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田氏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田氏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田氏兄弟的书法水平怎么样?
评价书法水平不仅要看书法作品本身,也要参考比较其他人的水平,也要考虑时间因素。一是书法作品因素;二是横向同时代书法作品比较;三是纵向历代书法作品的比较。把时间的尺度放大去比较,可能会弱化今天书论的主观因素,有利于大家鉴赏。今天的现状和过去某一个时代一样,优秀作品极其少数,一般化多数,不入流的绝大多数。唐张怀瓘《书断》中把书法家分为神品,妙品和能品三个档次。张怀瓘评之前能品25人,妙品98人,能品107人。这230人,当今有多少人知道呢?其实还有非常优秀的书法作品还未入张怀瓘的法眼,与张怀瓘同时代就数不胜数。今天很多书法家及其门徒,一般的书法爱好者,可能比往代都要多,用多如牛毛不为过,这是文化进步繁荣的表现。客观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当然也存在主观营造客观现实的情况,以期鱼目混珠的效果。主观上各持己见;也存在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不良状态。也有经济利益和沽名钓誉的因素影响左右主观评论。也许把书评放到大尺度的时间因素中,我们的评论会更客观一些,会看到现实与差距。与历史上的现实一样,当今的很多书法作品会泥牛入海,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璨若星河的作品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成为书法史上的精品和佳话。甚至王羲之的真迹都无法保存下来,杜度的是什么样的,我们都无从知晓。纸寿千年,王羲之真迹可惜看不到了,但人们还是想办法把他的墨迹遗存保留下来。可见时间因素,书法品味,大众审美共识,有如江海,大浪淘沙。如今大家爱好书法,自娱自乐是很好的生活方式,做到自知与知他就很不易了。
客观地评价一位书家的艺术水平需要与当代进行横向比较,与历史进行纵向比较。下面我把田氏兄弟(田蕴章、田英章)放在横向和纵向的坐标上来看一看:
(姚孟起临《九成宫》)
1、田氏兄弟与卢中南等写欧阳询楷书的书家相比,都是当代写欧楷的一流书家,从技法、艺术水准上来说难分伯仲,从名气和影响上来说,田氏兄弟的影响更大。
(姚孟起临《九成宫》)
2、田氏兄弟在写欧阳询楷书基础上,创立了“田楷”(可作为欧楷的分支),当代写田楷的书法爱好者众多,就田楷而论,田氏兄弟当之无愧的第一。
(姚孟起临《九成宫》)
以上分别是田蕴章,田英章,卢中南,和欧阳询的字。
田氏兄弟的书法作品我认为是应该分开来评价了。个人认为。田蕴章先生的字,还是有可观的,他的楷书遒劲有力,写出了自己的欧体楷书特点。
额,而他的兄弟,田英章了。嗯,走火入魔,不管是从笔法来看过于甜美,并且有画字的嫌疑。个人不推荐,你看他的楷书作品写成作品的话,看起来一个个的字,犹如棋子一般,整齐的排布,失去了书法的美感,犹如美术字一般的整齐美丽,那不是书法,那是美术字排版。
对有着五六十年书***底的人,还能说什么呢!谁还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田氏兄弟的书法,源于欧阳询。在欧体字的基础上放大了写。可称作放大版的欧体字。欧体字以险急(经多方考证,险绝应为险急)著称于世,而田氏兄弟的字险急的踪迹看不到,却多了份遒丽。这是为什么?
田氏兄弟的字,一个字几乎有欧阳询的四个字大小。如果这么大的字,还是以欧阳询刚劲的笔法去写,字形势必松散,笔画必定瘦削。原因是欧阳询用的是小字笔法。而田氏兄弟多年浸淫于书法之中。对小字与大字的笔法及大小字结构特征的不同,比普通人的认识深的多。他们取欧阳询的形,而用的是写大字的笔法。这就是我们看到他们的字与欧阳询不同的原因。
而一些反对者认为,他们的字是印刷体,死板,缺乏艺术性,经不起看等等。其实也就是一些自以为高的一些人的无稽之谈。凡是反对田氏兄弟的人,几乎共同的一个特点是,写的字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看到妙处。其他人都不懂。而书法究竟是写给别人看,还是自己看?能让广大群众看懂的,却被人说不是书法,而只有自己才知其妙的,全国人民都看不懂的字,却被吹为杰作。黑白如此颠倒,难怪中书协成为众矢之的。
客观的评价,二田的字写得很好,特别是田蕴章老师,学识广博,他们的字影响了很多人,别的不说,他们提倡写好字,写规范字这点就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有的人说他们的字死板,没有欧的神韵,大家应该知道,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我们不要带着古人的眼镜来评价今人的字,更有的人说他们的字如何不好,我想说的是,我们自己的字呢,和他们相比如何呢?如果你比他们写的好,得到大家的肯定,那你可以说他们,批评他们,但是,你没有他们写的好,那就从心里说一句好,真心的承认。
有哪些钢笔行书字帖比较经典?
感谢邀请。
选钢笔字帖有两大原则
<2>要选行家公认的范本,如果初学者乱选将误入歧途得不到进步,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会沾染一些不良的陋习。下面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我的了解。
接触硬笔行书后,耳熟能详的当代几位硬笔大书家田英章,吴玉生,庞中华,司马彦等
<1>现在名气最大的莫过于田英章了,毛笔学欧阳询,功力深厚,形成了田氏欧楷,只是写的过于拘谨,硬笔也是欧楷,行书尚可学习。
<2>吴玉生硬笔行书比较有内涵,较平正,初学者入手,还是比较容易的,我平时学习行书,也是练习吴玉生的为主。
<3>庞中华上个世纪也是风靡全国,个人感觉硬笔习气太重,十分死板,速度有慢,现在不亦学习
还有很多学者推荐学习古代名碑名帖,我认为这个有一定的难度,没有对毛笔用笔了解的话,很容易进入画字状态,适得其反。
最后还要考虑自己学习是为了实用性,还是品味他的艺术性,根据自己调整练习状态,早日达到自己的目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田氏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田氏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