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的字体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的字体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的别称?
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学习书法时,行书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行书的作品学习?
这是一个有关学习书法方面大家最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行书也是每位书法家最为拿手的书体之一;只要你会写字,经常书写使用的也肯定是行书了。
行书:它是介于真草之间的一种书体。唐代张怀瓘在《书议》中说:“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行书是一种以楷书为基础,融入了草书的一些写法,使之点画萦带,字势连绵;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生动活泼,加快书写速度的字体。因行书有真、草两体的优点,所以其具有极大的表现力和实用性,从而深受学书者的喜爱。
通俗易懂是行书的文化个性,雅俗共赏是行书的艺术个性,这两大个性就是决定了行书盛行不衰的关键。
学习行书,首先要选好范本,也就是选帖。这是每一个学书者开始学习必然面临的问题,选帖是一门学问,其重要性绝不能忽视。俗话说:“选帖如择师”,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好字帖等于选到了一把打开书法艺术的钥匙。大家都知道数千年擅长行书的书法家很多,留下的行书碑帖更为丰富。在如此众多的碑帖中选择确非易事,因此我们看是否名家名帖、看风格是否适宜、看版本是否精良。
初学行书选择范本必须谨慎,应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最好从名家名碑中选择比较平正一路容易入门。
第一类是唐以前的包含唐如隋,魏晋时期二王一脉的,另外一种是唐以后宋元明时期的作品。两种流派各有千秋。
学习书法,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则。个人建议起步可以从赵孟頫行书入手,手札***。如《赤壁赋》、《洛神赋》、《致中峰和尚帖》等经典字帖。赵的字基本上都是墨迹版的,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每一个笔画,呼应的特点,上手快,可以快速的学习到行书的基础笔法而且赵孟頫最大的特点是师承二王一路。
学习一段时间后下一步直追二王,如可以涉猎王羲之的《集字圣教序》或者《兰亭集序》都可以。临帖要精,理解运用熟练后再创作。
最后可以再选择性的学习一些颜真卿、米芾、苏东坡、黄庭坚、王铎等的行书做一下补充。最后自成体系[可爱]
在这强调一下,为什么要以墨迹版的字帖作为入门,而不以碑版的字帖开始学起。很大的原因在于墨迹更直观,碑版的由于年代久远,风残剥落眼,属于二次加工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能照猫画虎,难以理解其中内涵。但是只要前面有积累,后期学碑类的会通透很多,吸收很多。[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的字体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的字体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