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崇尚科学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崇尚科学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别再用好看而无用的楷书来大行其道,误导学生?
每当看到这样的话题,我就想BB几句。的确是,几十年了,很多公办学校,或是私人的培训班,无论是硬笔书法、毛笔书法,老师教授的楷书字体都是印刷体写法,单纯的注重字体好看,为的是组织学生参加比赛获奖以示老师教的好,其实是蒙骗初学者的小伎俩,而且教的是旁门左道,笔法、字法都不正确。究其原因是:由于训练方法不对,导致书写技法错误。教学理念不纯正,投机取巧,用歪理邪说骗人钱。
单就硬笔书法而言,绝大多数老师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不深入细致的研究书写技法、训练方法,自以为是,用多年自学(照着字帖写)那套土办法教学生,没有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训练套路,不知道硬笔书法分实用、艺术两种类型,误以为只要是硬笔字就是实用的,所以,根本不考虑学生应该练什么字体,是否熟练的能用于抄写作业,大家想想看,这样的老师岂不是误人子弟?!
据我了解,目前为止,现实中和网上,99%的人写硬笔字的时候,都是特别強调顿笔、回锋、拖带等,其实是画蛇添足。这些类似描画形状的作法是画字,属于印刷体(仿宋字)写法。殊不知,毛笔书法当中这样的笔法动作都是没有的(颜体除外),尤其是毛笔小楷书法,根本就不需要顿笔。
小楷笔画起处和转折的地方,之所以出现方笔棱角,是由于毛笔笔锋材质与性能特殊,富有弹性,与书写纸是面接触,当书写过程中适当的提按、停驻、驶转等指法作用之下,笔锋处于自动调节方向、角度和笔势状态,从而自然产生棱角。若是用普通硬笔,如中性笔,用同样的笔法动作书写,不易出现棱角,恰恰是这个圆润流畅的现象才是硬笔书法的本色特点。这个小常识,只有精熟毛笔小楷技法的人才知道这其中奥妙。
我的体会是:毛笔小楷书法和硬笔书法,书写技法是一样的,只是笔不同罢了。如图:
△本人书写的硬笔字、毛笔小楷
以我看,那些被粉丝们吹上天了的硬笔书法高手,根本就不是什么高手,而是不懂书法的画字先生,靠耍小聪明试图以此夺人眼球,只不过是求点赞而已……
最后,奉劝初学者,毛笔书法千万不要学田楷,硬笔书法千万不要练赵贺新等等网红的硬笔字,不是正确的书写技法。要学书法就练传统古帖,那是正宗的书***夫!
正规专业的训练方法与步骤是这样的,如图:
练字选什么字体好?谁的好?
练字选什么字体好?谁的好?这个问题问出来,看到答案恐怕你会越来越糊涂,擅长写篆书的会说要从篆书写起好,因为高古;隶书好的人会告诉你要写隶书,因为质朴;楷书写得好的要告诉你要从楷书练起。擅长田楷的要你练田楷,擅长欧楷的说欧楷,擅长柳楷的一定说柳楷好,写颜楷的一定说颜楷好,当然也一定有人说赵楷好。所以,不同的人答案也不尽相同。
看完这些你一定会糊涂了,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想你可以遵循下面三个原则: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五大书体,楷书是我们从小到大比较熟悉的,结体、审美我们相对熟悉,而且楷法又比较完备,虽然比起篆书、隶书,笔法相对比较复杂,但是楷书练好了你练别的书体自然也就比较容易了。毕竟练书法是为了喜欢而练的,而不是为了容易而练的。
篆书、隶书虽然说笔法相对比较容易,但是难出大家,因为高古、质朴这个东西,真的很难写出那种感觉。而练完楷书,再练行书,这都是我们日常相对比较熟悉的书体,从心理上来说,也容易接近。
说一千到一万,不管别人说什么,尽可能自己去书店里面多看看,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体来练。
打个比方说,我的建议是从楷书练起,但你就是喜欢隶书,看了那些隶书碑帖之后就是有一种亲近感、欢喜感,那就应该从隶书练起了。
所以,这个原则很重要,一定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书体,你写起来才有感觉。
“取法乎上”选择字帖一定要选择名家的经典法帖,而不要选择今人的法帖。这一点是哪个书法老师都会强调的一个原则。
就像画素描的一般都离不开临摹达芬奇的作品一个道理,学习西方美术也强调像***学习,学习***的绘画技法,而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更是如此。
例如学习隶书就最好学习《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碑帖,学习楷书最好就是楷书四大家的作品,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赵孟頫的《胆巴碑》等,还有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也都是经典法帖,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崇尚科学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崇尚科学楷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