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人字小篆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清人字小篆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篆书,选什么帖适合?
篆书一般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保留着古代象形文字的一些特征,风格浑厚,而小篆是秦统一后命李斯制订的规范文字,特点是行笔圆转排列整齐且线条匀称细长,呈现庄严美丽的特征。这个问题还要看题主喜欢大篆还是小篆风格,毕竟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个人建议从小篆入门,建议从李斯《峄山碑》和《会稽刻石》以及唐代李阳冰的《缙云县城隍庙记碑》入手学习,待有一定基础后可学清代小篆。理由有以下几点:
1、篆书入门,要经历识篆和写篆两个阶段,识篆必从小篆开始,因为小篆的偏旁部首跟我们现在文字的繁体字基本一致,从小篆入门更简单一些。
2、小篆用笔讲究圆起圆收,行笔为平移法,在字法上讲究对比匀称呼应均匀,结字相对简单。
3、先求平整,再学藏锋圆润,然后慢慢注意横竖比例间距,然后可以试试弯的笔画。 篆书是篆刻的功底,所以学一段时间也可以试试刻石头,可以相得益彰。如果小篆觉得腻了,也可以试试大篆金文,也可以学清朝文人的风格,不过那一切都以秦篆为基础。
建议:
学大篆应先从西周《散氏盘》入手。
习小篆可先从秦篆《峄山刻石》入手。
秦篆《峄山刻石》为李斯所书。
秦朝丞相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了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秦篆。秦篆给人们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题主你好,学习篆书,我认为首先要学习小篆,而小篆的精典代表作是李斯的峄山碑,从这个字帖入手,掌握篆书的运笔方法,在达到一定程度时,托展到秦时期的其他碑帖,如泰山刻石等,在掌握了篆书的运笔方法和结构之后,可再深入临习李阳冰的字和清代的各位书法大家的作品。到了这个程度,你的篆书就达到入门程度了。当然,要更深入,可以托展到大篆等,达到融古人为自己所用,创作出你自己的风格的作品,成就一名出色的书法家。祝你成功!
一,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应从小篆入手。
二,小篆应从秦《峄山碑》入手,再到清邓石如《千字文》。练《峄山碑》主要练线条,练《千字文》主要练结构。《峄山碑》是小篆的源头,古朴、秀丽、严紧,但字少不便于创作,创作时还应以《千字文》为主。
三,在《峄山碑》和《千字文》都练得差不多的时候,再从秦清其他碑帖中选些自己认为是美的字或笔画融入其中,逐渐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四,书法同绘画一样写实和写意几乎是並存的。绘画有工笔,就是写实,它要求形神兼备;而写意画讲求得是韵味。如果有了以上临帖的基础,可以临临秦诏版、石鼓文以及大篆中的《散氏盘》等,通过字的大小、粗细、取势、墨色变化等使自己的书法往写意方面发展。
以上仅供参考。
篆书是学习书法必学一种书体,是中国书法艺术五种书体里面最早的一种书体。
它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大篆包括甲骨文、钟鼎铭文和籀文,小篆主要是指秦代的篆书,由于清朝的文字狱比较严重,文人士大夫开始把目光放到金石学和考据学上,所以到了清朝,篆书又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又到到一个顶峰。
1、我教学生学习篆书,一般先让他们学习清代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这本字帖起收笔都比较圆润,通篇基本上都是中锋用笔,笔画中间很少有提按变化。比较适合初学者学习。
另外《白氏草堂记》里的字都很粗,而初学者一般都不敢往下按笔,缺少用笔的胆量,用这本字帖训练一下,对于中锋用笔以及大胆用笔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2、学完两个月的《白氏草堂记》以后,接着学习秦朝丞相李斯的小篆《峄山碑》,李斯的《峄山碑》被称为铁线篆,以瘦劲和对称的标准结构著称,是小篆的典范,是学习篆书的你练字帖。
在《白氏草堂记》的基础上学习这个字帖,一是可以在按笔单位基础上学会提笔,另一个方面,还可以增强用笔的力量感和对中锋的理解能力。
《峄山碑》的学习时间也要保证两个月以上。
3、之后可以学习吴让之的篆书,比如吴让之的《吴均帖》,通过前面两个字帖的学习,一般可以掌握书法的提笔和按笔、粗笔和细笔,吴让之的篆书里面对了很多的提按,一个笔画里就有多处的提按,尤其是他的代表性的“螳螂肚”收笔。
篆书代表性的书法家有邓石如、吴让之、徐三庚、吴昌硕、唐代的李阳冰等等。
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大篆,感受一下上古篆书的笔法。
邓石如在篆书上面有哪些突出成就?
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为清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隶书是从汉碑中出来,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礴,也使清代隶书面目为之一新。楷书取法六朝碑版,兼取欧阳询父子体势,笔法斩钉截铁,结字紧密,得踔厉风发之势。行草书主要吸收晋、唐草法,笔法迟涩而飘逸。大字草书气象开阔,意境苍茫。总观其四体书法,以篆书成就最大,楷、行、草次之。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
刘墉陆锡熊:“千数百年无此作矣。”
曹文埴:“此江南高士邓先生也,其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
包世臣《艺舟双楫》:神品第一
——邓石如篆书集篆之大成;以隶笔为篆,参以方、折之笔;婉通与精密、疏宕与坚实、灵动与沉健相结合。
——邓石如融会秦汉,参取百家,熔为一炉。篆书出自“二李” (李斯、李阳冰),又不拘泥于“二李” 。“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朴,芝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碑额以博其体。” (吴育《完白山人系书钩记》)真可谓集篆之大成。在广收博取中形成了既坚实沉健又疏灵畅达的审美特色。
——篆隶互参,其胜人处尤在以隶笔为篆,在婉通圆畅的篆势中参以方、折之笔。包世臣评曰∶“山人篆法以二李为宗,而纵横捭阖之妙,则得之史籀,稍参隶意,杀锋以取劲折,故字体微方,与秦汉当额文为近。” (《艺舟双楫》)笔画圆中有方,曲中有直,转折化圆转为圆折,婀娜中有坚挺,增加了坚实稳固的意味。“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孙过庭《书谱》)。在邓石如的篆书中,确实达到了婉通与精密的有机结合,给人以丰富的美感。
——圆、方、尖笔并用,自然多变,写意十足。起笔时方时圆,逆斩结合。收笔孕尖于圆,往往在匀力运笔至画末时,略提,锋露即收,得劲利之健而无虚尖之病。一些方收之笔,在笔至画末时戛然猝提,有斩钉截铁的果断之力。
——结体精密紧结,严整肃穆。又时时长脚垂曳,极尽畅达婀娜之姿。紧结处凝实团聚,固若金汤。空白处伸展散朗,通畅开放。坚实与疏宕、丰茂与空灵,在其书作中相得益彰。
——与“二李” 比较来看,邓比李斯增加了灵动自然的书写性,又比李阳冰多了坚实沉健的因素。在篆书发展中具有集大成、开先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康有为说∶“完白得力处在以隶笔为篆。或者疑其破坏古法,不知商周用力简,故籀法多尖;后用漆书,故头尾皆圆;汉后用毫,便成方笔。多方矫揉,佐以蛲毫,而为瘦健之少温书。何若从容自在,以隶笔为汉篆乎!” “吾尝谓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家之有孟子、禅家之有大鉴禅师,皆直指本心,使人自征自悟,皆具广大神力功德以为教化主。” (《广艺舟双楫》)
——邓石如开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之先河,受到一代宗仰,至今海内外学篆者多奉为圭臬。
邓石如,清代碑学家,作品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邓石如小时候喜欢刻石头,九岁读过一年书,后来靠砍柴卖烧饼生活,17岁开始靠写字刻印为生,一生社会地位底下,30岁的时候结识了大人物,生活相条件对来说有了提高。后来书法水平影响大了,被举荐到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张惠言和包世臣都曾经向他学习过书法。
邓石如的篆书主要体现在篆刻中,邓石如篆书篆刻独立成派,当时正是皖派和浙派称霸印坛,邓石如以自己的书法为基础,书从印出,印从书出,打破了汉印隶书化篆刻的传统。与当时其余两派鼎足之势,邓石如的篆书和篆刻影响了同期大家包世臣,吴让之,赵之谦,吴咨,徐三庚等人。在篆书和篆刻的发展史上,邓石如是一位杰出的大家。可惜他的石刻原碑存世极少。
隶书、篆书选什么帖[_a***_]?
选帖要考虑目的性,不是盲目选个喜欢的就行了。通常每一碑帖的选择都是有针对性的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或者改进不足的,因此具体应该怎么选还需要看你的书写水平和状况来定。
对于小白入门来说,
篆书主要用来锻炼线条,掌控毛笔。因此可以选择较为规矩碑帖,也可以从石鼓文、大盂鼎等入手,体会大篆的古朴浑厚,再入小篆,可学峄山碑,强化控制能力,中锋用笔能力。
在初步掌握隶书书写后,可以参照清人的篆书,体会笔墨变化,隶法入篆,各家不同的风貌,如邓石如白氏草堂记,吴昌硕的石鼓文,赵之谦的临峄山碑
隶:掌握字体结体,点画提按变化。张迁碑,石门颂是雄强粗旷一路,礼器碑史晨碑是端庄堂皇一路,曹全碑是阴柔秀美一路,各有优点可学。
可以与篆书比较,二者差异何在,对照清篆,清隶,分析特色何在,与唐隶比较为什么算是更为出彩?
多动脑,多找茬,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如果自己找不到不足,找不到差异,那你就应该找个老师了。
隶书嘛,最高成就莫过于三颂一碑;篆书,笔法墨法章法俱佳莫过于吴昌硕门临石鼓文,及陆维钊的螺扁,这两人所写虽是近现代的墨迹本,却在墨法笔法和气势上丰富了原来的石刻本。后一条是我个人着法,只是建议。
学习书法,选择碑帖有讲究,一要考虑自己的性格与气质,二要考虑个人的兴趣与爱好,三要考虑碑帖的难易与技法。
就篆书而言,有两个方向可选:
一是秦代李斯小篆。这是书法之源,从李斯刻石入手,正大气象,端庄肃穆,是小篆学习的首选。
二是清代篆书。清代篆书明显不同于秦代篆书,清人以隶书甚至楷书笔法写篆书,简化了篆书的笔法,增强了篆书的趣味,也不失为学习篆书的一种极好选择。
就隶书而言,虽然清代是继汉代之后又一高峰,但清代隶书风格太强,不宜初学,而应选择汉隶。
但汉隶种类繁多,不同的汉碑适合不同的人。
比如,《曹全碑》《礼器碑》用笔平稳,秀丽多姿,适合于喜爱华美、力求华贵的人。
又比如,《史晨碑》《华山碑》《乙瑛碑》用笔严谨,结体方正,适合于严守法度、处事严谨的人。
再比如,《衡方碑》《西狭颂》笔画厚实,结体疏朗,适合喜爱质朴、向往高古的人。
而《张迁碑》《褒斜道刻石》等碑,个性太强,过于张扬,并不适合初学。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人字小篆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人字小篆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