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恨歌小篆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长恨歌小篆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关于汉字的诗词?
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2:《浅释汉字》 狄建新
横平竖直定乾坤,正正方方树国魂。
一撇一捺最难写,善德为根先做人。
1、《七绝·汉字》:魅环宇宙载风云,力透万年尽国魂。语润民风***,文旋山海演红尘。
2、《赞汉字》: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抛珠盾玉揽温煦,诗意娓娓仁韵达。
3、《横平竖直》: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
唐宗宋祖,稍逊***。
5、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汉】曹操——《观沧海》
6、闻道汉家天子使,
未央是什么意思?出处是什么?
未央,本意未尽,未已,没有完结,引申为无灾无祸平安喜乐,长寿平安之意。
现有记载最早出现在《诗经 小雅 庭燎》中,原句“夜如何其?夜未央”
与其后在楚辞《离骚》亦有出现,原句“及年岁之未宴兮,时亦犹其未央”
未央一词之所以被广泛流传源于汉朝宫殿“未央宫”,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由汉三杰之一的萧何监造,位于永乐宫西,也称西宫,建于秦章台旧址。未央宫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约五平方公里,总面积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亭台楼阁,山水沧池,布列其中。
后在《声律启蒙》中有句“汉皇置酒未央宫”。
曹丕《燕歌行》中有句“明月皎皎照卧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句“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文天祥《除夜》中有句“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从西汉皇帝居住的“未央宫”,到现代音乐人低吟浅唱,古风满满的“北风乱,夜未央”。“未央”二字无论是听来还是与其他汉字共同组合,都饱含着一种别致的沧桑之美。那么,我们不妨一同追根溯源,探讨一下“未央”二字的出处以及其中真意。
“央”字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央”字作为一个会意字,其字形似身负枷锁之人,本指灾祸;又因人戴枷之时,头部位于中间,因此“央”字亦有中央之意;同时,古人身戴枷锁往往象征着牢狱之灾,而囚牢之中的重罪***往往命在旦夕,生命或是前途岌岌可危,面临着终结。
因此,“央”字又引申出“完结”之意。不少******期间,不堪苦痛,常求判官、狱卒网开一面,“央”也因此有了“央求”之意;后期在使用过程中,“央”又作长久之意使用。
因此,“央”字一字多义,使用非常广泛。
而最早将“未”、“央”二字组合使用则出现在《诗·小雅·庭燎》,原文如下: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段周王在上早朝之前与报时官之间的一段对话。“夜如何其?”询问的正是夜晚的时间,而 “未央”,“未艾”,“乡晨”则分别表示了夜里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其中“未央”指“夜晚还没过去一半,“未艾”指长夜将尽但是晨光未露,“乡晨”指的是夜已尽而晨光熹微的清晨。
因此, “未央”在古汉语中最早的释义就是“未过一半”。苏轼的《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一诗中也有“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的描写,此处的“未央”指的是晚夜未半。
同时,“未央”在古语中也有不远之意。清代诗人龚自珍在《燕昭王求仙台赋》中如此叙述“有气自东南隅来者,冉冉兮若青云之始翔,蔼蔼兮若初日之未央。”此处的“初日之未央”指的便是日出将至的场面。
除此之外,未央还有“未尽,未已”、“无边无际”、“宫殿”等多种含义。其中使用较多的便是第一种含义。这一含义因使用广泛,在现代汉语中也得到了保留, “未央”在现代仍然表示“未尽,未已,没有完结!”之意,象征着福寿安乐长长久久,永不终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恨歌小篆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恨歌小篆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