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书法字体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书法字体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练毛笔行书是先在格子里单字练习还是整体练习?谢谢?
如果是零基础,可以在格子里练习。这样有助于字形的把握。但是只局限于单字练习或是部首笔画练习。
如果有了基础,就不用格子了,用无格纸一个词组或是几个字、一行字的练习,写完之后可以用制图工具做成对比图,找出差距,进一步有的放矢的练习!
感谢悟空同志的邀请,终于有对路的邀请了。初练毛笔行书是先在格子里练单字还是整体练习?我的看法是先练单字,但是没有必要在格子里写,单字过关后再写整体。
行书为何要脱格子?
行书与楷书的要求不一样,楷书打格子书写是为了写的整齐划一,这是楷法严谨的要求,但行书讲究的大小有致,参差错落,行气贯通,如果打格子书写反而影响了行书的这种特点。
从上图《集字圣教序》中我们可以发现,字势有长有扁,有收有放,字与字之间讲究避让、错落,因此与楷书相比,章法布局更加活泼灵动。
先单字练习,再整体
练习的时候肯定应该先单字练习,题主临的应该是《圣教序》,《圣教序》是怀仁集王羲之的字而成的。《圣教序》有2000字左右,怀仁根本找不到那么多王羲之的字,因此有一部分字是通过找到的王羲之的字,把偏旁部首拎出来重新组合的,有的干脆就是模仿王羲之的用笔自己写的。
再加上反复拓刻,细节失真很多,现在最好的版本也是宋拓本,里面有很多字说实话并不是很好看。所以临摹的时候先单字练习,找出其中比较好的字,清晰的、美观的字多练练,熟悉行书的用笔。等这个阶段练的差不多了,再去整体临写,整体临写关键是体会章法布局,和字势的连贯。
《圣教序》学完之后,建议还是多临写墨迹本的行书范本,对行书的用笔会更加清晰。以上是翰墨今香的一点拙见,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格子单字练习和整体练习兼顾练习,最初时单字练习为主,稍有基础可结合整体练习,单字练习时重点在单字结构和笔法,整体练习注重字与字之间的连贯,行与行之间的连续;单字有笔法轻重之分,整体亦有字、行轻重之异即大章法也,十分重要。单字练习初始可用格子,后可不用。谢谢邀答。
练习毛笔行书,先在格子里练习单字,或者先整体练习,都是可以的,二者各有利弊,因此最好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一起练习。
我以前练习行书的时候,是从整体练习的,每一遍都是从头到尾,尽量按照原帖上的布局去安排,我看过大部分书法爱好者也是这么写的。这么写有一个好处,就是容易从总体上把握章法,但是在单字细节上就会有所放松,写不好的字有时候也一笔带过,下次遇到还是一笔带过。
后来我也尝试用带格子的毛边纸来写,却发现有另一种好处——就是特别注重单个字的质量,一个字一个字去突破,写不好可以反复写,直到满意为止。后来常备一些格子纸,不方便用毛笔的时候,就用粗一点的硬笔写,反复去琢磨每一个字。
总结:
上述这两种办法,前者注重整体,后者注重单字,二者结合起来,是较为理想的练书法状态。比方说你以前都是整体临摹的,不妨用练格子的方法一个字一个字去突破;如果你以前是单个字练习的,不妨尝试从整体上去临摹,这样可以加强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联系,更好把握章法布局。
更多书法技巧,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能够练习行书,大部分书法学习者都有了一定的书法基础,之前都练习过楷书、隶书或者篆书,经历过书法的占格训练,所以再写行书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在格子里练习了,要跳出格子练习,不要再被格子束缚了。
什么是书法的占格训练?
很多书法爱好者不知道占格这个词汇,所谓占格就是在书法学习之处,为了规范书写,会在田字格、方框格或者米字格里训练,通过格子让学习者控制好字体的大小、笔画的长短、正斜,从而提高书写者的控制毛笔的能力。
经过系统的占格训练,从米字格到田字格再到方框格,书写者可以自由的掌控字体的大小,将来不用格子书写一样可以把字体写的大小一致,所以很多高手写字都不需要折格子的,都是直接在白纸上书写。
学习行书为什么不需要田字格了?
首先是因为练习行书的时候,已经经历过楷书的训练,可以自由掌控字体大小、粗细和长短了,有了一定的用笔基础。
第二,行书并不是单个字的排列了,它更加注重字和字之间的关系,上下字的关系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再用格子书写则限制了上下字之间的流畅性。
所以,即使是初学行书也尽量不要用格子书写,可以只叠竖格,不叠横格。
行书字体结构八法?
①侧(点):侧是倾斜不正的意思。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至于此永字之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了与下面横画的起笔相照应而气韵一贯。
②勒(横):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组,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
③资(竖):弩是有力的意思(亦作努)。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每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劲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过直则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气力。
④趯(勾):趯与跃同,谓作勾之时,先礴锋蓄势,再快速提笔,顺势出锋。如人要跳跃,需先下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
⑤策(挑):策的本义是马鞭,这里是用其引伸义策应的意思。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有关点画相策应,形成向背拱揖的情趣。永字中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对称,其心气却相通相应。
⑥掠(长撇):掠是拂掠的意思。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与捺相对而言),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是力量却要送到末端,否则飘葫不稳。
⑦啄(横擞):啄同I>谓写横撇应如鸟以噪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与一长撇有所不同。
⑧磔(捺):这个命名最不好理解,我们认为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就磔画在字体结构中的作用而言的。磔的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牺牲,含有解体、张裂的意思。楷书中的捺画是承隶书的波磔来的,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隶书斜出的波磔在小篆中皆弯曲下行),使字的体势向外开张,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的捺也是起这个作用。楷书中的撇捺,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的体势舒展、活泼。如果把楷书“永”字的这一长捺改作一短侧点,力量依然内聚,却立即失去飞扬的气势。正因如此,捺画总要写得开张舒展方显精神。第二,是说这一笔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碟之本义既为肢解牺牲,而肢解牺性必以刀劈,故碟(捺)画即取刀劈之势。南方俗称捺画为“刀撇”,大概即源于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书法字体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书法字体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