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临摹毛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临摹毛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直想练习行书,王羲之的特别喜欢,但是都说先得练习楷书,练习谁的楷书对口?
楷书是书法入门最好的老师,初学书法学习楷书,是历代书法家总结的经验,是我们作出的最好的选择。学习行书之前,先学楷书是正确的选择,不然行书很难写好。
我觉得最好是练习唐代的楷书,唐代的楷书都可以,如初唐四家、颜真卿都可以练。
唐楷法度完备,无论从用笔到结构都很成熟了。学习唐代楷书不仅仅是学习楷书,更是对于初学者用笔、结构和审美的一种训练,所以初学楷书最好选择成熟、标准很的唐楷。
另外,唐代当时还有大量的王羲之的墨迹,当时的名家也都能看到并学习,对于二王的笔法传承上还是很到位的。唐代在创新上也非常的突出,出现了如张旭、怀素等狂草***,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时代。
谢谢邀请!
练习行书必须有一定正书(正书包括篆书、隶书、楷书)基础。如果选择楷书的话建议选择智永真书千字文、欧体、虞体、褚体、赵体,不推荐选择颜柳。
为什么?
《智永真书千字文》,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家学渊源,“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便在智永手中,心摹手追,天分既高,后天努力后世书家更很少有企及者。所以智永书法乃王羲之正脉。如今王羲之书法不复存在,智永书法愈显得难能可贵。习王羲之行书,从《智永楷书千字文》入手,实为最佳选择。
欧体,欧阳询书法受王羲之影响较深,同时受到北碑凌厉爽利的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欧体。欧阳询所临《定武兰亭序》在古代曾一度风靡。欧阳询行书更是继承王羲之痩硬方整的特点。而且欧体结字严整险绝,学好欧体对学习行书帮助是一定的。
虞体,虞世南师从智永,亦为王羲之书法之正脉。书法的境界高于欧。
褚体,褚遂良楷书算是唐楷中的优生子。用笔、弹性最为丰富。擅长鉴定王羲之书法的真伪,眼界定然很高。传为褚作《阴符经》更是极具行书笔意。从用笔的丰富性和弹性上来讲,学习褚体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赵体,赵孟頫楷书是四大楷书中唯一不是唐楷的一个。他的特色就在于将楷书融入行书笔法,显得愈发自然。赵孟頫学习王羲之行书更可谓是形神兼备了。
不推荐选择颜柳。原因是其用笔,颜柳的诸多用笔处多具装饰意味,如转折、钩等,过度到行书是有一定难度的。
《智永真草千字文》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虞世南摹兰亭序》
传《褚遂良阴符经》
我是千千千里马。研究书法学习,是我的一个爱好。想学习行书,又没有基础,一般来说学习楷书是一个好路子。
你的意思大概是想说,哪一种书法最接近行书吧?
其实,楷书和行书也不矛盾。楷书写得连皮带骨牵丝映带,那就是行书了。行书书贵在一个“行”字,就是要动起来的意思。
***如楷书是立是坐,那么行书就是漫步行走。日常生活的书法,绝大部分是行书,因为行书写起来快,又容易辨认,所以,人人都喜欢写行书。
是不是必须先学习楷书,才能学习行书?
千千千里马告诉你,没有那样绝对。对于小孩子来说肯定必须先学习了楷书再学习行书,但是,成年人不一定完全这样。
因为成年人已经有一定的楷书认知,而孩子的楷书认知是零。
所以,即使你没有学习过毛笔字的楷书,但是楷书的认知你是有的,对毛笔字的概念,怎么说也比一个孩子好吧?
所以,对成年人来说,学习书法,不一定必须要从楷书入手。
你的情况更是适合不一定从楷书入手。因为你最喜欢的是行书,对吧?
谢谢邀请!观古人法帖,不论什么字体,都是写的笔力精熟,功到自然成,因此毛笔字能否写的飘逸规范关键在于手熟而不在于你练哪种字体,只要坚持天天练写出手感,到能感觉到笔锋的颤动弹性,用笔自如,心手相应,得心应手,自然能写出好的作品!说白了就是天长日久的功夫!
大多数的书法学习者,都是从楷书最先学起来的。学羲之行书也一样,由楷而始的比较常见。楷书因其技法的规范性、线条结体的独立性,历来常作为书法学习的入门书体,先学楷书再入行书,尤其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习者。当然,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而言,并不是惟一路径,也可直入行书。
(▲王羲之行书 先墓帖 ***拓本)
为学王羲之行书而选择“强化基础”的楷书法帖,自然是王羲之本人的楷书为第一首选。行书为真书之小讹,羲之由楷至行的变化妙理,首先也必然存在于羲之本人的楷书作品之中。
(▲王羲之楷书 黄庭经 宋拓本)
除羲之本人之外,抱庸再推荐钟繇、赵孟頫、文徵明三位书法大家的楷书作为学习参考。个人认为,此三人的楷书作品均与羲之行书有神质上的通融之处。
钟繇是楷书鼻祖。书圣王羲之曾把楷书草书自比于钟张,可见钟繇楷书对羲之影响之大。研究羲之行书的积学演进,一定避不开钟繇的楷书,作为后世之学的王羲之也一定不可能不受到钟繇这个楷书鼻祖的影响。
(▲钟繇楷书白骑帖)
(▲钟繇楷书 贺捷表)
言及楷书,之所以避开了颜柳欧褚等唐楷名家,是因为唐楷与羲之行书之间并无过从甚密的特质,反而是后来的赵孟頫及文徵明等人,对羲之行书的传承演化清晰可辨。尤其是赵孟頫的楷书,与唐楷三家最大的区别,就是自然融入了羲之行书的飘逸洒脱、从容不迫、温文尔雅,在点画结字的技法表达上更察羲之形貌、更通羲之妙理。当然,学羲之行书颇具造化的还有杨凝式、王铎等人,但综合比较,赵孟頫楷书更觉亲和相近。
(▲赵孟頫 九天生神章经)
学习楷书用什么毛笔合适?怎么正确练习?
大家说的都对!理论上说初学者用狼毫或兼毫较好,容易上手。不过先用各种笔试一下再作决定!当然能把羊毫写出狼毫的效果也算是“天赋”多一些吧!不管用什么样的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恒心!!!
第一,价格不宜太便宜更不宜太贵。一分钱一分价永远是不变的真理。售价在三两块的所谓学生用笔,真心掉毛严重,聚锋奇差无比。因为新手对笔的掌控相对较弱,再用上这种笔,结果只能是想写的笔画完全写不出来。至于单价上百甚至几百的笔,一方面性价比不高,另一方面如果初学就用非常好的笔形成习惯,再换质量一般的笔,会非常难以适应。所以我建议选一只几十块钱的笔完全够用。
第二,不建议选纯羊毫笔。初学一般不会选行书或草书入手,羊毫实在太软,发力不足,很难掌控,写楷书容易发软,笔画的顿挫不容易体现。
第三,不建议选纯狼毫笔。同样的道理,狼毫笔过硬,初学一般写中楷,容易出现笔画死板,变化不足的问题。
第四,建议选兼豪加健笔。兼毫,顾名思义就是狼毫和羊毫按比例柔和在一起的毛笔。这种笔软硬适中,很适合写楷书。而所谓的加健就是为让笔更容易掌握,在笔中加入猪鬃或者人造纤维,这种笔比纯狼毫软,比普通的兼毫稍硬,非常适合初学者。当然,当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还是建议不用加建笔,回归自然才是书法的本质。
谢谢邀请!根据经验,用软硬适中的兼毫好比较好掌握,若硬毫,初学者在用提按的笔法写字时,很难顺心如意的达到所想要的效果;若用软毫(纯羊毫)更难掌握,因为在用提按笔法时,提起时和按下时其笔锋很难聚拢成原来的样子(即垂直的聚锋),因此就难写好下一个点划或下一个字。至熟练时应当别论。当然其他不适处还有很多,唯“提按”最重要!
感谢邀请:
楷书是我们多数人在练习书法中的第一个阶段。这也是要打好基础阶段的学习过程。在练习楷书的时期,一般选用中锋狼笔就可以。可以根据自己手劲的具体情况,选全狼毫或半狼毫亦或羊毫的。至于毛笔的质量一般的就行,不用很好,也不要品质太差。太好的笔价格太贵,在习练过程中也没有必要那么好;而如果太次的笔,是能够影响我们书写的质量。有时也难有提高学习效率。浙江湖州大一些笔庄制的笔质量都很不错,我们选笔时可以在他们出的笔中选。至于选笔的标准我们可以按古人总结的标准来。这里就是赘述了。
练习毛笔,我看你的习练的[_a***_]就是很对的。为您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一是要有耐心和平常心。练习书法,不是几个月几年就能见出来成绩的。要有恒心,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很多时候,还是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开始学习书法时,不论你写楷书还是写行书,都会让你感到写出来的字令你不满意,在心理上要有这个准备。这也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要认为写书法不只是为了写字,也是一种修行。是在提高自己的修养,是为了有更好的精神生活,也为了影响自己的下一代有一个好的文化素养。与金钱和名气无关。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在淡泊宁静的境界之中,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写出来如古人那人的书法。因为你的心态就象古人那样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心,不是为了钱才来书字的。二是重视书法理论。过去学习书法,有老师传授书法知识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象我们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条件,只能是自己找一些这方面专业书来读,好在现在网络为学习书法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多种方式的学习讲座使我们获取书法理论知识更加方便快捷。不懂理论,没有科学的学习书法的方法来指导,是会走很大的弯路的,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好的方法,很难提高学习效率,进步当然也就不快了。比如,看到字帖上写的很好,但是如果不懂得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书法知识,只低头苦练,是很容易走错了方向。到头来只能是事倍功半。实际上,在书法理论上,我们并不用研究的那么深,但作为一般的书法常识是一定要了解和掌握的,不能不知。三是练好笔画。你现在不要急于写字,先把笔画练习好,通过大量练习笔画,提高所写笔画的质量,这就为以后转攻结体打下坚实基础。一开始练笔画练的时间长一些,表面上看可能是耽误了一些时间,实际上这正相反。现在看,写好笔画,正象是在磨刀,刀快了,砍柴的效率才会更高。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写几天笔画就开始练习写字,这是不对的,它的缺欠在以后的写字中就会不断的练字的过程中一再显现。不论是行书还是草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临摹毛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临摹毛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