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练习时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练习时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楷书练习多久就可以练行书了?
度道书法君认为有没有楷书基础都可以学习行书。前提是有篆书或隶书的基础也行。大家要认识到楷书不是行书基础,楷书也不是书法的基础。
即使你会了某一个楷书,行书还是要单独进行临摹学习的。这充分证明,行书的笔法和楷书的笔法是不同的。行书不是楷书的快些,在行书中,我们更多的是欣赏其中的趣味,打破平衡,复归平衡,夸张变形,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出其不意。
第一,看到提问者也说已经有几个月的楷书基础了,如果楷书基础正确,扎实的情况下。现在就学习行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第二,有足够能力和时间的话,可以两种字体同时学,他们两者之间可互相补充。楷书难于活,行书难于稳。可以用行书的笔法写楷书,这样字瞬间就活了。
练习行书,可以和楷书同步练习。但要以楷书为主。
现在很多人主张可以不学楷书而直接学行书。如果是抱着消遣作乐,不求甚佳的话,直接写草书都没问题 。毕竟志在取乐而非求道 。如果是本着求道的志愿去学习,那么还是从楷书开始一步一步来。
行书是一种书写简便快捷,形美易识的书体。为后汉刘德升首创,行书出于八分。八分为王次仲造。即舍弃古隶八分取二分。取李斯小篆八分舍弃二分。也称今隶。亦称正书。实际也就是楷书的雏形。钟繇,卫瓘加以改进,进一步奠定了楷书的形成。今天的行书,是以王羲之尽废古法,使隶、楷各自独立,而行书在王羲之这里,发展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行书的结体简洁。但用笔却极精妙 ,而笔法的练习,必须从楷书的练习开始。在楷书一点一画的练习中,明白点画的起止收放,行书的练习才能得心应手。在不知笔法的情况下,蓦然练习行书,其结果是徒有形骸而无筋骨。
最好的办法是练习一个楷书又练习一个行书。楷书行书的字帖可以选用赵孟頫真行千字文。同一个人的书体更容易体会掌握。楷书行书虽然形态各异,但其中的主旨:笔法是不变的。在慢速的楷书练习中不能悟出来的诀窍,往往在快速的行书练习时,不经意间得到答案。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选择字帖时,尽量选择同一个人的字帖练习。至少也要同一种风格的字帖。不能选择风格差异巨大的两种风格去学。学习书法不是去比难度,而是以最简捷便易的方法达到准确美观的目的。
没练过楷书,也可以直接练行书。原因很简单:
1. 按照书体形成的顺序,并不是先有楷书后有行书。自公元前99年的汉简出现,逐步发展起来的章草、今草、行书,标志着书写上打破了隶书的规矩,走向了率意和自由。楷书是在此基础上又一次新的规范并发展起来的。行书产生并影响于东汉的桓帝、灵帝时期,早于钟繇的小楷。
楷书笔法的成熟是在唐代,远远晚于东晋王羲之时代即已成熟的行书。
2. 按照人身特点要求,“养成规矩老不如少”,成年人再按规矩先写楷书,已经失去了优势。
所以说,没有写过楷书的朋友,特别是成年人,都可以直接写行书,比写楷书更容易一些。
以上内容摘自当代书坛泰斗欧阳中石先生作序并力荐、张旭光所著《行书八讲》
张旭光,字散云,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担任国展评委,现为荣宝斋书***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的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联合国特聘书法教授。张旭光先生是当代书坛公认的行草书领军人物,被称为“破解王羲之密码”的书法大家。
这是很多书友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说下我自己的体会
我认为你要能把楷书的用笔和结构的特点都把握得不错就可以练习行书!
当然也是有标准的,检验的标准就是随便拿一首诗来写,能写出该字帖风格。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多人到这里都遇到了瓶颈,非得拿着字帖才能写字!我总结了一下原因,主要是没有能学以致用,不能把学到的用笔方法,结构方法来应用到陌生的字上面!
因此我的建议是你要多总结,然后多尝试去应用,临帖只是手段,用才是目的!就像我们学物理一样,学了定理是为了去解其他的题目,而不是死守着课本例题!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学了行书以后也要回过头来写楷书,融入行书的笔意去写楷书会让楷书写得生动!
其实楷行都是相通的,行书笔意写楷书本身就是手写体楷书的写法!那种笔笔分开的楷书是印刷字搭积木的写法!非常不可取!
喜欢的朋友欢迎点个关注和点赞!
弘扬传统文化,专注书法教学!
欢迎观看我的书法教学视频,也许对您有所启迪,也欢迎各位书友指正交流,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练习时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练习时间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