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是哪个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是哪个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是哪个朝代的?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书法四大家大字体区别?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1、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结构独异,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 他的书法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和《麻姑仙坛记》。
3、柳公权,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1.欧体: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
2、颜体:
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体型丰满犹如山东大汉危襟正坐,这是吸取了篆隶书正面结体的特点。
3、柳体:
柳公权,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他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为后世百代楷模。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4、赵体:
赵体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创立的书法,赵体笔画圆秀,间架则方正。赵孟\学遍诸家,但是并没有迷失自己,相反他还是取各家精华,来补充自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隶书是四种字体的起源。
根据从汉字的演变过程来看,汉字的变化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为主,隶书排在其他三种字体之前,这说明隶书是其他三种字体的起源。
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也被称为“真书”和“正书”,起源于汉代晚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成熟于唐代,至今一直沿用至今;草书是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行书是楷书的速写体,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是哪个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是哪个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