展到了顶峰。
宋代行书盛行,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书法迈出了追求艺术的第1步,黄庭坚戏称苏东坡的字是“石头压蛤蟆”,苏轼则反唇相讥黄庭坚的字是“死蛇挂树”,尽管是玩笑,也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明确意识到要摆脱书“法”的束缚,而开启非常个人化的对生动气韵的追求。
到了明朝的傅山和王铎,清朝的王宠和祝枝山及至现代的高二适和草圣林散之,水墨淋漓的草书,以其浑厚凝练的笔法 ,姿肆张扬的结字和自由而又蕴籍的章法,凸显了“神***”这个最摄人心魂的艺术魅力。
当代的许多书法艺术家,眼光更加开阔,在对古代的砖文书法、简帛书法、摩崖石刻书法等等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为神***二字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的血液。
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釆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这里是指书法的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露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
如果想让自己的书法作品富有神***,就必须大量临摹经典,细心揣摩一点一画,从中悟出线条、结体和章法的神***。如果一味注重形质,而忽视神***,写出的书法作品肯定缺少韵味。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其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之妙道,神***为上,形质次之”,准确地理解是说——创作书法不仅要有美观的外形,并用要有精神的内蕴,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对立的统一体关系,但以内在的精神实质为主导。
这一段精彩的论述,出自南朝·齐王僧虔的论书名篇《笔意赞》:
书之妙道,神***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这段话通俗理解就是说,书法的神妙道理是,神***为上,形质其次,神***和形质二者兼善才可以说是继承了古人,用这一标准来评论书法,怎么可能轻易多得呢?一定要在写的时候让心忘记笔,手忘记写,心与手都很流畅,杂念不生,这种情况在书法艺术品上不易探求出来,但若仔细考察还是能够看到的。
“书之妙道,神***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历来为人们所引用。创作书法不仅要有美观的外形,并用要有精神的内蕴,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对立的统一体关系,但以内在的精神实质为主导。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长于表情,因之,没有神***的书法作品,是不能表达书者的感情,即不能达到书者创作书法的目的,因而会行而不远,不为书者所取。
王僧虔的《笔意赞》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人创作书法时富于表情的一种社会背景。对我们现在从事书法学习和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这句话出自南朝书家王僧虔《笔意赞》:“书之妙道,神***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说的“形质”就是书法的外形结体和内涵实质;“神***”是指书法作品的精神和风***,是书法各种形式因素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后所显示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形质”,就没有“神***”,“形质”是“神***”存在的基础,只有做好了书法的“形质”,才能进一步升华到真正“神***”的另一层次,达到艺术臻美的境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笃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笃的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