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轼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轼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开卷有益”四个字用哪种书法字体写出来才好看?
开卷有益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必有所得。出自《渑水燕谈录.文儒》。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认真查阅了有关资料,并查阅了《书法大字典》等法帖,搜集了“开卷有益”四个字的隶书、草书和楷书,还精心制作了图片,现展示给题主和各位网友。
上图为隶书“开”字,用的繁体字。
上图为隶书“卷”字,源自《马王堆帛书》。
上图为隶书“有”字,源自汉碑。
若干年以前,小编和一群无知小儿,听说小学的一些课程开卷考试,高兴得欢天喜欢,大呼“开卷有益,开卷有益......”现在想想,真令人汗颜,没文化真可怕!其实“开卷有益”是说多读书总会有帮助的,而且还有典故来历,哪是开卷考试呢?
分别出自《晋 · 王羲之 · 乡里帖》、《晋 · 王羲之 · 兴福寺半截碑》、《晋 · 王羲之 · 集王字圣教序》:
分别出自《宋 · 黄庭坚 · 苦笋赋》、《宋 · 苏轼 · 中山松醪赋》、《宋 · 苏轼 · 赤壁赋》、《宋 · 苏轼 · 人来得书帖》:
写好“开卷有益”这四个字,首先要做的是检字和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书体或字,甚至都经过一定时间的临摹学习,这样才有利于习作创作是对其中的每个字做到胸有成竹,保证作品的字的每一点画落笔有源。要了解作品是给谁看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受众对象和环境选择字体。
再者就是要考虑***用什么样的章法和制式,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横幅或竖幅以及斗方。将与挂于书房,不妨***取斗方的制式,当然也可以根据书房空间来定。
无论选择什么书体或制式,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单字内部的关系和四字相互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要和谐统一,疏密得宜。书写心态最好保持虚静状态。即便是选择草书,也不要选择那种狂草状态的书写节奏。因为毕竟是挂在书房的作品。不能***取“抽书”风格的作品,虽然那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感情,但顾及悬挂场合还是非常重要的。
水映花面花映水,柳延河堤河延柳!推敲一下:延和沿哪个更好?
延字更好。柳延河堤河延柳,延字一方面更能反映河堤之长,柳条婆娑摇曳在视觉在上将河堤拉长,更有意境,另一方面河水呼应着,仿佛相邀柳枝一起,跃动呼啦。而沿字就相对少了一些神韵。
上句“水映花面花映水”——流水娇花相映衬,流水自淙淙,花姿独婀娜。花香迎面惹人醉,流水缠绵绕心魂,自然天成,温婉静好。
上句美轮美奂。下句,柳延河堤河延柳”中,用“沿”字好,还是“延”字好呢?先看这两字字义的不——“沿”者,边岸也。“延”者,延伸也。
用“延”字的诗意是——如丝绦般的垂柳沿着堤岸生长,轻软的柳条随风轻轻舞动,似乎把河岸拉长了。而淙淙流淌的河水似乎也把柳树延伸了,满眼的绿意盎然,垂柳与河堤相互珍惜,相互扶持,相互成全,构成了一幅静谧悠远的美丽画卷。
如果用“沿”字,诗句的解释就变成单纯的柳树沿堤岸生长,缺少了延绵悱恻的韵味,过于直白,缺乏美感。
因而,我倾向于用“延”字。
苏洵,苏轼和苏辙爷仨,谁的成就最高?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年五十八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在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有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的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苏轼与其父苏洵(1009~1066)、其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公认的苏轼成就最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轼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轼的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