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时代楷模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时代楷模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顺序?
(1)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始于殷商时期。钟鼎文或金文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个字,记事涉及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
顺序是:1甲骨文(商),2金文(周),3小篆(秦),4隶书(汉),5楷书(魏晋),7行书,汉字七种字体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篆书到隶书是重要的变化,是古文字与现文字的分水岭。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和行书的顺序如下:
1. 甲骨文:甲骨文是最早的一种文字形式,出现在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2. 金文:金文是出现在中国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一种文字形式,以器物铭文等形式存在。
3. 小篆:小篆是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统一文字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种文字形式。
4. 隶书:隶书是在汉朝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字形式,它相对于小篆更加简化和规范。
除了王義之为行书大家,还有哪几大行书的中华名家?
东晋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行书巜兰亭序》世人皆知。除了他外,唐代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也很有名,颜的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神***飞动,道劲秀挺。他是书法上唯一能和王羲之互相抗衡的,宋代米芾的书画自成一家,擅篆、隶、楷、行、草等自体,行书有代表作《蜀素帖》等,元代赵孟頫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与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行书代表作有《洛神赋》,此四人在书法上的成就用言语无法描述。
中国书法史上,《兰亭序》、《祭示文稿》、《寒食帖》、《韭花帖》、Cc蒙诏帖》等行书名家名帖,这几大行书各有风格和韵味,但书法的法,书法遵循的规律,都是恒古不变的。从书法的功力看,颜真卿的《祭示文稿》中的,字的线条形成“麻布点"较多,其功力,排名第一,有“金丝条”的,排名其后。从收笔笔法上看功力,颜排一,苏东坡《寒食帖》,排第二,其余在后。从笔法的入、收、拐和墨韵上看,王羲之《兰亭序》,排名第一,当之无愧,天下第一行书!
中国书法史上行书名家,除了王羲之外,经过历代书法专家的总结排队,还有以下几位大家。他们分别是:
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父并称二王。虽承家学,敢于创新。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行书以《鸭头丸帖》为典型。可惜英才早逝,不然书法成就有可能超过其父。
颜真卿。颜真卿为山东琅玡氏后裔,其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除书承家传外,他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兼收篆隶笔意,创造了雄健、敦厚、宽博的颜体楷书,为中国楷书四大家之一。其行书更有特色,除承续了楷书的优点外,点划开合飞动,结构错落显明,具有很强的写意抒情性。《祭侄稿》是其行书代表作。被后人评为天下第二行书。
杨凝式。其在书法史上历来被称为承唐启宋的人物。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专研二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布白、结构令人耳目一新。其行书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苏轼。苏轼书法为宋朝四大家之首 ,他不仅学识过人,名篇等身,而且书法古雅可爱,其《黄州寒食诗帖》被后人评为天下第三行书。
米芾。宋四家苏黄米蔡不论其他,就书法艺术而言米芾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成就最大。传世墨迹有《蜀素帖》《苕溪帖》等。尤其是《蜀素帖》,被后人评为天下第八行书。
赵孟頫。与欧颜柳并称“楷书四大家“。前三位都在唐,唯赵是元代。他多才多艺,是学王的典范,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代表作有《胆巴碑》为真书,《洛神赋》为行书。
王铎。王铎的书法是近年来才引起重视、肯定的大家。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用笔 ,出规入矩,张驰有度,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不愧为”小王胜大王“(王羲之)的行草大家。其行书代表作为《琅华馆文卷》、《临圣教序册页》等。
除上述行书大家外,当然还有很多名手。但不论从书法史地位,还是个人艺术影响力方面,与上述大家相比都稍逊一档,所以我也就不再费笔墨去列举了。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探索、诗词楹联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时代楷模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时代楷模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