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经字体全文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心经字体全文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张旭草书《心经》与怀素草书相比如何?
历代书法家甚至帝王(比如乾隆)都写过《心经》,张旭也写过《心经》。张旭的狂草要比怀素有名,实际上二人齐名,颠张狂素。但李白认为怀素牛:“少年上人叫怀素……笔锋杀尽山中兔”。下面这位的行草、楷书《心经》很不错。
国家一级书法师美术师 黄昌友《心经》
黄昌友《心经》行草四条屏拍卖现场,成交价27.2万人民币。图片来自百度
俗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作为书学巅峰人物,作品要分伯仲实在太难,一千多年的培养,粉丝得有多少?说的不好,阎罗殿里再返回来几位,那就更是麻烦天大。主要是张旭没有真迹传世,所谓的《心经》是伪迹,这个早有定论。怀素上人还有两个真迹(小草千字文和苦笋帖)留存,伪迹和真迹比较,高下立见。
王冬龄教授在加拿大国家图书馆创作乱书《心经》,应如何欣赏?
不管你王冬龄传统功力有多深厚,也不管你对传统书法理解有多全面,但作为一个为人师表、引领时代风气的书法教授,你的所作所为惑乱了书法学子和书法爱好者对中国书法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背离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崇洋迷外大逆不道,简直是一个中魔乱舞、跳邪神的丑巫师!i
说实话,早年我是王冬龄的忠实粉丝,如今看到他一步步钻进西方的歪门邪道里,不知羞耻反以为荣,做为早年他的粉丝,我深感痛心和悲哀!!!
王冬龄已成为急于自省,或者要人及时去拉一把的执迷不悟者。
书法是用来载道用的,心没得道,书就乱法。乱书和丑书齐名!
《心经》是受人尊敬的法典,工工整整的楷书都不能表达信者对它的虔诚。龙飞凤舞的草书更不能遣词达意。乱书写《心经》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不敬,也是对经典的亵渎。
乱书,虽是作者想彰显自己的个性,其实也是作者书艺黔驴技穷的表现。特别是用它来书写《心经》,只能说不折不扣地用错了地方!
看了这个题目,也拜读了各位朋友的回答,也有一点想法,不吐不快。
对于王冬龄教授的书法水平,可谓仁者见,智者见智。我并不排斥我教授的探索,我也不是什么佛***。
但作为佛教经典的心经,应该是有些神圣的内容,用书法来表达,我认为还是正书类更庄重严肃一些,如楷书、隶书、篆书等,书法史上的类似作品也比比皆是。
当然,经典的集王圣教序用行书来呈现,羲之清秀飘逸的字体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当代一些草书大家也有自己的创作,似乎也并没有让我十分排斥。
但看了题主所呈现的题目,乱书心经,又是在国外交流,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也知道那乱书心经是个什么样子……
我是景堂书法,欢迎交流。
欣赏不了。
听说那个王冬龄是林散之的大***。社会地位极其显贵,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日本,美国,加拿大举行书法展二十多次。
他特别崇拜老子和庄子,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特别痴迷(这个有待考察
)。他的书法法大胆借鉴西方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打破传统书法的陈规陋俗(早就做了西方艺术的俘虏)。
口气真够大的,为自己的丑书寻找借口。有这么大的名望,有这么深的书***底儿,如果在继承传统上狠下功夫的话,中国的书法艺术肯定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儿。
我估计是,在继承传统上没有多大的成绩,而又为了扩大自己的的知名度。所以摒弃传统书法而走创新的道路,以博得人们的眼球。
在中国书坛独树一帜,独树一帜!他们这种书法只有玩艺术的才能看懂。他们认为,中国的普通民众看不懂也没关系,艺术的东西如果谁都能看懂,也就不是艺术了。
根儿不深,苗不正。长出的东西也是歪瓜裂枣儿。
悲哀呀悲哀!
现代艺术和传统书法其实是两个概念的东西了
你不去读现代艺术的发展史,就很难理解它们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状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方式?为什么这样也是有道理的?作为一个既学习过传统水墨山水,又钻研过唐卡艺术,还恰好有一帮玩现代艺术的朋友的人,我想自己可以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写书法的人都会知道有两种乱,一种是不懂的人胡乱写,那是真乱,一种是行家里手似乱非乱,你看不懂才觉得乱。其中草书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你以为大笑两声,挥毫泼墨,大家就在一个层次上了?NO,差的远了,颠张醉素的乱,那是高境界的,你那半桶水的乱是,自己没学到家。
王冬龄,作为一个本身非常有传统造诣的书家,早年拿过许多重量级的大奖,可谓实力派书家,他对乱的理解,肯定远超一般人,所以他早期的书法,是在一定境界里的。你以为丑,其实是你审美还没达到这个程度,就像是魏碑的许多“不规则”相比赵孟頫的“松雪体”,大部分人的审美都会偏向于后者,而懂不了前者。
所以,如果将王冬龄放在一个传统的书法范畴里去看,他应该是有自己的理解和探索的,绝不是那种轻率胡为,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简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经字体全文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经字体全文行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