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竹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竹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竹字头的字用行书怎么写?
关于“竹字头的字用行书怎么写”这个问题,我来作答,如何?
竹子头的字很多,我在法帖上选择了一些有常用的、有代表性的竹字头的字,都是用行书写的,现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如下:
上图为行书竹子的竹字。都是行书。同是行书,但风格各不相同,都符合书写规则。
上图为行书笛子的笛,竹字头。笛子,一般都是用竹子做的,但也有铜笛和钢笛。
上图为行书篆字,竹子头。篆书,篆刻,都用这个篆。这几个篆字都出自书法名家之手笔。
上图为行书篱字,篱笆的篱,竹字头。都是用的繁体字。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1、竹字头,两个“个”字,左右相同,要注意左右写法、姿态、变化和对比;如《晋 · 王羲之 · 兰亭序》管字、《明 · 董其昌 · 麻姑仙坛记》笑字;
2、竹字头,与不同的字结合有不同的布局,下面的字大,则竹字头往往收缩;下面的字小,竹字头往往舒朗,占得比例大,如《明 · 文徵明 · 京邸归还诗》“签”字、《晋 · 王羲之 · 普觉国师碑》“竺”字:
3、竹字头,在行书中有时写法比较特别,类似草字头写法,典型的如《晋 · 王献之 · 岁尽帖》“等”字、《晋 · 王羲之 · 金刚经》“第”字:
先来看看竹字行字的写法。
2、行书。还是《兰亭序》的写法。
3、行草,或者可以说是草书了。还是书圣的,《十七帖》中所写。
相应地,竹字头的行书大致有三种写法。
1、***用楷书的结构,分左右两部先后书写,撇画和横画宜短写或连写。
2、一边以楷书结构,一边简省为形似“人”字的结构。
为什么草书中竹和树的写***有雷同?
楼主问的问题应该是草书竹字的草法异写。竹字有很多人在写的时候会写成升的样子。这样的写法自古有之,并不是某一个人或者谁创造的。众所周知,草书是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存在的。草书的写法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会有所不同。竹字的草法在最初的时候也是容易辨识的,基本上还是楷书“竹”的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草书的书法家在借鉴前人法书的时候发现竹字的两横经常会连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一笔写成的,这样的草法更简便快捷。到了唐代,草书大家怀素写竹字也这样写了。最后,约定俗成,大家都喜欢这样写竹字了。
请书画家帮忙评下这幅“竹”怎么样?
此画是幅老画(从图片上看),纸张也泛黄,存世较久,不过从画风来看,也是百年之久。至于画功如何,从笔墨上来看,用浓淡表达竹子的远近关系,竹叶大小不一,且叶片有飞白,笔墨功力还是不错的,但是左边一支竹子上下节有位移,不知是什么问题,如果是这样,那就是造型能力不济。还有只有画竹略显单调,可以增加石头,花草等陪衬,这样就丰富起来了。另外中国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的综合表现,不知你拍摄的是局部还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有裁剪。这也有可能是画家的练习之作,并非成品,可以欣赏,不能作为作品销售,至少在市场上(没有落款,印章)是很难被认可的。竹子最为“四君子”之一,是文人画最喜欢表达的题材,你这幅虽然与苏轼作于绍圣元年的《墨竹》有所相似之处,但还是有所不同的,历代画竹的画家还有郑板桥,齐白石,启功等,可以参考他们的画作进行赏析。
首先第一感觉是一张练习的画稿,用纸不讲究,如果是故意做旧,水平真不咋地。颜色不均,露出的白色可以看出是新的纸张,(也许是拍摄的问题)斑驳不自然,没有做出年代感。另外没有落款没有印章。国画是聚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所谓诗情画意,虽然画面不一定要有题诗,但是好画一定要有诗意。落款和印章是必须的,所以这张竹子不是一幅完整的国画作品。
其次看它的构图,整体画面布局太满且稍有居中,扑面而来的感觉是有点堵,好比你去吃大餐,第一道菜就上一大盘猪肘子,你是什么感觉?你还有享受赴宴的乐趣和继续品尝其他美味的胃口吗?所谓金角银边,古人有“马一角夏一边”之说,指的就是构图。构图太满,居中,第一没有势态,感觉就是笔墨堆砌,没有气韵。第二没有给观赏者留有想象回味的余地,画就不耐看了。中国画最高境界是精练,简练而不简单!这需要相当的笔墨功夫。为什么八大山人不可逾越?整个画面就一只孤独的鸟或者是一条翻白眼的鱼,传达了他一生的悲惨境遇与愤世!齐白石能成为时代的高峰 ,其用笔精到简练,画面简单寥寥几笔,表现出来那种意境,那种情趣。古代文人墨客为什么喜欢画竹,是因为把竹子当成君子,以竹表达自己的情怀,抒发自己的感情,把竹子赋予了一种人文精神,画竹要把竹子那种向上的精神,那种高风亮节体现出来。
再看用笔用墨。好的国画看其细节。经得起仔细观赏玩味,越看越有内容。画竹讲究杆如篆枝如草节如隶叶如真,以书入画,书法用笔。这幅画竹杆有力度,有骨法用笔的意思。竹节有点雷同,缺少变化。最粗的这根竹杆弯折的不自然,显得僵硬。竹叶疏密关系要拉开些 ,用笔要力送笔端,个别叶子出现有扫笔,尤其是左上角下垂的这片叶,是整个画面最突显的一片叶子,是亮相出彩的角色,它应该是最具姿态的,却出现了败笔。叶尖是扫出去的,出现分叉,而不是飞白的效果。
整个画面墨色有浓淡变化,过度自然点会更好。竹杆有粗有细有交插。但总体上感觉缺少点气韵和灵动。
这幅画总体看上去还是不錯的,只是本人过于吹毛求疵。个人浅见,敬请专家老师们斧正![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竹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竹的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