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篆字体长宽比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小篆字体长宽比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问小篆和大篆笔法的区别有哪些?
大篆,亦称金文。大篆的笔法与小篆同,都是中锋用笔,入笔回锋,线条圆润且有沧桑感,线条均匀,艺术性表现得很强烈。大篆的结构布局与小篆不同,细观可发现,大篆的体势的空间布局与小篆相比,是略松散的,但空间比例是均匀的。
上图为青铜器上的大篆作品。
李刚田老师说,学篆书,应先从小篆入手,把小篆临熟练之后,再临摹大篆。我认为,李刚田老师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上图为吴昌硕***临摹的大篆《石鼓文》四条屏。吴昌硕写篆书,用笔中锋,逆入平出,起笔,行笔,收笔都有动作,且符合篆书的用笔法则。
上图为张继老师的小篆作品,中锋用笔,书写快捷流畅,艺术观赏性极强。
大篆也叫篆籀文,是小篆以前的文字。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太史籀著的大篆十五篇。是当时教学儿童识字的课本
许慎《说文解字》曰:"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 与古文或异。"
二是《石鼓文》刻在十块石鼓上的文字。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主要笔法特点是结体方正,圆中见方,体现出来的是雄浑,朴拙之美。
三是把秦代统一文字之前的篆书文字,皆叫大篆。是有甲骨文,金文就是熔铸在青铜器皿,大祭司用的方鼎上的文字 。
大篆里的甲骨文字形狭长,笔画尖细。金文则有长,有扁,西周的《散氏盘》为扁宽,而石鼓文则为横势,康有为总结大篆特点是"钟鼎文及籀文,皆在长方之间,形体或正或斜,各尽物形,奇古生动。"
如下图石鼓文
散氏盘
甲骨文
大篆与小篆除了出现先后之别,还有名称的变化,大篆又称金文,石鼓文,大篆用笔藏锋但质朴,豪迈而有灵动,结字错落而有致,以奇为正,布局随器形而变,这和简牍上的汉字書体相同。出竒而守重。
大篆用笔墨畅而抒情如男士之豪迈。如搬石壘居之景,是艺术性极强的字体。
小篆逆入而藏锋,笔笔中锋,圆转而无豪迈之气,如扭腰摆身之妇行。一直以对称为美,变化少,中规中矩。结构严谨,所以我先学大篆而后练汉简,中规中矩的字我不喜欢,自然也不适合,这也是我不太会写唐楷的原因。
大篆、小篆都是什么时代的书法?它们都有什么区别?
从时间上来说大篆就是秦朝以前的文字,秦朝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文字,皆用秦篆,即后来的小篆。大篆起源于甲骨文,西周时代最为流行金文大篆,金文是经书写、制范,再浇铸而成的文字。大篆相较于小篆节奏单调一些,小篆笔画更加圆润,结体略长,易于书写。
整个篆书系统从殷商开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甲骨文、大篆、小篆。大篆又称箱文、钟鼎文、金文
大篆是从般商甲骨文到秦代小篆近千年间使用的主要文字。金文,主要是周代青铜器的铭文,属于大篆的体系,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金文铭刻于铜器,它不像甲骨文书法,偶尔还能在色甲鲁骨上见到毛笔书写而未及契刻的痕迹。
广义的大篆是相对于秦朝规范后的小篆而言的,可以包括秦统一之前的所有文字,如夏、商的金文(钟鼎文)(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周朝的籍文(史传周室王太史籍所作)。实际上它们只能是长期逐渐形成,朝廷让个人或小集体收集加以规范并再创造一部分而成。它的特点大略如下:
1、汉字源于象形,大篆因为较古,所以最大的特点是多数象形(中间也有意会字);
2、汉字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简直方正是社会发展中因交流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同为时间短的原因,大篆的笔划比较繁复(同形重叠较多);
3、因为介质的原因,大篆多为硬物刻划,所以笔迹平直且粗细均匀;
4、笔划平直、形多弧状,前期的硬瘦些,后期的稍圆润,弧直划交错结合成字;
5、经周朝规范过的籍文形体更加规整,笔划更加匀称,并逐步摆脱了象形的束缚,打下了方块形体的基础;
6、从直观上给人雄强凝重、严整而有韵致之感,这实在是客观书写物的限制加上人们生性追求美感自觉规范产生的结果,比照今人的思想当然更接近自然法则。
秦小篆的特点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较大篆更趋简化,线条圆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码、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小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较大篆更为规范
大篆,是青铜器时代就有的!大概在先秦早期,殷商甲骨文之后。在此期间,王朝为了祭祀,庆典等,在青铜器上作了文字,文字也逐渐规范化,代表做有《蛮公鼎》,《发盂鼎》,《散氏盘》等,后期的石鼓文也属于大篆。到了秦始皇时期,李斯把全国各地的诸侯国文字进一步规范,形成统一的秦朝文字,线条粗细差不多,结构端正,字形方整,从形成了小篆文字。从此,中华大地上不再有奇形怪状的文字,如楚简等。
一、别称不同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
二、特点不同
大篆:
1、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2、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小篆:
1、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2、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商周大篆,石鼓文,秦篆是小篆。
区别是,商篆字富于装饰,整篇字型大小不一,章法乱石铺街。周篆删繁就简,横有行,纵有列,方园兼备。
石鼓文,上承周篆,下启秦篆,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字体。
秦篆,主要指秦代前后时期的字体。石鼓文对秦篆影响较大,学小篆也可看看石鼓文。
金文和小篆的字形特点分别是什么?
金文和小篆的字形特点分别是:
金文总的情势是清秀优美,笔道首尾出锋,有明显的波磔,结构严谨,行款章法自如。
其前期的作品风格质朴平实,多挺拔的悬针笔法,仍带有甲骨文的影响。
后期的风格凝重雄放,已显出金文的独特艺术。书法凝练奇古,雄伟挺拔,遒劲华丽,从人形或以人为偏旁的字及王字等,多用肥笔,用笔轻重明显,被书法家称之为“波磔体”。
小篆字体特点是:
1、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2、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3、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4、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小篆的重要性和原因?
重要性:
小篆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了书法的前进,让它置于死地而后生。
原因: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小篆比大篆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也基本废除了。它把原来没有固定形式的各种偏旁统一起来,一个偏旁只有一个形体,为汉字组字成分的统一打下了很好基础。汉字到了小篆阶段,文字的符号性和规范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篆字体长宽比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篆字体长宽比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