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练习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练习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很多草书上的字我都不认识,从哪里入手学习才行?
1.大家好,我是兰亭书法日讲。非常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草书是一门独立的书体,有其独特的技法和审美!
2.现在有很多开始喜欢草书,因为草书的“草”,所以看起来草书更具有艺术性,同样也能更加糊弄外行人。不懂技法的人以为草书可以随意书写,其实不然!
草书之所以独立成一种单门的书体,必然有它独特的写法和法则!
3.历史上有很多草书大家,包括张旭、怀素、王羲之父子等等。他们的草书拿来给大家看,不懂书法的话恐怕很多人都不认识。但是书法的审美不能以个人认识不认识为标准!
根据我自身学习草书的经历,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给这位朋友。学习草书刚开始阶段,我们可以学习一下草诀百韵歌和智永的真草千字文。
为什么学习这两本字帖呢?因为初学草书,切勿贪多。我们应该先把独立的草字学会,不要求多,每天只要能记住一个草字即可。我也是按照草书***于右任的学书方法来学习的,确实有效所以推荐给大家。
其次,当我们把单字的草法学会以后再来成篇的临摹古代的经典法帖。例如王羲之的十七帖、怀素的自叙帖等等。练习成篇的字帖,可以锻炼字与字之间的连续性,也就是气韵的问题。
4.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感觉有用的朋友帮忙点赞转发,如有异议下方留言!最后记得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草书也有法帖啊,如《草书千字文》《书法字典》等,除临帖外,背帖是关键,草书出了格,神仙也不识。所以背黙很重要,平时也要多观摩王羲之父子,米蒂,王鐸,黄庭坚等大家的作品,对你的草书学习是有帮助的!
草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草书的字法有独特的传承下来的一整套方法,而且是自成系统。离开这个自成的系统,那就不叫草书。
没有学过入草书的人认为,谁还不会写字啊!想当然地认为草书就是把现在的正书写得草一点,笔画减得少一点就是草书。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甚至会把你带入歧途。
说实在的,学习草书之所以难,首先是你要认识草书就难,然后要记住草书更难了,还要按照草书的规范方法写草书还真是难上加难。
我们现在的一些老干部体、江湖体丶名人体,很大一个毛病就是他们写的行草书不规范,没有认真按历史传承来下来的规矩去写,严格的说是自由体,或者是实用钢笔体的延伸而已。
学习草书首先你是要研究草诀歌,要认真地理解分析,最好是能背下来。然后就是要勤查字典,不要想当然地去认去写。作为一般的草书欣赏者来说,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两点,就很快能认识很多草字,能辨识和欣赏一般的草书作品了。
其实,我们现在的书法家写草书作品,一般是大字熟悉的古诗词文赋,只要认识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连蒙带猜的认识全部的字。
当然,你如果不仅要欣赏还要创作草书,真正成为草书大家那就更不容易了,还得下更多的功夫。我想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在这里就不必再说了。
楷书、行书写快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草书。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容易混淆。
草书因为书写简便用笔连贯,为了可识读,就有自己固定的语言,也就是草法。草书最早是隶书的草写,其中夹杂着篆书意味。
学习草书先学草法,最直接的就是章草,同时可与隶书一并进行,就会明白为什么一些草书符号应该那样写。
唐宋以后书家多以行草名世,与唐代楷书大盛不无干系,学草书还是临习唐宋以前为上。
所谓术业有专攻,美术的钻研美术,书法的钻研书法,每个不同的领域都有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就拿书法来说,字体有楷书隶书草书有篆书什么什么,名家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什么什么……总之,每一个领域都可以让其爱好者穷其一生去研究。
说了这一大通,只是想告诉你,如果不是对书法有兴趣,或者有需要,这些草书写的是啥,跟你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关联,你不认得又如何?难道别人就说你见识短浅了?
其实,这上面的字,我一个都不认识。
就是这么的直白,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
哈哈,感谢邀请。来两张***吧,生活不仅仅有书法艺术,还有美女!
初学书法,可以从草书入手吗?
初学书法是否可以从草书入手? 或者初学书法是不是必须从练习唐楷开始?这些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此我也谈谈我的看,个人见解,无意争论,仅供参考。
一, 学习书法可以从草书入手。
学习书法可以从草书入手,也可以从真、隶、篆、行其他字体入手。 这要看初学者的喜好如何, 从难易程度来说,哪种字体写好都不容易,时下教书法的先生们,总习惯于让学苗无休止的练唐楷, 唐楷能写的端正,写成个,是个不容易的事情,容易让学苗乏味丧志, 写写就写够了,写够了就很难提高,很难坚持学习。 在实践中,我发现从什么体入门的都有,有一个老乡,从篆字入手, 让你意想不到的是, 进步飞快,几个月就写的有模有样。 直接从行书入手的更多,行书书写便捷,也是大众比较喜欢实用的书体。近几年在网络上,还发现了一些儿童狂飙草书的视频,看上去放的很开,写的很流畅,这些都说明,只要感兴趣,从任何书体入门都可以,不可千人一律,过于死板。
二,怎样从草书入手。
草书在各种书体中,是个最为复杂的书体。①形体特殊复杂,为了书写的便捷流畅,草书变成了符号化、写意性文字,所以草书作品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者很难辨认。第一步要记住草书的特殊形体和草书的符号,这是一个贮量很大的字库。② 在运笔上要懂得提按转折之法。 因为初入翰林你就从草书入门,所以要学习提按转折之法,也就是草书中有楷意,这是草书书写中必须运用的技法,懂得了提按转折之法, 你就巧妙地越过了练习唐楷这一关。③要懂得构成章法的技法, 构成章法的技法有很多,但主要是留白、占位、倚让、顾盼、分搳、连带等方面的问题,之所以有这些问题,所以才称草书是书法的巅峰阶段、高级阶段, 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初学者能够很快掌握的问题,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积淀。儿童则领悟和消化起来更难。
三,建议初学者从隶书入手。
建议初学者从隶书入手,隶书无非是蚕头燕尾,左右对称,入门还是比较容易的,进步快才能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好办了,我曾在一次书法培训班上,讲了我这个观点,有些初学者按我说的去做,事隔一年多,反馈的信息说明效果很好。而唐楷入手确实很难,有很多人觉得临楷枯燥乏味,绩效不明显,练着练着就败下阵来,有的甚至从此放弃了书法。不管从哪种书体入手,找个老师指导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你少摸索、进步快、少走弯路。
初学书法可以先从草书入手
古人说***相反,孙过庭书谱中说,初学分布,务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孙过庭的意思是先学楷书,后学草书,再回到楷书。
苏轼论书法,也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苏轼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书者要先学楷书,进而发展到行草。如果一个人不会写楷书,而能写行草,就好象没有听过莊子说的关于道家的话,就敢说,道家的讲的经不是道。
以上两个古人的见解可以说代表了自古以来的人们的普遍说法。
但是,从[_a***_]的书法发展历史看,是先有甲骨文,后有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和楷书。楷书出现的最晚,大概是在三国时期,到了唐朝才兴盛起来。这就有问题了,如果,孙过庭、苏轼说的正确,那应该是在楷书出现以后。那么,楷书出现之前,人们怎么先学楷书呢?
所以,我认为,今天人们要学书法,未必一定要先学楷书!不管你先学哪一种书体,都必须要先专精一体,把一种书体学了,再取百家之长,融汇贯通,兴成自己的风格。
以上是本人拙见,发你参考。
下边是我的拙作,发上共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练习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练习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