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草书法字体连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行草书法字体连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笔断意连”,孙过庭在草书《书谱》中,如何巧妙处理?
“笔断意连",是书法书写中常用的一种书写技法,在楷书行书草书最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孙过庭在《书谱》里把“笔断意连”视为顺其自然地书写技法,但在书法遵循的规律和书法法度之内范畴,符合用笔之道之内,比如:乃字,宗字,善字,横字等,都是笔断意连之意。
清代刘熙载说:“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直滞下,则筋节亡矣。虽气脉雅尚绵亘,然总须使前笔有结,后笔有起,明续暗断,斯非浪作。”就是说,看起来笔笔连续,却又是笔笔断开,这样才不是草率的作品。
孙过庭的草书流畅婉转中极富变化,他临摹“二王”的字体,但是又加入了自己的体会创新,他笔法起笔干净利索,可以说笔端或轻如蝉翼,或重若崩云,刚中显柔,柔中寓刚,飞动轻继,意趣盎然。《书谱》的确是学习草书的好贴。
孙过庭自己在《书谱》中说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大意就是:每逢观看书法作品中悬针垂露般的奇异笔法,雷声滚滚、高峰坠石般的奇特结构,鸿雁翱翔、野兽骇窜的姿势,鸾凤飞舞、龙蛇惊走的动态,陡绝的河岸、倾秃山峰的气势,面临险境、凭据枯木般的形状,有的像乱云一样厚重,有的像蝉翼一样轻巧。行笔如泉水喷注,顿笔如泰山安然。笔画纤巧像新月岀现在天空,结构疏密像群星分布在银河。
这种神奇奥妙同大自然一样变化万千,不是人力的运作所能够达成的。确实可以说是智慧与技巧的巧妙结合,得心应手,心与手和谐通畅。用笔不可盲目,下笔必定要有缘由:一画之中,有起有伏,变化微妙;一点之内,衄锋挫锋,区别分明。
笔断意连,就是笔画之间虽然没有实际连接在一块,但是笔势之间仍然是连通的,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呼应衔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表现在笔法上,就是笔离纸之后,笔在空中并没有停歇,在空中蓄势,顺势又落纸写下一笔。如《书谱》中的以下诸字:
提画和接下来的短竖之间
三个点画之间相互呼应
最后两笔,一笔回带,然后笔在空中划过,之后入纸写曲平捺。
连笔字和行书有什么区别?
连笔字是在钢笔字中的一种称谓。它可以是行楷,也可以是行草,还可以是草书和行书的泛称。
这个词,是从英语字母连笔书写而得此名。它的书写方式是横行左起,笔画连接。与中国传统书法没有关系。
中国书法中的行书草书,大量的使用连带。有专门的术语,称为承接。什么叫承接?上笔之终,为下笔之始。有形断而意相连。有游丝而形相连。书法中最讲究的就是笔意相连,势贯通篇。虽字字独立,而上下之间气韵相连。非连笔字能达其意境。
其实应当讲写字和书法有什么区别!
1、写字的目的是传达思想交流,不管你连不连笔能让人看懂即可。或者你的连笔对不对,怎么连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2、书法中的行书呢,是一种比楷书更便捷的书体,即有你所说的连笔。行书其实没有严格的规定,偏楷一点的叫行楷,偏草一点的叫行草。但是行书的连笔方法是有规律的,不是随便乱造的,这需依靠大量的临帖才能掌握它的规律。行书不仅在连笔方法上有讲究,还有很多技法,起收笔、转折、中锋、侧锋、方圆、粗细、疏密关系等等。
所以你若是问连笔字和行书有什么区别? 那就是写字中的连笔比较随意,而行书书法连笔有规范,这种规范草书中叫”草法“,统称呢也可以叫”字法“。行书除了讲究连笔字法,还有很多笔法技巧等需要学习。
图文原创作者:书法解析/王整点
所谓“连笔字”就是个俗称,是指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于牵丝较多的字的统称。
而行书,又指有书法基础的“连笔字”了,所以,连笔字不一定是行书,也有可能是没有书法根基的江湖体;而行书,一定是连笔字了。
关于行书的起源,以前练字时曾抄写过,原贴是田英章硬笔行书繁体字,我抄成简体字了,如下:
行书,具体又分为行楷和行草。通俗讲,前者相对工整点,后者更为草一点。并无十分严格的界限。
我喜欢练硬笔行楷,因为在我看来,硬笔书法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通俗艺术,行楷是书法性与实用性的最好结合,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不是我的追求。
行书属于书法范畴,是真,行,草,隶,篆,五体之一。连笔字古人没有这个说法,是毛笔退居实用,被硬笔代替后,出现的书写用语。多工作生活中实用方便的书写字体,不一定是书法。
连笔字就是行书的另一种通俗叫法而已,但实际上连笔字也包括了草书,但草书适用性差,不为百姓所使用,所以连笔字就是指的是行书了
一张白纸任纵横,
天高地阔随心情,
虽是三尺方寸地,
敢装宇宙天地星。
天啊,看俺的顺口溜如何?如何?有水平不?这还不留言点赞或骂几句?俺曾不止一次的对照镜子看自己说,玉乡大哥,你太有才了,如果不是脑袋大压的,是不是早就上天了?
如何理解一些字行书的连笔方式?
小时候刚开始写字,看到有些字书写时笔画连起来,很是羡慕。有时候还进行模仿,我们叫它连笔字。
后来接触到书法才明白字体的演变,中国汉字的演变同样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现在我们主要使用的书体,侧重于便利性实用性,以楷书、行书为主。楷书是行书的基础,行书是楷书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书写便捷,常常使一些笔画连起来,有些是笔断意连,这样提高了书写效率,字体也美观。当然,这些连笔并非肆意而为,而是符合造字规律,书写习惯的,有些连笔还是约定成俗。
如何写连笔字才能更好看?
所谓的连笔,追求字与字的呼应,其一注意不可字字皆连,重复率高,显得作品潦草有乱之糟糟,一般在行书作品俩字之连,方妙,仨字就有点富裕之赘感。当然视情况而然,对于草书相连最多,源自疾速运动笔墨而留下的牵丝映带,且有露白布局,。
有时候连不是单纯的连接,最高境,是意连气接,意连墨不连之间需要挥毫的技巧。书究气韵,有了合度的连接,再有错落的字字之抑扬之相应乎,显得作品形态各异,不落俗套,根据自己的性情随时云墨,一如清风自绕,溪水潺潺。行云流水的韵律之魅力。
形式不同,起笔运作模式,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驰笔之,形草与草书几乎接近,连接线条似乎有大小长短不同,频率次数的接连要适度,方有比例中项合理,几何图形推理创意,自然而然才是心画,故随心而动,随着大脑皮层及视觉效果而运用笔墨接连。
由此发叹,
谢谢邀请!
关于题主提出的怎样写连笔字好看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连笔字,微连笔字为行楷书,小连笔字为行书,中连笔字为行草书,大连笔字为今草书,特大连笔字为大草(狂草)书。如果题主拟学写连笔字,建议先学小连笔字——行书。为什么呢?因为行书当今比较实用,也比较时髦。
那么,学哪种风格的行书呢?小编给你推荐一个既取法乎上,又古韵高雅的行书碑帖,那就是《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如果题主把这个碑帖学(练)好了,那你的连笔字写出来就不俗气了。
为什么要推荐题主学习王羲之的行书(连笔字)呢?
书道内的专业术语是这样说的:“字入晋,必有神” ; “学习书法不从晋人的字入手,终究都是野路子”。
那么,学习书法为什么要从晋人的字入手呢?因为书圣王羲之所在的晋代,正处于从汉隶向草书、楷书和行书过渡时期,王羲之代表的是一个原创性书法时代。说白了,王羲之就是晋代书法风格的代表。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_a***_]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连笔字,专业地说法应该是行书、草书或介于二者之间的行草书。从题主所问来看,估计想学实用性比较强的字体,推荐行书比较好,行书较楷书简约、流畅,较草书易识、易学,实用。
写行书注意以下几点,一定会更好看:
1、行书的结构上不要脱离楷书太远,但可以参考和融入一些草书的笔画;2、笔画要连贯流畅,通篇看要有行气,而不是独立的单个的字;
3、布局上不能学楷书的上下左右全部对齐,很多朋友不愿丢弃这种布如算子的写法,这是致命弱点;4、字与字之间大小对比、参差错落,笔画之间要有相互呼应,但不能笔笔相连。
这是写好行书的一些基本要求,但远远不止这些。有兴趣的朋友,建议选择取法与当代大众审美较为接近的文征明的行书(见附图文征明80岁行书《六法》),这样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练习,一定能写出潇洒流利的行书字体。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麓风轩】
连笔,是在书写过程中,提、按、转折形成的线条艺朮。是感情与责任发揮的节奏与韵律。充分表达,文以字薰之、字以文陶之,布势连绵,一气贯成的美学质感及艺朮魅力,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有意的连笔即空虚无义。
题主的这个连笔字标准的说法是“行书”,那么行书要怎么写才更好看呢?下面我们以硬笔行书为例子说一说:
很多人容易把行书误解成为就是楷书的快写,把楷书的笔画连起来(连笔字)那就是行书,这种理解是不对的。
首先楷书的笔顺相对比较固定,一般只有一种写法。而行书随着笔势的变化,有时候笔顺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下面这个“佳”字,就有好几种写法。
另外行书为了书写便捷,经常***用了简省和点画替代的方法,但这种简省并不固定,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但它的宽容性也很大。
行书不是一味的快:行书增加了挑钩和牵丝(也就是连笔),使得点画的呼应关系都表现在外,字的动态如轻歌曼舞,要求行笔流畅。行书的书写虽然比楷书快,但也不是一味的快,应该有快有慢,有节奏感。
折以成方,转以成圆:行书把很多方折之笔转变为圆笔,减少了停顿,行笔自然流畅自如。但也不是全部都是圆笔,也要方圆兼备,若没有方折,字就会感觉没有骨力,比较软弱。
虚实相兼:行书虽然是连笔字,但也不能从头连到尾,不然就成了一个毛线团了,毫无美感可言。要掌握虚实相兼,有的时候要笔断意连。运笔比较慢的时候笔画会较粗,行笔快的时候笔画会较细,再加上一些轻重的变化,这样就能写出变化多端的艺术线条了。
行书也有自己的法度,不是随便任意挥洒就是漂亮了,搞不好就成“江湖体”了。所以行书也要去临帖。如果只是为了练练字,没打算往书法方面多发展,可以用当代的一些硬笔行书字帖为范本练习。
如果说以后想着往书法方面发展一下,我则建议你以临摹毛笔行书字帖为主。毛笔行书字帖建议可以去学习赵孟頫和文征明的两位大家。赵孟頫的行书《洛神赋》、《赤壁赋》、《秋声赋》、《千字文》等,都是非常精美的行书字帖。
文征明的行书也非常适合拿来作为硬笔行书学习,如《滕王阁记》等,还有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百首》,线条变化不大,网上经常被误传为启功先生的硬笔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草书法字体连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草书法字体连笔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