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白字体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李白字体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白的上阳台帖是什么书体?
这幅书帖所写五行,共25个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字帖纵28.5cm、横38.1cm。前两句描述了画作中的王屋山景色。后两句是赞扬老友司马承祯高超的作画水平,其中“清壮可穷”就是说司马承祯把王屋山的清幽与壮美完全表现了出来。
这幅作品从书法角度上看,是***用的草书,书法造诣颇深。“书画皇帝”宋徽宗非常喜欢这幅字帖,并在《上阳台帖》中作跋,其中有一句写到:“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宋徽宗认为李白的书法和其诗句一样出类拔萃。宋朝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称赞李白的诗书:“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同样认为李白的书法已经达到了可以流传千古的水平。
能否评价一下这幅李白《草书歌行》?
谢谢你的邀请!
不好意思!我自己草书练习很少,很难做一个客观评价!首先,你可以去写,而且拿出来给大家评论,勇气可嘉!
从书法理论来说,一件作品可以从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来看是否是一件好作品?在本人理解,书法首先要遵循书法法度,故为书当求而不失其法,循法度以得真趣!如果失去这个标准,不能称为书法作品。
个人建议,不要着急去“创作”。书法的创作是在“临摹”的基础上不自觉的“创作”,这是当代书法大家沙孟海先生的体悟!
谢提问!功底深,有怀素风格,章法空灵。但无魂,无创作目的。诗、词(包括歌词)均有意境(书法可表现画面),即核心思想(灵魂),这幅作品汉字符号绝对化,字字争美,与李白这首诗(可谓歌词)无关系。拙见。
对艺朮的欣赏價值,是出自内心感悟与***。对古人的墨宝抄袭一万遍,也不值得一评。因千百年的名篇巨著激励着一代传承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写画出自己的文化符号。伟大的21世纪更需绵上添花!弃容滥写滥画。
李白的书法特点代表作品故事?
《上阳台帖》仅25个字,是李白存世的唯一真迹。李白的书法介于行草之间,肆意张扬而又不失章法,收放自如运笔流畅,落笔天纵,大类其诗。
内容是:“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一作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李白 《上阳台帖》
这幅字,是李白写给一个老朋友的,这位朋友是个老道士,大李白62岁,叫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是谁?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是西晋皇族后裔,家里世代为官,而他却成了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是当时的道教大佬,唐玄宗都得恭恭敬敬地听他讲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白字体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白字体行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