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符号用什么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符号用什么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草书?草书有几种?有何不同?
什么是草书?草书是正书简约快速的写法。它的特点是:一,结构省简。二,笔画连贯。三,书写快速。
草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草书是指同正书甲骨、金文、小篆、分书和楷书相对应的草法书体。其中,甲骨、金文由于年代久远,它的草体已不得而知。其他正书的草体分别是:小篆的草体是草篆,分书的草体是隶书和章草,楷书的草体是行书、行草、今草和狂草。狭义的草书一般指以下三种,根据草体的潦草程度分:章草、今草和狂草。
“简化"和“草化"是汉字字体发展的基本倾向之一。一般认为草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为了便捷和急就。
章草。是草书中潦草程度最小的草书。它是在秦代草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用笔沿袭隶书,结字中保留隶书的“燕尾"波磔。传世作品主要有《急就章》《平复帖》等。
今草。也叫小草,是从章草演变而来的。它发展了章草笔势流转顺畅的特点,取消了章草中的"捺”笔,脱离了隶意,因此比章草更加简洁活泼。名帖有王羲之的《十七帖》、孙过庭的《书谱》等。
狂草,又称大草,是草书中最恣肆放纵的一种,最能表达书者的真性情。它最基本的特点是,一笔书下,飞走流注,气韵不断。狂草的代表作有,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等。
什么是草书?草书为书法中的一种书体。最早的草书,叫做章草。是解散隶书,趋便就简而产生的。
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救章》一篇,解散隶体粗略而书,减损去隶书的规矩,留字的梗概,存其根本,取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为了区别于今草,故命名为章草。杜度、崔瑗是章草的代表人物。
今草为东汉末年的张芝所创。其书一笔而成,气脉通达,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故又名“一笔书”。
另外一种草书,就是狂草,也叫大草。代表人物是唐代的张旭、怀素。二人合称“颠张狂素”。狂草,是草书之中最具情性的书体。唐文宗曾下诏书,以李白诗歌,张旭草书,斐旻舞剑为天下三绝。
还有一种行、草混合于一起的草书,称为行草书。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书写体。比行书更便捷,而又比草书易识读。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董其昌等人的尺牍,多以行草书书写。
草书的书写具有很严格的规范。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说的就是草书的写法不按规矩来写,就不能成字。楷书多一点少一画,别人还能够猜测出来。《草诀百韵歌》开篇,“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所以,不要以为草书是随意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不守规矩的写,就不叫草书,而是潦草。
草书属于书法中的一种,书法有六大类,即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草书和魏碑。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书法是5种字体,因为魏碑可以归到到隶书中,它介于隶书到楷书的转变过程。
题主你问草书有哪几种, 就现在而言,草书可以分为三大草书,三大草书即章草、今草以及狂草。
我们来逐一说一说这三种草书的特点。
章草
章草与今草相似,从草书发展史讲,章草大体上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当时,它既是一种小学“识字”,也是一种章草标准字体。
草书是最早的***文字。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小草,这种草书,在隶书阶段就已经出现了。著名的《平复帖》就是保存下来的隶书的草书,也是小草。
小草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与隶书不同,二是笔法合并简化,所以,写起来流畅快速,三是一个字一个字互相独立不连缀。此外,还有“章草”,这种草书,隶书的笔意比较明显,但是流畅快速,也是独树一帜的草书。
这些草书,都出现在魏晋以前。
王羲之继承了汉代的草书,创造了新的草书,是相对楷书的快速写法。
王献之更进一步,创造了“一笔书”的草书,这种书法一气呵成,字与字之间不再那样分明,而是互相争夺空间,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互相连缀的但是,还没有连缀串通。
唐代的张旭与怀素开创了草书新局面,他们的草书,一笔万字,有时两三个字会叠合一起,有时一个字就占据五六个字的位置,大小不一,穿插连带,往返回复,连绵不断,气势奔腾,常人不可企及,后人称之为狂草。
狂草是草书的最高境界,技术难度很大,自由奔放而又法度不失,是书法家非常向往的书体。
从风格来说,草书就是小草和狂草,狂草也叫大草。
从历史的发展演进来说,草书经历了汉魏时代的章草,晋代的小草和唐代的狂草。
草书应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其个性不同,韵味各异,却异曲同工。
我有幸获得书法名家李雁教授墨宝一幅,今特晒于图中,请书法界慧眼大家者为我鉴别其为何草体?叩谢!
草书一般分为哪几种?
谈到我们中国的书法,我们就会想到书法的字体。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书法里有五种字体,那就是:篆、隶、楷、行、草。这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五种字体的演变,是按照这样一个顺序来进行的。事实上,文字演变的情况,远比此复杂得多。正如隶书不是在小篆之后才出现的一样,草书也不是在行书之后才出现的。作为一种特定字体的草书,大约是在汉代出现的,是隶书连笔的一种快写。草之本意是草创、草率、草稿,也是初步的、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在此,我想介绍的草书就是指的书法艺术中的草书。从狭义讲,指书写上有一定规范法度并能自成体系的草写汉字。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草书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省简、笔画连贯,书写流畅迅速,但不易识别。草书历代能书者,章草有崔瑗、杜度,;今草有张芝、二王;狂草有张旭、怀素。
一、章草。章草从汉隶演变而来,我们从汉木简中,可以看出,它多以隶书的架势和简捷草率的笔法,虽笔画有些连缀萦带,结构中又简化,但每字都不相连属,收笔还带有雁尾似的上挑这些都是保留了汉隶的某些法式,它是由汉隶的草书写法经过艺术加工,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和艺术价值的书体。
二、今草。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结合楷书发展来的一种草体。去掉了章草带有隶意的挑势、捺笔,使笔画之间的萦带加强了。
三、狂草。狂草是最恣肆豪放的草书。它渊源于今草,也可以说它是今草中一个以狂放为特点的艺术流派。狂草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奔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草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此外,还介绍一下“标准草书”。标准草书是近人于右任主持创造的。他于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草书社,***海内外专家,根据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原则,制定“标准草书”。于右任认为历史上有三系草书,即章草、今草、狂草,故标准草书又称第四种草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符号用什么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符号用什么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