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锋的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锋的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用长锋可以写魏碑吗?
周慧珺写魏碑是用的长锋,效果不错,她写魏碑行书时,用的毛笔笔锋更长,是平时所用毛笔笔锋的二倍左右,书写难度很大,所以建议不要用太太长的那一种。中长就够了,用兼毫的,既含墨多又有弹性,易于表现魏碑刀刻味。
(周慧珺书法作品)
周慧珺用笔特征:
一、用刷字法,用笔速度快而沉着,万毫齐力。刚劲痛快。
二、用荡的笔法。用笔顶纸推进,由于有阻力,所以有颤笔出现,随着笔的提按顿挫,出现起伏震荡,苍茫浑厚的效果。
周慧珺谈"知白守黑″
她说:“字是点画组成,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虚实相生、相守、才成艺术品。″
(周慧珺书法作品)
魏碑《郑长猷造像》(见下图)
写魏碑用什么毛笔
1、写魏碑用羊毫比较好,有很多书家多用长锋羊毫笔,因为魏碑金石气息比较浓,用软一点的可以中和一下,或是写的温和一点。
2、魏碑是北魏碑刻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魏碑:顾名思义,它流传下来的形式主要是碑刻和拓片。魏碑原本也称北碑,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
魏碑是归类于楷书的一种书体,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康有为称魏碑有十美,概括了魏碑书法雄强、朴拙、自然天成的艺术特点。
共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如《龙门二十品》。;一类是墓志铭如《元显儁》《元桢》《张猛龙》《张玄》等等千余种。魏碑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用笔险绝,跌宕雄浑。 康有为称魏碑有十美,概括了魏碑书法雄强、朴拙、自然天成的艺术特点。
学习魏碑,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笔意。魏碑用笔彼为讲究,方圆用笔要把握好,与“唐楷”纯中锋不同,有中有侧,要写出魏碑的风格、笔意,运笔转折要把握好。
2、笔势。“体兼隶楷”,“隶中有楷”,“楷中有隶”。魏碑产生的年代介于汉隶、唐楷之间,字中略带隶意。笔取横势,一般横宽于竖高。
3、笔力。雄强苍劲有力是魏碑的一大特色,下笔要力透于纸,不是一划而过,要凝神于笔,用力于毫。
长峰是可以写魏碑的
魏碑的金石气息比较浓,后经刀刻后,更显方劲,我们在写魏碑时,容易把魏碑写死。所以用长峰来写,恰好能把魏碑写得自然生动。写魏碑时,不能把力用死,将力用于笔豪,凝神于笔,用力于豪。用写帖的书写状态去写魏碑,写出的魏碑定会天真烂漫,生动有趣。
用长锋写魏碑完全可以。
不论写什么书体,用笔没有统一标准,而是依据书写者的个人习惯以及控笔能力来决定。长锋和短锋则是以笔头长短而言的。长锋羊毫锋颖长,锋腹柔,蓄墨也多。传统产品有“顶峰”“盖锋”等,新品种则有“鹤颈”“长颈鹿”“金不换” 等。还有超长的如“滴泉”“风眉”等。细长如玉将,用以画衣褶、柳枝等袅娜的线条,而不适于一般的书法上用。短锋羊毫的典型品种有“玉笋”等。据了解,长锋羊毫盛行于清代乾隆、嘉庆间,历二百余年不衰,当代日本书道界人士亦多半喜爱使用,这说明长锋羊毫自有其优越之处。潘伯鹰先生在《中国书法简论》一书里有篇“论长锋羊毫”的短文,他认为:毛笔须笔肚子厚而有力,方可助长笔尖在纸上运行时的弹力,而使点画能如人意。“长锋羊毫由于笔毫过长,竟可以说是没有了肚子。这样就破坏了最重要的‘健’字条件。运行时,即便十分小心也是拖踏缴绕,使书者用不上劲。再则吸墨量甚多,而 因笔身瘦长,一经垂执,墨汁迅即泻下。除了故意要在生纸上出涨墨。无人愿用这种湮没锋棱不显笔法的笔。”对于潘先生的这些论述,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长锋羊毫的产生***行的原因,是由于生宣在书法上的应用,以及碑学书派的兴起。
长锋的好处是蓄墨多、易变化,运笔灵活,适合写较大的字,缺点是不易操控,有时候不能精准表达书写者的理想状态。在实践中,我对长锋毛笔十分偏爱,特别在写汉隶碑帖时,能够增加线条的张力,让一个字中的线条出现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在表现粗细笔划的对比中显得十分得心应手,短锋毛笔往往不能具备这样的优势。有些书家还用画法融入书法,在生宣上充分表现墨趣,长锋羊毫比其他品种的笔含水量足,就更是理想的工具。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一面之词,仅供批评。
1、理论在前、实践在后。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初学书法者,要系统学习书法理论,系统了解书体的演变过程。理论入门可以指导实践入门。
3、读贴背贴,识文会意。对于不易识别的篆书和草书,依据“释文”逐一对照,至少搞明白本贴文字内容;贴的字数有多有少,篇幅有长有短。短的要背下来,烂熟于心;长的即使不能全背,主要段落也要标记予以记下。
4、临碑帖动笔前调节心境。临帖是细致活,要有安静的环境,关键要心无旁骛,专心于此。一贴在左,有临写的欲望。
5、临魏碑要做为日课坚持。每天临碑帖字数可多可少,贵在每天掂掂笔,读碑贴,先找书写的感觉。切忌一日曝,十日寒。清人梁章钜说: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法帖为缘,无论何帖,皆足以范我笔力。
6、临魏碑前要做到“忘我”,临出来的字尽量做到“无我”。临碑帖不是复印,一开始,会无意中融入自己的书写习惯,这都很正常。关键要有”无我“的意识,学谁像谁。对于初学者,还要坚持不临帖不动笔,动笔也是一笔一字近原碑帖。
7、临魏碑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中锋毛笔适合写什么字?
中锋毛笔适合与写楷书和篆书,特别是写唐楷和篆书时,如用侧峰则会出现一侧的毛渣边,显得字体无力度。
草书,行书书写时常常是用转笔和侧锋,书写中还需用侧峰来调整笔峰。
隶书书写到燕尾时,也要使用侧峰,魏碑虽然也称为楷书,但书写时也常常使用侧峰。
毛笔楷书入门,用中长锋好,还是短锋好?
毛笔楷书入门,用中长锋好,还是短锋好?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写楷书选择毛笔可以直接选择小楷笔、中楷笔或大楷笔,这种分类法可以直接选择合适的毛笔来写适合的楷书。
如果用毛笔的笔锋长短来划分容易引起岐义,因为有的笔管很细的毛笔笔锋反而很长,那是一般写小行草书的人用的。而笔锋很短的笔基本是小楷笔,很少有粗笔管用很短的笔锋的情况。
除了笔锋长度的分类,我觉得入门级学楷书在毛笔的选择上重点看制作毛笔用的材料:
市场上多见的狼毫笔是用黄鼠狼的尾毫制作的,特点是比较硬,有很好的弹性,更适合写楷书用。但因为这种材料比较难寻,笔的价格就相对较高,而且这种材料制作的毛笔不耐用,很容易掉毛,尤其是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朋友对笔的使用不太规范,用不了多长时间就秃了,所以一般的工薪阶层练习用有些浪费。
羊毫笔价格便宜但笔毫太软
羊毫笔是用山羊的须毛制作的,这种材料很普遍,所以制作毛笔的价格就相对比较便宜,而且这种笔比较耐用,好长时间都不会秃,很多书法大家,如启功先生就喜欢用纯羊毫笔写字。羊毫笔的缺点是笔锋太软,初学书法的朋友不大好控制毛笔,写出的笔画就不流畅,这是很多初学书法的朋友不爱这种笔的原因。
兼毫笔价格适中软硬适度
兼毫笔是用狼毫和羊毫两种材料混合而成制作的毛笔,所以就兼具狼毫笔和羊毫的优点,既克服了笔锋过软的缺点,又解决了价格太贵的问题,所以很适合一般的初学者使用。
因此,毛笔书法入门,如果是学习楷书的话建议从中楷写起,选择毛笔就用中楷兼毫即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锋的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锋的楷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