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颜体楷书字体书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颜体楷书字体书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过赵孟頫楷书和《曹全碑》,现在想好好学习颜体,那么颜体楷书该如何起步呢?有哪些技巧?
首先颜体与赵孟頫、《曹全碑》是完全不同风格的字体。颜体筋力丰满,气派雍容堂正,间架大气磅礴,笔势沉稳厚重,笔力舒展遒劲,运笔行笔需要更长时间的扎实基本功临摹体悟。另外个人体会,先学赵字与《曹全碑》,再学颜体是本末倒置。因为前者过于柔媚圆滑,容易养成很难改好的运笔习惯。建议反复多读多研颜帖,并认真临摹背帖,而不要同时练习另外字体。只有真正专注把颜体学好,才可能更上一层楼。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你好,学习过赵孟頫楷书和曹全碑,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了。现在改学颜真卿楷书,不需要特别的方法。
颜真卿楷书,最大的特点是朴实,没有多余的巧饰。端庄朴实。外在的点画比较容易上手。而其古拙的内质,则不是三年五载可以理解。
颜真卿的牌帖,一碑一貌。先从他最工的多宝塔开始。把他的点画精工的地方先学会,才能知道他的拙从何来。不然,一开始就以麻姑仙入手,对颜真卿精工的楷法缺乏全面的理解,不但写不出颜真卿人书俱老的拙味,反而因理解上的不足,错误的把幼稚当古拙,便偏离了学习的方向。这和国画一样的道理,一开始便来写意,意为何意都不知道,如何能写意?
先把多宝塔练好了,然后再来勤礼碑,再去练习麻姑仙。一步一步来学习了解颜真卿由工转拙的过程,才能理解他的拙里面所蕴含着的工。否则只有拙,没有工,便是拙劣。与古拙相去十万八千里。
写得不错👍,很有悟性,清雅秀美!很显然你骨子里面有这些东西。你是南方人吧?颜体阳刚大气、浑厚朴质,外拓笔法。正好可以弥补你面前相对内敛的行笔。
颜体最主要把握几点:
三是提按分明,转折处需着力;
四是字如其人,个人气质性格适当进行转换,多看些颜真卿的诗文和介绍,人书并进,一定取得成功!
写好颜体,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形象,第二是神象。形象实质上就是笔法线质象,神象与不象,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知识内养胸怀等方面的问题。大概可能也许追求的是颜体的形象,而不是神象。写颜体形象,首先是入、收、拐的三大笔法要象,点的运转规律及其形态要象,其次是线质要象,线质象要以拉笔运笔为主,中间助力多。题主不仿试试写写,看看效果如何?
我觉得,学了赵体再回过头学颜体,有点反了!赵体与欧体柳体的笔意更接近。反而与颜体有点反。但好处是控笔能力肯定很强。这是很难得的!另外要注意的是,赵体多行楷,看起来软面,实际骨力雄健!因此若明此理,你自然会理解坠石、横舟、阵云的劲健和力透纸背,并贯彻于每个笔画之中。
练颜体字用什么毛笔好?
白居易的《鸡距笔赋》中有一句:
足之健兮有鸡足,毛之劲兮有兔毛。
这里提到的鸡距笔,就是唐代常用的一种毛笔。而颜真卿写字时,据说使用的就是鸡距笔。
鸡距是啥?就是雄鸡的后爪,短而粗壮,强健有力。
唐代的毛笔都是硬毫,而鸡距笔不仅是硬毫,而且出锋短,笔肚粗。
鸡距笔分两类,一种是缠纸的,即笔头中用纸裹住笔芯,在外边披毛,纸的作用是增加吸墨些;一种是不缠纸的,又名蒜头笔,比一般毛笔粗、短,腰力强。
(日本保存的鸡距笔)
但可惜的是,唐代的鸡距笔制作工艺失传了,现在在日本倒是保留有少量鸡距笔实物。这些年,国内有匠人试图复原鸡距笔,据说制作出的笔,蘸一次墨可写小楷一百多字。
写颜体,首选当然是仿制的鸡距笔,但这些笔较贵,好一点的两千元左右,差一点也要三五百元。
初学者,我认为可选出锋3CM左右、笔肚稍粗壮的兼毫即可,狼毫当然更好,但价格较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颜体楷书字体书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颜体楷书字体书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