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最美楷书字体写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最美楷书字体写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说把“永”字写好,楷书就可达到相当水平?
古人云永字八法,说明永字基本囊括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点、横、竖、勾,撇和捺等笔画。要写好楷书,必须先从基本笔画练起,而永字,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笔画,所以说,把永字写好了,就掌握了楷书的基本笔法,不无道理。
相传,书圣王羲之用了好几年的时间,专门反复勤练"永"字。因为这字有楷书的八法,写好这个字,其它的都容易写好。
(永字八法名称)
(王羲之书永字)
(智永书永字)
永字八法代表楷书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
二、"勒″就是横,因起笔和收笔要勒住笔锋,所以取名为勒。
三,"弩″就是竖。在书写竖画时如拉弓有弹力,所以取名为弩。
(欧阳询书永字)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绝对的。
古人总结的“永字八法”,多是强调具体点画的练习和用笔。真正要写好楷书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要练。
代代相传的“永字八法”由书圣王羲之从书艺、人生、社会而总结出的“书宗秘籍(诀)”,其更多受其师卫夫人舞剑之启迪。因此无论楷行草都时而静若处子、时而动而脱兔、突然间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一时风平浪静、天际彩虹、万物祥瑞且臻荣。所以兰亭序天下第一书实至名归。
所谓永字八法就是:点、横、竖、撇、捺、提、钩、短撇。只是古人将每个笔划作了形象生动的比喻:(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似开弓射状 (4)钩为趯,如跳跃 (5)提为策,比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象梳子顺头发 (7)短撇似啄,猫头鹰(鸟)啄树捉虫 (8)捺为磔,东西开裂,此指笔豪全铺开。
学好永字八法的确是练习书法技能的“秘笈”,这可说是历代书家推崇之法,多练有益!当然学书法、绘画及任何艺术均无捷径可走,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见得真功,亦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总感觉书法是无言的诗,无声的音乐。我爱书法,国之瑰宝、世界瞩目(独一无二)……
鼎字怎么写好看?
谢谢好友邀请!
对于鼎字怎么写好看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用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写出来都好看,只要“入法”。
字不入法,无论怎么写都是俗字,都是江湖体字,都是自由体字,甚至会写成丑书。所以说,若想把鼎字写好,都要从法帖中去寻觅,去学习,只要这样,才能写出既符合法度,又高雅可品的书法。
上图为篆书鼎字的不同风格的写法。中锋用笔,线条瘦硬且圆润,结构布局均匀,很好看!
上图为隶书鼎字。鼎,三国鼎立的“鼎”。其中,《马王堆帛书》中的鼎字写时放得开,是在自然书写状态下进行的。《曹全碑》中的鼎字写的比较有特点,法度也是谨严的。
上图为草书鼎字的九种写法。都是出自书法名家之手笔!皇象书的章草鼎字写的极符合章草的书写法则。其实,章草很好写的,只要用隶书的笔法加上草法就可以了。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鼎“为象形字,本意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这个字笔画较多,字形复杂,字形演化也较为复杂。现在的”鼎“字,以上半部“目”表示鼎身,下面正反两个“片”字,表示煮东西时用的柴薪,也有的说是表示鼎足的形状,但仍为象形字。民以食为天,“鼎”作为吃饭的锅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又常用于比喻王位和帝业,如:定鼎、问鼎,鼎也成了国家***的象征。
1、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汉字,书写时上部分收敛,下部份开张,有力托起上半部”鼎身“;2、这个字左右基本对称,书写时候注意既要对称,又不能完全对称(完全对称则呆滞无趣),这就是书法的妙趣;3、整个字横画、竖画很多,要注意分布均等,结构疏朗,不可拘束。
”鼎“字行书写法是在楷书基础上进行了笔画连写、呼应,李邕的写法进行了一些笔画收放处理,较为可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美楷书字体写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美楷书字体写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