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际字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际字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枝个是哪个朝代的?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称“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祝允明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于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与唐寅意气相投,遭际与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为什么何绍基的“烧鸡体”(绍基体)冠绝大清朝,对后世影响巨大?
说何绍基书法冠绝大清朝,我觉得言过其实,说何绍基对后世书法影响巨大,我觉得更是无稽之谈。
我们都知道,中国书法早在汉唐已达艺术高峰,千百年来后世书家一直在追赶,但从未超越汉唐辉煌。
何绍基
不过在明代至清代,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中国书法出现了一段书法复兴的小高峰,涌现出来一大批书法家,王铎、傅山、朱耷、许友、金农、郑板桥、赵之谦、桂馥、吴昌硕、董其昌(晚明)等等,在这些人之中,有许多人书法造诣远超何绍基。
草书当推王铎为魁首,隶书则必是桂馥、金农无疑,何绍基的行书、篆书在当时可算风头最盛。经过两百多年的历史沉淀,如今何绍基的书法在历史的天空中实在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星小小星辰。
别说路人,你就是随便问问几个学习书法的人知不知道“烧鸡体”?估计很多人会回答:“不知道,烧鸡腿我倒是知道呢!”
我个人觉得何绍基书法水平的确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管是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还是篆书,都是一股脑的往右边倒,看得人怪累的,我严重怀疑何绍基同学是一个歪脖子。
何体特点:
行草加楷味书法第一人!前人写行楷或行草等,何体第一次提出行草带楷味写法并成功运用到实践中,使中国书法的神韵受到极大地影响,也丰富了书法的体势构成和神韵变化!
天哲在十二届国展的行草书部分学习参观了两天,行草书作品中学习临帖米芾、何绍基、王铎这三个人的最多!我个人感觉,何绍基风格的作品差不多排第二,甚至于第一!以下配图都来自天哲在十二届国展的拍摄的!
如果从风格上说,他的书法风格呈现洒脱、大气、灵动又饱满含拙扑。刚刚有位头条朋友说得非常好:“书法,精致容易,拙扑最难。拙里藏精,不是笔墨历练,而是人性社会历练的结果。”
如果从成因来说,天哲总结了下面五点:
一,书法发展到今天,向明清一路取法已经蔚然成风尚……这是一种时风,时风吹来,人人皆知……核心点是因为从明清书法家找出路比较容易比较快!
二,大量的书法初级爱好者是从颜真卿楷书学习入门,何绍基行书正是颜体的结构依托!然而,颜真卿本人的行书入手反而难于何绍基的!
三,何绍基行书的技术非常精到,人们往往容易看得到、学得到!同上,这一点,天哲以为颜真卿本人的行书乍看技术,似乎没有何精到,藏而不露……
四,回到展厅文化中来!大家不要忘记,当代书法的主要特点是展厅!明请书法非常适合展厅,大家从明清几位大家的手里讨饭吃主要是因为这碗饭适合展厅!
五,取法容易入手!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草书尤为擅长。何绍基的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何绍基的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大家不妨想一想,何先生已经融篆、隶于一炉了,我们简单取来,极其容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际字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际字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