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龙行书字体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龙行书字体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龍”字怎么写好看?
谢谢邀请。龙是中华大姓,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中国人都称之为“龙的传人”,因此,这是一个很吉祥,很受欢迎的汉字,历来为书家所喜爱。
此前我曾讲述过一些龙字写法,今日再进行归类整理,并用签字笔演示如下:
1、第一种,行书写法,主要取法北宋书法家米芾等人的笔意,左右两部分相背,各自伸展,姿态优美。
2、第二种,草书写法,主要取法怀素、张旭等人的草写比意,笔画减省、率意大气,有龙马精神。
3、第三种,取法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行书,这个特点是比较安静和文气。
"龙腾虎跃"这四个字在书法中,用什么字体书写显得大方得体?
梁武帝用'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评羲之书法,而乾隆三希堂收羲之书法只有巜快雪时晴》帖,也就是说在乾隆眼里该帖最能体现羲之书法之神韵,龙虎精神尽在其中,而羲之虽也工楷,然以行、草见长,故以为此四字还宜用行书为佳。
谢谢好友邀请!
龙腾虎跃是一个成语,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出自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书法“龙腾虎跃”这四个字,建议用隶书创作,才能显得大方得体。
上图为隶书“龙”字,生龙活虎般,精气神十足的样子,这样写,堪称完美!
这个隶书“腾”字,是我从《马王堆帛书》里翻出来的。用笔中锋,结体独特,法度谨严,正大气象,堪称上品。
上图的隶书“虎”字,也是非常有有趣的,它简直就像一只将要下山的猛虎,还在静卧养神似的,但一旦这只猛虎下山,那就是百兽之王啦!
谢谢好友邀请:
龙腾虎跃,是书法爱好者经常书写的成语,象征着气氛活跃,皆大欢喜,吉祥喜庆。
关于用什么字体书写显得大方得体?本人观点①隶书,大隶;②正楷;③如有好写家,篆书也很好。
至于行书,草书如做匾额本人认为有点乱七八糟不太喜欢。
以上仅个人观点,至于妳喜欢什么字体,大主意还要妳来拿。
谢谢:
写的好与坏以及是否得体除了字的格调和文字内容格调一致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的书法水平,如果水平能够达到智巧兼优,兼善众美的话,写什么内容都是可以的,基本上能够做到“情景交融”,当然做到这一点,只有在不多的书法家那里才能如愿。比如下面的集字作品和现代部分书法家的作品,基本上都能做到“情景交融”,文字内容格调统一和谐。
就我个人的感觉,这这些作品都非常精彩有加。虽然都是集字作品,也可能不是一家之字,但只要处理好字与字之间的微妙关系,或进行微调,基本上都可以做到和谐统一的基调,其书法的气韵,和文字内容得到了唯美的彰显。如附图中的草书作品,点画线条和空间的绝妙处理是不是真正会让我们在头脑中产生“龙腾虎跃”的意象之美呢,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书法水平的高度是能够决定文字内容的统一协调的。这里的书法水平的高度,是指书法家书法的内涵的丰富性。实现这种内涵的丰富,需要我们在坚定一家打好基础后,必须广***博取,遍阅百家,也就是搜尽奇峰打磨我们自己书法丰富格调的“草稿”。
【古代经典书法集字作品】
【现代书法家的作品】
传说中的立体感行书书法是什么样的?
有的回答牵强附会了!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的功夫到了,写书的书法自然就有立体的感觉和味道。从书法专业上来讲,就是线条有力量。有功夫的书法家写得字线条感觉是圆的,在宣纸上有突出的感觉。功夫不到都是白扯!现在有个问题,在分析古人书法的技法时过了,其实古人的书法讲究自然书写。任何一位书法大家在写书法时,根本不会刻意安排,倒是当代人在写书法时刻意安排。有人拿王羲之的字举例,点画的角度,难道王羲之写字时还要用尺子量吗?!功夫到了自然就写好了!其实写书法的人都明白,有时是为了拽几句而已,显得高深吗!同意此观点吗?!谢谢!
所谓立体感,是指行笔产生的一种视觉效果。
中锋运笔时,由 于笔心(即主锋)在画之中线上行走,吃墨较多较深较浓,而两侧 副毫处吃墨较少较浅较淡,由于深浅浓淡的作用,其笔画便有 种立体感,浑厚饱满,显得骨丰而肉润。
当然在行笔时亦可偶用侧 锋,使其笔毫斜铺于纸上行笔,其点画产生一种左枯右秀或上枯 下秀的立体效果,这样可以丰富用笔的变化,但仍当以中锋为 主。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书法中形成立体感是一个技法问题。
实际就是使用毛笔的铺毫状态写出来的,如果加上飞白效果就会立体感更强。
铺毫,就是把毛笔的笔毛在蘸墨时舔成刷子状态(街头烧烤用的扁刷子)。
笔锋一旦成扁平的状态,在行笔书写时就会随着角度的变化,出现粗细转折的变化,如果运用巧妙,让墨色有浓淡变化,立体感马上就有了。
这个很像丝带。
在转折的地方最明显,粗细变化让立体感增强。
这种立体感实际就是一种视错觉,有些人把他讲的很悬,说什么中锋,什么厚度,其实最简答的原理就是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粗略浏览了书友们的一些回答。可叹的是,某些位大神竟把书法笔画中体现的质感、或称“立体感”的线条质量等同于地摊文化中的“花体字”、“空心字”或“美术字”技法;又或等同于转折、墨色等虚实变化,实令人遗憾!
历来古人书论,是以简洁生动的论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今人书论,则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书法线条“立体感”,主要是体现于笔画的行笔技法,这种要求是高于“花体字”、“美术字”等技巧的,可说是高层面,有蕴涵的技法……。
简单化说:“立体感”就是“力度”。力度在书法中的表现,就是“立体感”。
而这种力度在书法中是如何品鉴及体现呢?
一、要中锋行笔,力使笔画于点画中行。这是关键、也是诀要。
笔画线条是否上乘,不在于画之两端(起笔、收笔或转折),而在于画之中截。品鉴古人经典作品中那种雄厚姿肆,精神跃然纸上,令人不可企及之处,尽在于此。
二、中锋运笔能最大限度体现“立体感”。但这只是形式,而笔笔能产生厚重质感,这才是目的。其理由如下:
1、由于主毫始终运行于点画中,易使笔毫作用力大,笔迹易厚实。
2、笔毫齐顺,作用力集中,流墨顺畅,墨在纸上的渗透力既大又匀称。
3、运笔中不能提,提则笔力怯弱,为“败笔”。
这只是一个比喻,就如同“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的点画力度一样。
真要是能入木三分的话,其墨必然堆积,而这样的字是不可能有力度的。既使他是王羲之,要把墨穿透到木板的三分下面,而上面的笔迹还要劲健爽朗,是违背物理自然的。
力透纸背,不会写字的人,用生宣纸写,百分之百的都能“力透纸背”。而其实不叫力透纸背,是墨渗透纸背。因为初学者的运笔迟缓,墨汁的掌握能力不足,才会渗透纸背。而善于控笔的书法家,反倒渗不过去。
形容并不一定是实际。如果我们用熟宣写,谁能透得过纸背?而立体感也是一样的,在书写时干净利落的笔迹,我们看上去觉得力道十足,而要对这样的笔画作出现代的具像形容,便使用“富于立体感”来形容。
如果你真的觉得写字可以写出立体感,美术字就可以。并且立体感很强。但书法不行。理解形容与实际的差别。不必纠结在书法的形容词上。
王羲之的书法被梁武帝称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什么意思?是什么形态?别去联想了,王羲之的字,就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龙行书字体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龙行书字体设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