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名家字体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名家字体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最喜欢中国古代哪位书法家的书法?为什么喜欢?
谢谢邀请!
中国古代哪位书法家的书法我都喜欢。没有为什么!为什么要弄出个“为什么”呢!要真让我说出个为什么,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喜欢!
大篆和小篆,以及隶书都没有落款,只知道是古人所书,但究竟是谁书的,我们不得而知。
草圣张芝的书法我是喜欢的。钟繇的书法,没人不喜欢的。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簪花小楷,写得相当精道,美丽,看后让人“爱不释手”。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无论是楷书,行书,草书,都是传世的经典之作,不但我喜欢,道内的哪个人不喜欢呢。
魏碑拙朴厚重,有气吞山河之势,我喜欢!唐楷三大家和初唐的虞世南的书法,都是法度严谨的,喜欢之!还有就是大草书法家张旭和怀素的狂草,草法之精准,点画质量之高,高雅,可品!“宋四家”的书法,比起唐之前的书法,就差远了。宋徽宗的瘦金体字,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我是喜欢的。以娇媚著称的赵孟頫的书法,虽然我不看好他的做人,但他的书法我还是喜欢的。清代人的字就不值得一提了,当然,这是与唐之前的书法相比而言。民国至现代人的书法,草书独服毛泽东!隶书独服王福庵!至于当代人的书法,还是算了吧!火候差得太远了。都是为了名利而书,能把字写好吗?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各位网友若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古代的书法家,我最喜欢的还是颜真卿的书法,颜真卿的书法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无论是他的楷书还是行书,不同的人总能写出不一样的风格。
比如他的行书《争座位帖》,你可以写的很秀美,用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的笔法去书写,也可以写的很老辣,可以写成小家碧玉似的小字,也可以写成榜书大字,而无论写成哪一种风格,都不会让人觉得有违和感。
他的楷书同样可以写成小楷,也可以写成大字榜书,颜真卿甚至把楷书写入行草书作品,也没有违和感,比如他的《裴将军诗帖》就是这样,把行书、楷书、草书融为一体,还写出了刚猛的气势。
而这些,其它的书体就很难做到,比如欧体、王羲之,我们就很难写出苍茫老辣的感觉,这主要得益于颜体的拓展型的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属于阳刚之美,往小了写可以让字看着疏朗,往大了写让字更有气势。无论写粗或者写细,都会非常有力量。
颜真卿《裴将军诗帖》
而王羲之的字属于阴柔之美,小字淡墨、文人雅玩比较雅致,真要是写成了大字,他的内擫的结构是很难支撑住的。
王羲之的这种美很容易看懂,就是优美,大家一眼就看出来,而颜真卿的这种美属于壮美,美在其气势,如果以貌取人,很多人会选择王羲之。
我喜欢颜真卿,主要是因为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很大的可发挥性。
另外,初学书法选择颜真卿的楷书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对于以后书写格局的打开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书法史上,书法大家,可谓是群星灿烂,,耀眼的那颗星,肯定是能量最大的那一个。张芝、王羲之、王献芝、智勇、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孙过廷、怀素、张旭、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赵孟頫、黄自远、文徵明、启功、苏彤等书法大家,都是人们喜欢的书法名家,喜欢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有人喜欢美,有人喜欢韵,有人喜欢法,有人喜欢骨,有人喜欢肉,有人喜欢黄金分割比例用的好,有人喜欢阴阳转化到位,有人喜欢一气合成,有人喜欢连惯一体,还有人喜欢章法布局合理到位,等等不同侧面的喜欢。这些喜欢,都说明给人们带来书法艺术上的享受,同时提高了人们对书法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学习书法、爱好书法、写好中国字的***和热情。笔者个人喜欢?我的回答是:都喜欢,最喜欢王羲之、欧阳询。为什么呢?因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把书法遵循的规律,大自然法则总结利用到中国书法当中去,用的到位、恰到好处,同时具有书写汉字的功能和效果,可随心所欲去书写中国汉字,变化多端,同时可以实现既有法而又无法的书法境界。再者欧阳询的书体法度严谨,黄金分割律用的恰如其份,象量体裁衣一样,非常合体。在未来的书法里,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学,那里学习书法的福音,再加上宋代书家的意,后人书写中国汉字,中国书法将会走向一个展新的书写时代一一一即有传承,又有创新的变革的新时代!
这个题目不错,很有挑战性。
要说历史上最喜欢的书法家,我首选颜真卿。
为什么要选颜真卿呢?因为他首先在楷书上就对中国书法做出了重要贡献,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说顔氏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近亲式繁殖的弊端,使汉字结体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极大的丰富和拓展了书法创作的广阔空间。
他的行书代表作《祭侄文稿》,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如雷霆、似闪电,若魔杖恒天惊出一道彩虹,永远于天地之间。他将精神、思想、文***、情怀及笔墨的浓、淡、干、湿、枯都融在一张薄薄的纸片上,将情感意识升华到了五彩斑斓,产生了无限的美的遐想。把笔、墨、纸的简单操作意,演绎了神***书艺上的酣畅淋漓,化生出笔墨上的极致品格。使人性、文化、艺术、墨色达到了高度的完美统一,成了千年不朽的书法杰作。
谢谢邀请。
这可有点为难!实在难以说清最喜欢的人。因为,在我眼中,所有的古代优秀的书法家,他们都是大宗师,都是我的所爱。
才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非常容易确定自己最喜欢的人。我开始的时候,喜欢的是欧阳询。大约学会了有十年之久。后来,又喜欢上了褚遂良。虽然尽力临写,而一书写时,又回到欧阳询的路上。再后来,迷恋上了小楷,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自然是学习小楷时必不能少的人 。钟繇、王献之他们的作品存世量有限,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洛神赋,在小楷作品中我,被奉为了极品。楷祖钟繇,尚存六百余字。
在小楷的练习之初,最多用功的是在王羲之书《乐毅论》上。我临的是《快雪堂法帖》中的拓本。字迹娟秀,形态舒展。清秀的小楷需要精致的笔法作支撑。在石刻的拓本中,极难找到毛笔纤如毫发的笔触。在万般无奈的留恋中,一一放弃。转习唐代名作灵飞经。
灵飞经据传为唐代书法家钟绍京所书。其实是明代另一个大书法家董其昌,因灵飞经在他手中,他把灵飞经刻石制作拓片,把并无字迹传世却拥有书法盛名的钟绍京,说成是灵飞经的书者。这些疑案,留给专家去考证。我们只管学习。
灵飞经的体态十分的逸动。在笺上写,能让他的那种自然的章法发挥到极致。一旦把灵飞经放在方格中,便有束缚的感觉。或许是我学艺不精而找的借口。(我手上的带格小楷纸,有一人多高)。
带格的纸,写文征明小楷正合适。格数正好和文征明的一样。文征明小楷,我全临遍。琴赋全册,离骚经,九歌,草堂十志,金刚经,赋得落花诗,老子列传,太上老君说常[_a***_]经,千字文,前后赤壁赋,长篇巨制南华经,真赏斋记,各种题跋、尺牍……在文征明小楷上,至少不下十年的功用。
近几年的,学书赵孟頫行书,为了更好的了解赵孟頫的笔法,又从文征明小楷转到了赵孟頫小楷的学习中来……
最郁闷的是,喜欢的人学不了。张芝,张旭,怀素,他们的草书无法学。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苏轼,米芾,他们的行书学不会……
现在将就着学习赵孟頫的风格。这也是从一开始喜欢欧阳询清秀妍丽的书风影响的结果。有人问,当初为何不喜欢王羲之?说实话,非常喜欢,但是,没见过 。在四十年前,字帖还不是如今这样随便挑选。
你有没有看到过“福寿康宁”的隶书书法作品,觉得怎么样?可以分享一下吗?
看过一些名人隶书的“福寿康宁”的书法,只可惜没有收藏,隶书给人感觉字体庄重,书写略微宽扁,横笔长竖笔短,讲究“蚕头燕尾”撇,捺,点,略微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具有书法艺术之美感。
硬笔书法谁的更好看,你喜欢谁的?
任平硬笔书法。
任平,祖籍江苏如东,1***8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1991年杭州大学博士毕业。曾任浙江大学教授、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客座教授等职,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平硬笔书法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体,风流潇洒,线条、结体皆美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名家字体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名家字体欣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