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家宝藏字体楷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国家宝藏字体楷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楷书四大家顺口溜?
左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五古直质)
上斜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 (喜吾娄安)
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会合金命)
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天父文支)
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頫(fǔ)(赵体)。
唐朝欧阳询:其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唐太宗李世民与宋徽宗赵佶二位帝王书法家相比,你认为谁的书法成就更胜一筹呢?
如果抛开治国理政的能力,单说艺术方面的能力的话,宋徽宗赵佶绝对胜出一筹。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的贡献主要在治国理政方面,书法只是顺便的事。大唐***刚刚成立,多少的事需要李世民来干啊,学书法肯定就是忙里偷闲的事。而宋徽宗上位时算是大宋鼎盛时期了,而赵佶又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主,所以他在艺术方面下的功夫也比李世民大的多,这家伙就是一个被皇帝这项工作耽误了的一个文艺青年。
李世民的代表作《温泉铭》和《晋祠铭》开创了行书入碑的风气,他身体力行推广书法,开创了以书法入仕的先河,而他对王羲之的喜爱,日理万机之下亲自写《王羲之传》。他的很多做法直接推动了后来唐代的书法繁荣,以至于后来没有一个朝代能够超越***,这一点居功至伟。
宋徽宗赵佶虽然治国不如李世民,但艺术上的成就以及对艺术方面做出的贡献一点不比唐太宗差。他在位时期广收古玩字画,网罗民间画师,建立宋代***画院,《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就是画院的一位***画工。而且他指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等等。他对书画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而宋徽宗个人的艺术成就也是相当高的,书法上他学习唐代薛稷的书法,形成自己非常有特色的书法风格“瘦金书”,收紧挺拔别具风格,是书法艺术上的一朵奇葩。他的草书师法怀素,代表作《草书千字文》翰墨挥舞,气势宏大,一气呵成。
单论艺术成就,宋徽宗赵佶是历代帝王中的翘首,无人能及。
个人认为宋徽宗的书法优于李世民!
一,宋徽宗的瘦金体在书法史上是得到了高度认可的!他并不是一种书体的创始者,如钟繇创楷书;也不是一种书体的技法完善或者法度严谨之大成者,楷书如王羲之、唐楷四大家等,能够成为书体,也是难上加难。
二,从史料记载看,宋徽宗不是个好皇帝,但是在艺术上却是个痴情汉,投入时间、精力应该比好皇帝唐太宗多!
三,就是从现有留下来的作品看,唐太宗的书法显然是学习二王的,字法、笔法上是得到王羲之精髓的,但是章法上还是有差距的,对比、变化、统一性还是不够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家宝藏字体楷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家宝藏字体楷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